宿迁沭阳:大美印记 不止“在水一方”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宿迁沭阳:大美印记 不止“在水一方”

沭阳作为县名,源于“在水一方”——县治位于沭水之北。县名“沭阳”,至少可以追溯到北周建德七年(578年),当时的怀文县改为沭阳县。千百年来,江苏宿迁沭阳留给世人的最大印记便是“在水一方”。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明

一方文明蕴含一方印记

当然

“在水一方”并非沭阳唯一的印记

沭阳印记,有的是从历史深处走来,并在新时代不断生长变大而产生广泛影响,比如“花木之乡”。

史料记载,沭阳花木栽培始于唐代、盛于明清,植于新河镇周圈花园里的“卧牛望月”和“二龙戏珠”两株树桩盆景,相传为乾隆皇帝御赐,至今仍然虬枝劲节,枝繁叶茂。“浪迹天涯烽烟路,唯见沭地马前花”,这是当年陈毅元帅在革命老区沭阳指挥战斗时留下的美好诗句。如今,花木已经成为沭阳百亿级的支柱型富民产业,沭阳还凭借花木产业的雄厚基础于今年秋季举办第十届花木节,进一步提升“中国花木之乡”这一印记的知名度。

沭阳印记,有的文艺味很浓,比如“中国淮海戏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县”。

这3个文化印记,是沭阳县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于新时代全新打造出来的。在历史的长河中,沭阳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着沭阳文艺人才推陈出新,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淮海戏发源于沭阳,也鼎盛于沭阳,在民间已经传唱了250多年,是江苏省地方戏的主要剧种之一。在淮海戏保护与传承工作中,沭阳加强阵地建设、人才培养和艺术生产,推动了地方戏曲剧种不断繁荣发展。在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评奖中,沭阳书法屡有斩获,被业内称赞为“沭阳现象”。沭阳具有悠远的楹联文化传承习俗,学楹联、写楹联、用楹联的活动蔚然成风。楹联文化与现实生活相融合,不仅为楹联爱好者提供展示、学习、交流和提升的平台,也让楹联文化在沭阳打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沭阳印记,有的是可以逆转的,比如“全省最贫困县”跃升为“全国百强县”

30年前的沭阳还是江苏省第一贫困县,沭阳人敢与贫困作斗争,奋力建设全面小康。2012年,沭阳县首次进入“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榜单。截至目前,沭阳先后获评综合实力等16个“全国百强县”荣誉。2021年7月1日,沭阳县委书记彭伟作为全省两个县(市、区)代表之一,在全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暨“两优一先”表彰会议上,围绕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建设作了交流发言。沭阳从“贫困生”转变为“优等生”,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令人刮目相看。

沭阳印记,有的能使舌尖上的味蕾绽放,比如“全国超级产粮大县”。

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沭阳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粮食生产列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确保全县基本农田不减少、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粮食产量不减少。目前,沭阳正谋划今年冬季农田水利建设,打造一批“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吨粮田”“书记田”“县长田”,为实现粮食生产筑牢基础。

沭阳印记,有的正在孕育,比如“Ⅱ型大城市”。

2021年,沭阳成为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苏北唯一纳入Ⅱ型大城市培育的县份。随着“十四五”全面开启,沭阳坚持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多轮”驱动,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更高质量发展之路。县域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沭阳城镇化加快推进,在国家级层面成功入选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省级层面纳入Ⅱ型大城市培育,市级层面明确沭阳“区域副中心城市”发展定位,上位规划的助力为沭阳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一批事关沭阳长远发展的重大交通工程正在建设,苏北县级城市首条快速内环已经部分通车,宿连航道和宿连高速正在紧锣密鼓加快建设,淮沭新高铁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快进快出、通江达海交通网络正在加速形成,还建成了全省首家民营5A级物流企业“百盟物流园”、全省首个县级区域邮件处理中心,沭阳正在加速成长为徐淮连宿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不久的将来,“区域副中心城市”“Ⅱ型大城市”必将成为沭阳崭新的印记。

沭阳印记的每一个形成过程,都凝聚着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汗水。凭着沭阳人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更多的沭阳印记正在孕育生长。

原标题:深度 | 沭阳:大美印记,不止“在水一方”

来源:沭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