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等生”建邺区的紧迫感与行动力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优等生”建邺区的紧迫感与行动力

一座城市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城市功能的几经变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能否抓住城市功能的转型发展机遇,决定了这座城市未来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命运。

对于新兴产业占比高、人均GDP稳居全市前列、更注重发展效益指标的建邺区而言,这种感觉应该更为强烈。

9月5日,2022中国·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正式启幕。次日,建邺区高规格举办2022中国南京金洽会河西・建邺专场活动暨北京大学全球金融论坛,现场揭牌南京金融集聚区发展服务中心,并签约落地一批重大项目。

再配合上《促进金融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的保驾护航,可以看到,虽然成绩优异,但建邺始终保持发展的紧迫感,并将其带入到具体的施策行动中,以更加真诚、贴切的服务,下好发展“先手棋”。

从这个角度来说,建邺的一些具体举措和思路,对南京担起“勇挑大梁”的重任,也有非常强的示范意义。

壮大做强金融业

建设重要金融中心

产业是城市发展循环的起点,没有产业的百花齐放,城市就失去了发展原动力。可以说,一座城市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产业发展史。

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在谋划今后五年重点工作时提到:支持引导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更多企业直接融资,助力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支持南京建设重要金融中心。

而持续深耕金融领域数十载的建邺,就是南京建设重要金融中心的支点。在南京市“十四五”规划中,建邺区被赋予了“壮大做强金融业,建设重要金融中心”的重任。在南京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中,也明确支持建邺建设“重要金融中心核心集聚区”

为此,建邺区构建起“一城三区”的目标定位,并明确要打造“一轴两廊四谷两湾”。而在具体可量化的指标上,建邺区也明确了要力争实现核心区10平方公里、载体总量超500万平方米、金融从业人员突破20万人。

新发展浪潮之下,建邺率先出击,力求重塑城市竞争格局,并通过金融的赋能,实现更多企业、资本、人才和技术的聚集。

9月5日,2022中国·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启幕。金洽会作为南京市政府主办的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大型经贸交流活动,从1990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33年,这场“金秋之约”,直接带动引进了南京60%以上的“三资”企业、80%以上的合同外资、90%以上的超千万美元外资项目。

次日,建邺区举办专场推介活动。现场,南京金融集聚区发展服务中心正式揭牌。而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以江海证券、恒泰证券、亚太财险等为代表的一批金融机构省级分支机构即将落地,洋河梦想基金等一批知名机构的投资项目蓄势待发。

据了解,本届“金洽会”期间,建邺区共推出7场活动,签约项目56个,计划总投资达到409.38亿元。

一次盛会搭建起一个平台,一个平台链接起全球资本。在眼下异常激烈的招商引资竞逐战中,建邺区正凭借自身的比较优势,让一个个项目“慕名而来”。而深究建邺区招商引资背后的逻辑,不断加码的产业政策一定是不可忽视的关键一环。

产业政策轮番加码

建邺如何点“实”成金?

近几年来,建邺区围绕支持金融业、科技服务业、人工智能产业、重点特色产业等方面,配套出台了《建邺区扶持金融产业和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暂行办法》《建邺区关于促进南京金鱼嘴基金街区股权投资机构发展的若干措施》《建邺区关于推进重点特色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

疫情期间,建邺区又在2020年、2021年、2022年先后出台“建邺九条”“建邺十条”“建邺十六条”助企纾困政策。

政策之快速、之精准,让人看到了建邺建设“重要金融中心核心集聚区”的决心。

而此番出台的,力度更大、颇具新经济特色的《建邺区促进金融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则让外界更加直观地看到了“优等生”建邺不断进取的行动力。

金融科技时代,一定是资本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时期,资本与科技深度融合下的金融业发展,将会直接决定未来成败。对于建邺区而言,资本是金融革新的基石,而科技是金融角逐未来的依仗。

《建邺区促进金融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建邺金科十五条”,从金融科技企业集聚落地、金融科技企业发展壮大以及金融科技示范应用、创新金融科技监管试点、金融科技人才集聚、金融科技公共平台建设、打造金融科技品牌活动等7个方面,提供15条支持政策。

今后,落户建邺的金融科技企业,将根据其规模大小,分等次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一次性落户支持;对首次入选省专精特新企业、省百强创新型企业、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企业或省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金融科技企业,给予不同等次的资金奖励。

人才方面,建邺将根据金融科技企业规模,为核心业务骨干优先提供人才公寓、医疗、教育等配套服务。同时,对符合《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享受购房、租房补贴的金融科技企业人才,给予一定额度的区级配套补贴。

相对于物质奖励和生活服务,建邺区另一方面的支持同样关键:为人才和企业家等创新创业打造最优生态,让人才和企业家感到舒服和尊重。

比如,在产业政策上一以贯之,一张蓝图绘到底,各种政策及时兑现。这是一个有效政府高效行动力的体现,也是领导干部市场化、专业化素养的体现。

这一点,也从企业的口中得到佐证。据四川华之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陈明介绍,建邺区推出的各类政策中最吸引企业的一点,就是将所有政策的兑现合同化,不会因为领导的调离而影响执行。

