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见证丨蒋东永:用楹联定格高新三十年美好画卷

三十·见证丨蒋东永:用楹联定格高新三十年美好画卷

30年沧桑巨变,30载春华秋实。说到无锡高新区三十年的变化,我以一幅楹联:“锐意追求,破茧而飞翩彩蝶;从头跨越,创新不辍葆青春。”来展现高新区精神之创新,并祝高新区经济与文化齐飞、传统与现代相融,拓展出一个更高、更新的大境界。

——蒋东永

三十·见证丨蒋东永:用楹联定格高新三十年美好画卷

图片

万千里逐梦弄潮,继泰伯精神,先行先导高新路;三十年栉风沐雨,扬名邦气魄,共创共赢锦绣城。这是盲人楹联家蒋东永为无锡高新区成立30周年建设成就撰写的楹联。他为高新区成立30周年创作了30副楹联作品,凭借丰富的文化内涵、精炼的文字、优美的格律、独特的意境,定格了高新区三十年蓬勃发展的历史记忆。

01

从检察官到楹联家

寄情楹联结硕果

初见蒋东永是在他的楹联工作室,一间10多平米的房间里,窗明几净,墙面上挂满了楹联书法作品,笔体各异,多出自知名书家之手。很难想像如此风雅别致、墨色生香的空间主人,是一位盲人艺术家。

图片

说起与楹联结下的不解之缘,蒋东永说,自己曾经是一名人民检察官,1999年因眼疾而双目失明,不得不离开热爱的工作岗位,回到故乡无锡。“可命运的作弄并没有让我消沉,在家人的帮助下,我学会了利用电脑上网听书,无论诗歌、散文、小说,都让我如痴如狂。”2004年5月的一天,他无意中点开了一个名为中华国粹的网站,被一条有关楹联的内容深深吸引。楹联被称为“诗中之诗”,言简意深,字短情长,让他怦然心动,“人们常说一见钟情,我对楹联就是‘一听钟情’。”此后的一段时间内,他在电脑读屏软件的帮助下,每天上网查资料进行自学,楹联融进了他的生活,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蒋东永从接触楹联到创作楹联,从攻读“联律通则”到弄清平仄对仗,十年苦学,终成联坛高手,作品频频发表,收获奖项无数,不仅在无锡,在江苏省和全国的楹联界都有一定的知名度。2008年北京奥运“百城迎圣火海内外大征联”活动中,他的一幅楹联:“画里水乡,一半天堂,点缀些园林双面绣;手中圣火,百年奥运,圆了个梦想九州春”,从14000件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被评为特等奖。

图片

“人盲了,心不能盲”。把家安置在高新区的十几年里,蒋东永一直在用心灵感应高新区时代的变迁,将时代创造的丰盈与创新的丰颖,浓缩成语言精华,用楹联关注和书写当代。今年8月26日,无锡高新区“致敬三十年,携手向未来”文艺作品展拉开帷幕。展品中,30副楹联作品是蒋东永历经半年精心创作的,从历史文化、地标建筑、生态文明、自然风光等角度描绘无锡高新区锦绣画卷,其中一幅楹联:“芬芳白玉兰,开放如初,拥抱春天迎世界;美好蓝图卷,绘描到底,腾飞吴地展风华。”全方位展现无锡高新区三十年来的新变化、新面貌、新气象,让群众深刻感悟到新时代的幸福底色,共同描绘奋进新征程的美好画卷。

图片

02

传承楹联中华国粹

打造特色校园

楹联作为一种文化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并喜欢楹联这门中华国粹,在蒋东永的带动下,他的父亲、儿子和侄女都成了楹联爱好者,而他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体验楹联的精妙之处,吸引更多人投身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

