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至11日,里运河畔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经典戏曲展演轮番登场,大运河城市非遗项目“济济一堂”,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淮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淮安)大运河城市非遗展精彩呈现。9月11日,活动圆满落幕。与展会同时开幕的江苏省首届淮海戏艺术展演月系列活动,精彩仍在继续。
为助力惠企纾困,拉动文旅消费,展会发放了近2万张惠民券。三天期间,里运河中洲岛和御码头运河文化美食街两大片区累计吸引市民游客近20万人次参展,带动参展项目及周边商户销售超100万元。
今年是我市连续第五年举办大运河城市非遗盛会,适逢中秋小长假,3天展会期间,里运河畔齐聚了运河沿线8省33市90余项非遗项目,以“沉浸式、场景化、多元化”布展设计,精心打造了“香约运河”“戏游运河”两大活动片区和运河好食荟、运河小吃铺、倍有“面”儿、淮安好味道、世界美食之都“双城记”、“戏剧秀场”互动体验、“这里有戏”戏剧课曲课堂等11个活动板块。美景美食美曲,可游可赏可品,在流淌千年的大运河之畔,绘就出一幅浓浓的中秋佳节风情画卷。
“香”约运河 美食荟萃
当非遗展遇上中秋节,烟火气与文化盛会撞了个满怀。展会期间,里运河畔人头攒动,文楼汤包、文思豆腐、驴肉火烧、南京绿柳居素食、无锡酱排骨、镇江锅盖面、祁门红茶、西湖龙井制作技艺......琳琅满目的大运河沿线传统非遗美食项目在此集中展示展销,让市民游客沉浸式逛吃逛吃尽享运河风味。
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纷纷亮出了绝活儿,在豆腐上雕刻出惟妙惟肖的牡丹花,用冬瓜雕刻出极具特色的风光图......一道道非遗美食,一门门非遗技艺,引得众多市民游客驻足品尝观赏、流连打卡。
“我已经在淮安生活一年多的时间,每日都可以‘零距离’地去品尝这里各色菜肴佳品,聆听一段段动人的非遗故事,这加深了我对这座‘新故乡’的感情。”在淮的外地大学生汪筱楠说。在为群众提供了“零距离”品尝运河沿线各色美食佳品的同时,展会现场,非遗故事和城市记忆也串联起运河城市的“古”与“今”。
戏游运河 曲韵悠扬
里运河中洲岛内,戏剧秀场、戏剧课堂、江苏省首届淮海戏艺术展演月次第开展,游客们在此互动打卡,学习辨别不同剧种行当、脸谱、剧装和角色,以及各剧种知识。
江苏省首届淮海戏艺术展演月也为市民游客提供了淮海戏的饕餮盛宴,在贯穿整个9月的展演月期间,江苏省淮海剧团、连云港市淮海剧团等7个国有淮海剧团共同献艺,将为观众带来淮海戏8台大戏、4台小戏折子戏专场共计12场演出,集中展示各院团新近创排的大型舞台剧目和优秀经典小戏,推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淮海戏保护传承发展成果共享。
全网聚焦 备受瞩目
本次展会得到了国家、省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社、学习强国、央视频等20多家媒体对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江苏旅游“十三侠”等百万级网红大v、视频拍客、旅游达人等深度打卡体验,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2亿。淮安非遗项目报道“豆腐上雕的牡丹花有多惊艳”得到半月谈、瞭望东方周刊、新华网官方微博等30多家主流媒体转发,居同城热搜第一位,阅读量4900多万。33万人在线观看了开幕式和主播、达人探展直播,旅游达人精美视频、图文通过微博、小红书、抖音、OTA等分享到全网粉丝。
本次活动按照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制定的疫情防控总体方案,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所有参展代表和工作人员展会期间落实“每日核检”等防控要求,为本次活动提供安全有序的防控保障。
来源:文旅淮安
值班主任:卢化福
融媒体编辑:胡凌轩
责编:何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