此外,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建邺区懂产业懂企业,营商环境好,创新机制灵活,有“店小二”的服务意识。尤其是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量身定制的“数字经济消费补贴券”,真正帮助了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再比如,建邺区的产业政策并非局限于产业或人才层面,相关政策同样延展到了承载产业及人才聚集功能的园区等平台载体上。

“金鱼嘴每日路演”是建邺区“十四五”期间打造的全国基金街区中首个资本要素撮合平台,秉承“每日金鱼嘴,创投汇活水”宗旨,致力于解决创投机构投资信息不对称、获取信息成本高的痛点和难点,搭建资本服务平台、信息交换平台、要素撮合平台,推动创投项目与金融资本高效对接。

各载体平台同样注重发挥自身的产业集聚优势,努力为建邺区高质高效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江苏原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落户于建邺高新区,公司副总裁董自亭表示,企业自落户以来,充分享受各项政策红利,特别是创新性开展了园区子女托育园服务,让企业感受到了园区全方位的服务,很好地助力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对建邺区而言,设置载体平台只是一个开始,后续其对相关载体推出的服务,能够看到其行动的细致程度。

“十五条”中,也囊括了不少与载体相关的政策举措。在“支持金融科技企业聚集落地”方面,明确了对新租赁金融科技专属载体作为自用办公用房的金融科技企业,给予连续三年的租房补贴;而在“支持金融科技示范应用”方面,则鼓励各类持牌金融机构面向建邺区金融科技企业发布应用场景,对经认定在金融科技专属载体公开发布的应用场景、与入驻金融科技企业达成合作协议的应用场景分别给予资金奖励。

此外,针对支持打造金融科技品牌活动,“十五条”也鼓励具有国际或全国影响力的金融科技峰会、大赛、展会等活动在建邺区举办,并按照活动实际举办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贴。

在产业政策轮番加码的背后,建邺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始终都有一条清晰的主线:紧盯区域主导产业,聚焦市场主体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服务部门主观能动性,以有为政府之手激发有效市场活力。

本质上来讲,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高效结合,最终将让建邺区抓住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

勇挑大梁

建邺要为全市打造金融样板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8月5日,江苏召开省委工作会议。会上,江苏省委书记吴政隆在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时提到,“要切实增强‘勇挑大梁’的使命感,经济大市要挑重担、扛重责”

南京之于整个江苏乃至全国,都是毫无疑问的“经济大市”。

8月9日,南京召开市委十五届四次全会。会上,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表态,将锚定全年目标争取最好结果,扛起“挑大梁”的责任,为全国全省大局作出应有贡献。

层层压力传导下,正处在赶超跨越的关键窗口期、多重利好的政策叠加期、资源潜力的集中释放期的建邺区,也在展现自身的担当与作为。

8月23日,建邺区召开区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会上,建邺区委书记,市河西管委会主任、党组书记李晖表示要“勇挑大梁、勇担重任”,并明确要锚定全年目标争取最好结果

而以金融为代表的主导产业的内生创新活力,加上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也让建邺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

李晖曾提到,作为新城新区,特别是中心城区,高产出比、高附加值的金融业,既是推动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也是形成产业优势的最佳路径。

江海证券当时之所以愿意把证券营业部迁至建邺区,并升级为江海证券江苏分公司,除了优越的交通、商业、办公环境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这里良好的产业生态。

正如江海证券经纪业务管理总部总经理助理曹瑞祥所说:“建邺区政府不断致力于吸引集聚优质金融资源,推动全市金融业功能提升和能级提升,发布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经过近20年的发展,建邺区已经成为南京公认的金融中心,这里集聚银行、证券、保险等上千家金融机构,形成良好的金融企业生存环境,同时更加注重强化金融人才激励,集聚高端金融人才,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

良好产业生态的打造,离不开当地政府的苦心经营。

在下半年工作安排中,建邺区也提出要聚焦重点改革任务,增强生态吸引力。而在具体做法方面,则包括做优“建邺高新进园宝”系列产品;加快公办托育园二期建设,全面启用高管周转房与人才公寓;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打造一批有建邺特色的“一件事”品牌等内容。

眼下,正值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建邺区通过更大力度、更普惠、更快速、更精准的政策支持,无疑为区域内的企业发展传递了更多信心。

另一方面,透过建邺区一系列务实的行动,可以看到其希望政策和企业能够产生叠加效应,让金融赋能区域发展的步伐走得更实一些。

要知道,无论一个区域的条件多好,没有实干的劲头与合理的施策,其发展也不会持久。

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从企业和人才最关心、最迫切的事情做起,以金融为核心赋能体系的建邺,已然在“勇挑大梁、勇担重任”的新征程上,叩开了一扇新发展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