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人叫我“洋雷锋”,我感到非常荣幸,给予让我快乐。我发起的公益英语角已经持续了超过20年,如今高新区国际志愿者会客厅又为我的英语角提供了新阵地,让我有机会帮助更多的人。我想说声“谢谢”,只要我在这里,我就会把志愿活动一直做下去。
——唐磊
2001年的中国有两件举国欢庆的大事:北京申奥成功,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对世界敞开怀抱。也正是在这一年,一位名叫Peter Stanleigh的加拿大教师首次踏上中国土地,来到无锡。
如今,在无锡高新区已居住了20多年的Peter早已有了一个大家更为熟悉的中文名字——唐磊,作为无锡第一位注册外籍志愿者和活跃的公益爱好者,人们还习惯在他的名字前加上一个前缀——“洋雷锋”。
01
20多年风雨无阻坚守英语角
唐磊有着一份深深的中国情结,这要追溯到他在多伦多的生活。多伦多不仅是加拿大的经济中心,更是一个移民城市,这里将近一半的人口是来自其他国家的移民,其中有不少是来自中国的华裔移民。多元化的环境,成为多伦多的一道特色风景。上世纪90年代,唐磊在多伦多教授成人应聘技巧等课程,八成以上的学生都是加拿大的新移民,且很多都是华人。原本就是教师,且拥有文学、教育学双学士学位和MBA学位的唐磊,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很快结识了不少中国朋友。由于与当地华人相处的时间非常多,他萌生了来中国看看的想法。朋友们告诉他:“如果你想体验东西方文化交融,可以去香港;如果想感受最纯粹的中国,那就去大陆吧。”2001年9月,他决定暂停工作一年,只身一人来到中国。
“结果过了21年,我这暂停的一年还一直持续着!”让唐磊留下的,是无锡理想的综合环境。2002年6月,结束首次中国之旅的唐磊曾短暂地回到加拿大,没过多久他就再次收拾行囊,打算进一步了解中国。经过对城市人口、支柱产业、环境气候等一系列指标的比较,他选择长期落脚无锡。第二年,他与一位无锡姑娘相识相爱并结婚后,他们就在高新区安置了自己的小家,从此,唐磊开始深深地融入这个城市。
定居高新区不久后,唐磊受聘成为无锡卫校第一位外国籍教师,教授专业英语及交际英语等课程。随后十年间,他培养了一大批兼具护理、医药职业素养及良好英语沟通交流能力的医护人员。
业余时光,唐磊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英语角的志愿服务。刚到无锡不久,在朋友提议下,唐磊首次走进当时位于城中公园的英语角,接触到大量渴望提高英语水平、了解世界的无锡市民。“英语角的人们都很信赖我,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他们社交生活的一部分,是他们与更广阔世界接触的机会。” 一年、两年、三年……慢慢地,英语角成了唐磊的一份责任,不管酷暑寒冬,每个周末他都准时参加。他还帮助英语角的参与者们修改英文简历、完善演讲稿,看到他们获得成功是唐磊最开心的时刻。
20多年来,唐磊风雨无阻的坚守着英语角。随着城市的发展,英语角从城中公园搬到了无锡市图书馆,唐磊的身影也从市中心跟到了太湖广场旁。最近几年,他又在国际化氛围更为浓厚的高新区开辟了英语角“第二阵地”,每周投入了更多时间。“时间比金钱更宝贵,我希望能把最宝贵的东西与大家分享,帮助有需要的人们。”唐磊说。迄今为止,唐磊在锡累计志愿服务时间已超过5000小时。
02
从“洋雷锋”到全国最美志愿者
缘于英语角,而不止于英语角。20多年来,唐磊的公益事业不断延伸,除了每周固定的英语角志愿服务,他的身影还不时出现在敬老院、福利中心、车站、景区,或者某个拥堵的十字路口等地。他还会去福利院看望孤儿,为孩子们扮演“圣诞老人”;与志愿者在公共场所捡垃圾,身体力行宣传环保。他还组织了一些在无锡工作的外籍友人,组成“无锡外籍友人志愿者队”。在他家的一个角落,各种志愿活动装备整整齐齐地摆放着,时刻准备“上阵”。
唐磊喜欢穿上红马甲,带上执勤帽和口哨,手握小旗子,在马路上执勤。2017年10月,率先全域创成全国文明城市群的无锡启动“礼让斑马线”活动,当年12月起实施“电子警察”全面记分,唐磊感慨新秩序让无锡的交通更加安全、文明、便捷。
在他的带动之下,唐磊的妻子胡凌寒也成为了一名注册志愿者,夫妇俩总是出现在需要他们的地方。在东林书院,他们经常为外国游客讲解书院的历史;无锡举办太湖博览会,面向全社会招聘志愿者,他俩在第一时间一起报了名,20多天里,唐磊和他的妻子当英语翻译、做英语导游,“欢迎来到我们无锡!”成了夫妻俩的口头禅。
