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了不起的江苏⑥| 江苏绘制文旅融合新画卷,扬州争做“示范生”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点赞了不起的江苏⑥| 江苏绘制文旅融合新画卷,扬州争做“示范生”

图片

文化引领,旅游帆动,文旅融合正当时。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为文旅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凭海跨江,拥湖枕河。作为中国唯一同时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江苏坐拥得天独厚的文化与旅游资源。

近年来,江苏锚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以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坚持“文旅融合”,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不断擦亮“水韵江苏”品牌,让旅游充满诗意、让文化走向远方。

作为大运河原点城市、古运河历史文化源头的扬州,今年也将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文化繁荣、文旅共兴的“好地方”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通过挖掘千年文化资源,倾心书写江苏文旅融合大文章。

高水平融合,共赴“诗和远方”

“推动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融合,进一步打响‘水韵江苏’文旅品牌,努力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这是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为“水韵江苏”未来5年擘画的美丽蓝图。

一直以来,江苏省高度重视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建设,二者融合共生的成功实践已在水韵江苏大地上开出花来。

在顶层设计方面,江苏建立了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编制《江苏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建成15个以上省级及以上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与此同时,创新制定了《江苏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指南(试行)》,为文旅产业发展引航定向。

具体到实施上,江苏提出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载体传播文化,推动文旅融合从理念走向行动。

在业态融合上,江苏出台《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指导意见》,促进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旅游民宿、文化遗产旅游等业态提档升级,推动更多文化资源转化为高品质旅游产品。目前,全省现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8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2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7家、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6家,均位居全国第一,尤其是全域旅游、乡村旅游、非遗旅游等发展经验在全国推广。

“在搭建文旅融合平台载体上,充分利用各地的自然禀赋和人文优势,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推出一批具有融合特色的活动载体。”江苏省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说道。截至2021年底,江苏省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8家,共集聚文化企业1097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64家,从业人员29.1万人。自2019年起,江苏省以“融合·创新·共享”为主题,连续四年成功举办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今年第四届运博会的六大主题展览展示,吸引了国内72个城市、20余个国家,共900余家单位4000多人参展参会。据不完全统计,累计近10万人次走进运博会六大主题展及相关活动现场,线上受众突破3.7亿人次。

一个个案例,生动演绎了“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让旅游更有诗意;用旅游的载体传播文化,让文化走向远方”的江苏实践。

创新驱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7月,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的《江苏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化建设实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系统上云”“数据共享”“公共数据开放”率达到100%。公共服务数字化城乡覆盖率达到100%,国有A级旅游景区、县级以上文化场馆“一卡通”实现率达到100%。

近日,杨志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打造文旅产业发展“江苏亮点”,强化科技数字赋能,加快发展新型文旅企业、业态和消费模式,不断释放旅游业“一业兴,百业兴”的乘数效应,推动文旅产业做大做强,提升竞争力。

近年来,江苏紧紧把握数字化发展趋势,建成集智慧服务、智慧监管和智慧分析三大功能于一体的江苏智慧文旅平台,大力发展数字艺术、数字文娱、数字创意等新业态,推动文旅场所拓展沉浸式互动性新场景。

去年年底,江苏首批推出了13家示范性智慧旅游景区,扬州瘦西湖风景区赫然在列。该景区以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智能化技术、集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进行智慧景区建设。同时,景区设置VR 体验区,将瘦西湖陆地、水面、空中三种观景方式以五维立体动感的模式浓缩在 VR 实景片段中,增加游客入园游览兴趣。

当下,“文旅夜经济”是一大热词,成为提升城市活力,拉动经济发展的一股新引擎。2019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建设一批国家级夜间文旅经济消费集聚区。

在此背景下,江苏率先开展了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创成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2个,涌现出“夜之金陵”“姑苏八点半”等品牌,南京、苏州等6地获评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试点城市。创新举办史上最长文旅消费推广第一季、第二季,目前,第三季正如火如荼进行。

争做示范,扬州乘“运”而兴

文化繁荣是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文旅共兴是“好地方”的鲜明标识。

去年扬州召开的第八次党代会上提出,扬州要进一步放大“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的品牌效应,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图片

作为全国唯一全域划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核心区的地级市,扬州共有6段河道和10个遗产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遗产数量居全国运河沿线城市之首。

近年来,扬州坚持以“让古运河重生”为指引,充分挖掘深厚“古运河”的文化资源,以文塑旅,构建世界级文化遗产旅游廊道,争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示范。

瘦西湖,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中国最具盛名的湖上园林。近来年,瘦西湖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融入创意设计,相继开发出唐诗主题夜游等系列产品,始终走在全市文旅融合发展的最前沿。今年8月3日,成功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在运河三湾岸畔,一艘即将扬帆的航船,它似乎从古而来,翻滚出历史悠远的浪花,它又建于当下,与今日的世界对话,这艘“船”便是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作为国内首座集文物保护、科研展陈、社会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运河主题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将运河文化融入景观设计,通过艺术开发推动运河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提供了示范。

2021年,扬州出台《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2021-2023)》,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思路和高质量发展的导向,在扬州全域打造“四季旺游”品牌活动——春季“游园、看花”,夏季“亲子、亲水”,秋季“赏叶、办会”,冬季“美食、养生”,变“烟花三月下扬州”为“四季旺游在扬州”。

扬州先后推出了文化遗产游、博物馆研学游、生态文明体验游、“跟着诗词游扬州”等一批运河文化精品旅游线路。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叠加运河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扬州,在打造文化繁荣、文旅共兴的“好地方”进程中,让“诗和远方”交相辉映,绽放耀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