去年6月份,高新区开展了一场蒋东永百联作品展。“这次展览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因为这是一次父子同台、同心之作,把对党的深厚感情,融化在字里行间。”蒋东永说,他们父子俩都是党员,家庭又被中国楹联学会授予江苏省唯一的“楹联之家”,为此百联作品展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为时间轴线,选取重大历史事件等为创作内容,沿着南湖红船、井冈星火、遵义会议、开国大典、抗美援朝、改革开放、“一带一路”、复兴圆梦等前进足迹,用楹联的方式,父子俩共同创作了一百副楹联,让人民群众知晓和追寻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一幅波澜壮阔、跨越百年的辉煌长卷。

图片

蒋东永热爱楹联,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为宣传楹联文化而努力。2010年,为让楹联文化回归校园,蒋东永来到南丰小学,给学生和老师讲授楹联知识,让学生们拥有更多的楹联学习资源,并将楹联文化浸润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老师在教中学、在学中教,与学生一起形成亦师亦友的楹联学习氛围。同时,学校建造了楹联长廊、楹联教室等,校园内处处可见楹联。2011年9月,南丰小学被命名为“无锡楹联教育基地”,成为无锡市中小学第一个楹联教育基地,2018年挂牌成为“中国楹联教育基地”,这也是无锡市唯一国字号联教品牌

如今,在高新区,楹联在学校里蓬勃发展起来,楹联教室、楹联社团里,都能见到老师和学生的楹联作品。除此之外,为让楹联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江溪街道把蒋东永居住的楼房命名为“楹联楼”,奕淳社区的“楹联文化步道”也燃起了居民打卡热情,步道内18副作品,用楹联和书法相结合的形式,把党史可视化,理论艺术化,教材生动化,在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中,让大家受到教育,成为“行走的课堂”。

图片

03

跟着楹联读高新

创新学习教育模式

蒋东永曾为自己题联:“目不识丁非己懒,心甘解甲为联忙”。他说自己虽然看起来“目中无人”,但他得到了家人、朋友的关爱,更得到了社会上许许多多的帮助,无论是志愿者,还是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居民,都给予了他无私的帮助,而他要用自己所擅长的楹联回报社会。

图片

今年6月底,新冠病毒突袭无锡,在无锡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兄弟城市医疗队挺身而出驰援无锡,780位勇士不惧酷暑、不分昼夜地奋战在无锡高新区一线,用大爱和汗水保障了人民的身体健康。为感谢外地医疗队驰援高新区的义举,蒋东永连夜创作了6副具有兄弟城市特色的楹联,每一副都包含有特殊的含义。如赠送给南通医疗队的楹联上联:“湖海有通,白衣执甲紫琅达”。无锡有太湖,南通有大海,“湖海有通”便是特指写给南通。其中“紫琅”是南通市的雅称,意为身穿白大褂的医务工作者由南通而来。下联:“家园无恙,绿码随身玉凤飞”中,“玉凤”特指鸿山越国贵族墓出土的玉飞凤,意为感谢南通医务人员保护高新区家园无恙,也保护住了每一位居民的防疫绿码。蒋东永正是用楹联的方式,点燃了两个城市之间的深厚情谊。

图片

在坚持楹联创作、理论研究的同时,蒋东永以江溪街道奕友志愿者工作站志愿者的身份,多次与江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奕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无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楹联专业委员会等单位,组织以楹联为主题的志愿专题活动。为了提升社区党员扶残助残的意识,宣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扶残助残理念,蒋东永给40多名社区老党员上了一堂实境课,用楹联从“黑夜盼天明,望志难酬,路向何方传马列;红船迎日出,载民所托,霞燃赤县铸锤镰。”讲到“从烟雨里划来,红船满载中国梦;在风云间舞起,赤帜永随北斗星。”就这样,蒋东永用这些简短的字词带领大家回望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风雨征程,共产党在各个时期的组织建设和发展状况,特别是今年的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共产党展现出的强大领导力和责任心。

图片

图片

蒋东永 盲人楹联家,现任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中国盲协文学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常务理事、无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楹联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新吴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新吴区残联文学艺术协会主席、新吴区盲人协会副主席。他曾荣获中国好人、中国联坛十大新闻人物、江苏省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曾获中国楹联最高奖“梁章钜奖”(提名)。

文字 | 杨柳

来源 | 无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