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记丨守护一江碧水,南京都市圈三市协同立法保护江豚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苏记丨守护一江碧水,南京都市圈三市协同立法保护江豚

图片

日前,由江苏南京市、镇江市以及安徽马鞍山市协同制定的《关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的决定》正式施行。这是南京都市圈首次跨省域协同立法,也是全国首例对单一物种的流域性区域协同保护立法。

守护一江碧水中的“微笑天使”,保护江豚栖息地,亦是长江大保护的践行。

亮点多、涉及广泛

南京、镇江、马鞍山三市紧密相连,沿长江自上而下分布,同属南京都市圈。

图片

图源:南京日报

科考数据显示,三市所辖长江江段总长约260公里,生活着约100头长江江豚,约占长江干流江豚数量的22%,占整个长江流域长江江豚总数的10%。近年来,得益于长江大保护,长江江豚出现频率明显增加,但其极度濒危状况尚未改变。

南京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姚正陆介绍,今年初,在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牵头推动下,苏皖两省三市决定协同制定保护长江江豚的立法性决定,以探索构建多层次多维度跨行政区域的保护体系,给予长江江豚系统性、整体性、科学性保护。

今年8月,三市相继通过《关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的决定》。决定均明确,将建立都市圈区域协同保护机制,健全完善上下游、左右岸、跨地区、跨部门协同保护制度,在资源调查、种群交流、收容救护、执法监督、社会参与等方面开展协作活动,共同推动长江江豚全生命周期联动保护。

值得一提的是,《决定》打破了苏皖两省三市过去各自为政、分散保护江豚的局面,今后将在资源调查、种群交流、收容救护、执法监督等方面开展跨区域协作活动,共同推动长江江豚全生命周期联动保护。

同时,决定中还明确,对长江江豚保护将践行物种与生境保护相结合的理念,并进一步提升保护举措的刚性约束,例如,对长江江豚及其生境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的建设项目,今后必须进行专项“豚评”,并纳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跨江布局,更要守好一江碧水

南京是唯一在城市中心江段有野生江豚稳定栖息的大城市。近年来,南京长江江豚保护区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江豚成为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图片

实施“十年禁渔”,扭转长江生态。从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渔全面启动。“禁渔”关系到方方面面,站在国家战略层面,它关系到可持续发展。

九月,第四次长江全流域江豚科学考察在南京启动,据科考队员介绍,科考的首日和最后一天都在南京发现了长江江豚。

长江江豚被认为是长江生态的“晴雨表”,过去十年,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禁捕以来,南京累计1366艘渔船、2675名渔民全部退出生产性捕捞。

作为江苏唯一跨江布局的城市南京境内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有入江支流28条。长江南京段全长97公里,长江岸线总长280多公里。近年来,南京深入开展岸线清理整治和规范提升专项行动,岸线整治项目数量、拆除体量、清退生产岸线长度均为全省第一。

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对长江沿岸进行大面积增绿复绿、修复湿地。2021年,南京修复湿地1800多亩,其中长江湿地1500多亩,自然湿地保护率达70.2%,保持全省前列;完成长江两岸绿化造林2000多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截止目前,南京累计完成长江两岸绿化造林1万多亩,位居省内第一;实施沿江湿地修复近1万亩,长江生态功能得到恢复。

今年年初,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启动。三月底,省委书记吴政隆在南京调研江苏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时曾表示,对于长江的保护,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好文物和文化遗产,将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深度融合,以经典之作、传世之作展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独特魅力。

与此同时,南京在长江文化保护利用工作中作了积极探索:在生态修复中彰显长江文化特质,南京段主江生产岸线占比从五年前36.9%降至25.3%,“一江两岸”滨江绿道基本建成,幕燕滨江、鱼嘴公园等修复项目成为“打卡地”,浦口“十里造船带”变身“春江十里”风光带,江豚广场连接鱼嘴湿地公园,成为市民观江亲水的好去处。

在文旅融合中提升长江文化价值,以长江文化为内核,打造牛首山、栖霞山等文化旅游品牌。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高水平建设滨江生活生态空间,众多景点“焕新”归来,也为文旅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