带动家人投入志愿服务之后,唐磊还有着更高的目标。2005年,唐磊发起“清洁日”活动,利用节假日带领志愿者到市中心、风景区等游人密集地区捡拾垃圾,进行环保宣传。他们的第一站是南禅寺广场,“那天正好下着小雨,还是有不少志愿者和我们一起来到广场捡拾垃圾。”唐磊回忆道。在他的行动号召下,无锡先后涌现出映山湖歌队、“蠡湖之友”等本土群众性环保公益组织,惠山脚下、蠡湖岸边,都留下了志愿者们清洁城市的身影。
“志愿服务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很享受这样的感觉。”坚持公益超20年的唐磊先后获得无锡市优秀志愿者、无锡市精神文明十佳新人新事奖、江苏省优秀志愿者、江苏友谊奖、全国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2014年2月,唐磊与无锡另两名全国优秀志愿者周明珠、苏大伟一起,讲述了各自参与志愿服务的经历和体会,并坚定地表明他们共同的观点和决心:这个时代更需要弘扬雷锋精神。两个月后,三位优秀志愿者收到了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的回信,勉励他们“将雷锋精神播撒在中华大地上!”
“洋雷锋”唐磊很高兴大家能把自己与雷锋联系起来。“大家能够把我和雷锋作对比,我感到很荣幸,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的人投入到志愿服务中来。”
03
在高新区逐渐习惯无锡的“甜”
2020年12月5日是第35个国际志愿者日。当天,“爱无界·善吾锡”无锡国际志愿者嘉年华活动暨高新区(新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国际志愿者会客厅)启用仪式在新地假日广场举行,高新区的志愿者们从此有了“新家”。作为无锡人熟悉的“洋雷锋”和高新区居民,唐磊的身影也不出所料地出现在仪式上。高新区外籍志愿者有了自己的“会客厅”,让唐磊和热衷公益的外籍友人高兴不已。
除了社会组织、机关单位的志愿者队伍,高新区还有大量企业志愿者队伍和个人志愿者,其中不乏外资企业志愿者和外籍志愿者。会客厅服务于中外各界志愿者团队及个人,为融合国际与本土志愿服务提供平台,传递温暖、传递爱,成为一把诠释地区魅力的“钥匙”。
会客厅开放不久之后,唐磊就把他在高新区的英语角搬到了这里,每周与周边爱好英语交流的市民在此相聚。唐磊注意到,近几年英语角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参与英语角的市民口语水平相对较高,其中不少人是高新区外企职员,更具国际化视野,他认为这与无锡越来越国际化有着密切关系。
高新区的发展正是无锡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一个缩影。定居高新区20多年,唐磊见证着这块土地成为外商投资高地,国际化饮食逐渐丰富,交通日益四通八达。“20年前,35路公交车是我从家里到市中心的唯一途径,现在好几条地铁线路开通了,15分钟到机场、20分钟到宜家商场、中心城区,太方便了!”高效率的“无锡速度”让唐磊感慨不已。
20年前,无锡只有中山路一个商圈,如今,家门口就有繁华的商业街和综合体。爱好“轧马路”的唐磊夫妇经常走进商场,一层楼一层楼地散步闲逛,感受熙熙攘攘的城市脉动。“无锡人应该感到自豪,一个7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却有着如此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唐磊观察道。
由衷惊叹之余,20多年的无锡生活带给唐磊更多的,是对周围环境的亲切感。作为“无锡女婿”,唐磊逐渐习惯了无锡的“甜”,水蜜桃、小笼包、桂花糖芋头……甜不仅是味蕾的享受,也是生活的滋味。“洋雷锋”唐磊以“爱无界”的追求,助力“善吾锡”的构筑,用无私志愿服务不断为城市“加一点儿甜”。
唐磊 无锡首位外籍注册志愿者,他创办的英语角已经超过20个年头,义务帮助了无数英语爱好者提高英语水平,被无锡人唤作“洋雷锋”。除了创办英语角,唐磊还是无锡市聘请的首批文化义工,20年来做了很多其他志愿活动,先后获得无锡市优秀志愿者、无锡市精神文明十佳新人新事奖、江苏省优秀志愿者、江苏友谊奖、全国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来源 | 无锡日报
文字 | 朱冬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