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江苏!了不起的常州|产业为脊,常州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龙城答卷”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点赞江苏!了不起的常州|产业为脊,常州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龙城答卷”

图片

曾为江南运河始,阅尽千年繁华时。千百年来,古运河孕育了常州的历史文化与城市文明。今天,这座具有3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拥有了一张张崭新名片:工业明星城市、活力城市、文旅中轴、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常州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4039.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8807.6亿元,年均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8970.8亿元增长到13302.8亿元,年均增长4.9%。一组组直观且具说服力的数字,为龙城的“非凡十年”作下最为鲜明的注脚。展望新征程,面对新一轮发展的“时与势”,常州将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奋力迈向“万亿之城”。

产业为脊 再创城市辉煌

上世纪八十年代,常州凭借制造业在市场经济中打下一片天,创造出“小桌子上唱大戏”“双手舞出八条龙”的发展奇迹,从那时起,“工业明星城市”就已成为人们心目中常州的金字招牌。

“制造业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最亮特色、最大优势、最强竞争力。”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曾以三个“最”表现出常州的殷实制造业家底。如今,有着坚实制造业基础的常州仍然将工业作为立市之本,原先的“工业重镇”也焕新升级为“智造”名城。

图片

(图片来源:常州发布)

以制造业为主战场,常州构建以地标产业为引领、基础产业为主体、潜力产业为重点、前沿产业为先导、赋能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以高端装备、新能源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材料为核心的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已经成为“常州智造”的产业名片,并站上了苏南新型产业体系高地。

十年来,常州以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大产业链为关键抓手,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开展差异化的“建链、补链、强链、长链”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常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跨4个千亿元台阶,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3.1%,制造业增加值中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1.5%。截至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长25.7%,产值由2013年的2960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6180.1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由2013年的29.3%增长到2021年的46.5%。

作为当下国内最接近万亿GDP的城市之一,面对前所未有的产业振兴之势、能级跃升之势、区位质变之势、政通人和之势,常州既有重振产业雄风、再创城市辉煌的信心,更有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

在常州今年的新春“第一会”上,《关于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出台,以国内最优的政策、最大的力度、最强的措施,撬动更多国内外高端要素向常州产业集聚。“十四五”期间,常州全市计划安排500亿元以上政策性资金,拟撬动8000亿元以上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发展。到2025年,常州全市工业规模总量超过2.5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4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0%。

创新基因融入发展“血脉”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座城市的发展高度。

作为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重要发祥地和“苏南模式”发源地之一,常州将“创新基因”融入城市发展血脉,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过去十年,是常州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显著提升的十年。常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由2011年末618家增长至2021年末2915家;上市企业由32家增长到81家,其中科技型上市企业72家;独角兽(含潜在)企业31家、瞪羚企业20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36.2%增长到48%。

图片

十年来,常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市创新政策体系更加完善,企业创新能力更强,产业创新水平更高,创新生态环境更优,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2021年,常州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28%;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7%;2021年度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第19位(地级市第4位),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第16位;“创新之核”常州科教城被评为中国最佳创业园区第一名、全国卓越创新园区。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人才竞争也决定了未来城市格局之变。正如市委书记陈金虎所言,“常州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常州既有“真金白银”的人才政策,更有对人才成长的耐心。十年来,常州先后出台“龙城英才计划”创业资助、企业紧缺人才资助、高校高层次人才资助等多项政策,涵盖人才就业、创业、生活居住等方面,在江苏首创“全链式保障”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模式,大力营造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六个常有”托起稳稳的幸福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近年来,常州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六个常有”民生名片,全面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幸福感,擦亮“共同富裕”民生底色。

以民生幸福作为发展指向,常州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聚力打造“六个常有”,即“常有善育”、“常有优学”、“常有健康”、“常有颐养”、“常有安居”、“常有众扶”的全生命周期民生城市名片,使之成为在全省叫得响、在全国有地位的民生品牌。

图片

(图片来源:常州发布)

2012年以来,常州全市新建、改扩建学校竣工投用409所,总投资294亿元,增加学位22.9万个;十年间,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3%上升至37.9%,高出国家平均水平12.5个百分点;户籍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83.14岁,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全省唯一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常州始终将教育作为民生的“头等大事”。十年来,常州锚定优质均衡目标,坚守教育公平底线,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达100%,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连续八年位列江苏省第一方阵,持续擦亮“常有优学”教育名片。

“一座城市的发展好不好,关键看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不好;一届政府的作为实不实,首要看民生工作落实得实不实。”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盛蕾曾表示。多年来,常州坚持制造立市、产业强市、质量兴市,为改善民生创造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如今,面对新一轮发展最好的“时与势”,常州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推动“532”发展战略全面落地落实,真正让美好蓝图变成幸福实景,打造出一个“既有产业高原、又有创新高峰;既有青山绿水、又有净美人居;既有现代都市、又有田园诗意;既有乡愁古韵、又有文明新风”的现代化常州,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常州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