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钟楼经济开发区的二十周年华诞。
从2002年挂牌成立到如今,钟经开已从原来的小企业、小规模、小园区,跨越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转型升级的主阵地、改革创新的主力军——
以不到钟楼区五分之一的面积,贡献了全区近七成的规上工业产值支撑,钟经开如何“在螺蛳壳里做道场”,以“最小面积”成就“最高质效”?
乘“云”而上
冲刺数字经济新赛道
在横向发展空间受限的条件下,钟经开毅然选择向上拔节“生长”。
在常州数字经济产业园,没有传统产业园里车来车往、机器轰鸣的生产景象,只有电波和流量交织成一双双无形而有力的“手”,连接起全国各地的企业和市场。
“超级虚拟工厂”对产品生产进行产能拆解,为中小企业派发订单;5G实时连线显示智能车间产品参数,趋势预测仅需1秒;开启“云胶片”时代,预计每年可节省胶片费用超20亿元……这样的数字应用场景在园区内如雨后春笋般涌出。
随着全球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云计算作为新兴信息技术之一,成为了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石。
钟经开敏锐地抓住时代机遇,建设各类以“算力中心”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带领钟楼经济开发区进入“云”时代。
2015年,华东地区建设最早、规模最大、设施一流的云计算基地之一——华东云计算基地落户钟楼区,迄今已拥有两个省级重点数据机房,能提供20至30万台云主机服务器处理能力,可满足钟楼及周边乃至整个华东地区的云业务需求。
2018年,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东部)中心、国家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体验验证中心两大国家级平台相继落地钟楼。
2020年,省级大数据产业园——常州大数据产业园开园,从1000平方米众创空间建设起步,到创成22万平方米大数据产业发展载体。
目前,钟楼经开区已集聚中国电信、中国电子、京东、阿里巴巴等100多家行业重点企业,并入选江苏第一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
在基础算力支撑下,钟经开结合不同行业场景,依托龙头企业打造了“常州工业云”“江苏省卫生健康云”“常州政务云”三朵“行业专有云”,释放数字化转型对产业升级的放大和倍增作用。
常州工业云
集聚近500个人工智能模型,涵盖225个适应不同场景的功能模块;智云天工"超级虚拟工厂"平台接入企业800余家、设备超6.73万台,孵化创新产品近200个,消化产值超15亿元,该平台获评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双跨类平台;微亿智造Micro-i工业互联网平台获评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
江苏省卫生健康云
已承接省卫健委300亿条临床数据、市卫生信息中心35.6亿条数据;目前为止,我省将近70%的公立医疗机构已完成接入和联动;建成全国首家且唯一的省级医疗影像平台。
常州政务云
将集中存储全市政务大数据,承载市各政务部门现有信息系统云化部署及“十四五”期间全市大数据发展的政务云扩容需求。
从“新”出发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云经济”加速拥抱“数产业”,释放钟楼经开区工业底蕴,凝聚数字经济新发展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站在数字经济新风口,一个更具规模的数字产业集群正在钟楼区蓬勃发展。
今年5月,常州市人民政府政府批复同意建设“常州数字经济产业园”,为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提供试点示范。8月,市委编委正式批复设立常州数字经济产业园管理办公室,以“园区办+运营公司”模式探索专业园区高效运营。
明天(12月1日),常州数字经济产业园将正式开园,成为钟楼区打造数字产业高地的一张“金名片”。
常州数字经济产业园
范围:东至玉龙路、南至星港路、西至新运河-德胜河,北至沪宁城际铁路,世遗古运河穿境而过。
总面积:约4.4平方公里
结构:园区包括“一核、双廊、两园”。“一核”即协同大数据产业园,建设研创复合功能核心;“双廊”即凤凰河-童子河生态绿廊、新运河-古运河玉兰活力廊道;“两园”即发展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形成的数字协同园、智能制造园。
目标追求:打造长三角最具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先导区。
未来,钟经开将以常州数字经济产业园作为主阵地,通过做强龙头领军企业、做优链主企业、做实硬核科技企业,做精专精特新企业、做大金融上市企业等组合拳,全力奔赴数字经济蓝海。
钟楼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钱云杰
预计到2024年,钟楼经济开发区的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智能终端3大主导产业产值超百亿规模,数字经济产业规模突破400亿元,引育数字产业总部企业5家以上,行业知名企业10家以上,集聚300家以上创新主体。
近悦远来
绘就“三生融合”新画卷
漫步在运河边的玉兰森林长廊,一边是承载历史记忆的大运河,一边是现代感十足的摩天高楼。从20年前的一片农田到如今产业生态圈初具规模,钟经开的产业载体“颜值”不断提升,生活配套“内涵”也日益丰富。
张亚慧是云蝠智能的联合创始人,在多次实地调研后,她毅然决然将位于上海的公司总部搬到了常州数字经济产业园。
“太方便了,我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精致、美丽、便捷的产业园,我每天上下班来回不超过15分钟,购物、看病、包括孩子上学,在这里都有配套,油罐公园、玉兰廊道这些景点居然能镶嵌在产业园里,太不可思议了。”青枫公园、常州妇幼保健院、宝龙广场、地铁2号线等“产城人”深度融合的配套设施,让张亚慧感受到了钟经开的宜居和温暖。
近年来,钟经开突出片区整体开发的系统性和阶段性,打造区域一流高品质社区,以“城市设计、空间美学”为追求,打造产城融合新名片,并依托古运河、新运河、南运河勾勒的运河水环生态廊道,布局多组团、多中心的15分钟生活圈,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发展的“三生”融合新形象。
“Hi-钰见味来”是常州数字经济产业园生活配套“梦工场”——Hi街的一期项目,为园区的企业职工提供食堂,茶歇、聚会等配套服务。
钟经开建设了一批高颜值、强硬件、优配套的青年公寓,青野人才公寓和新运·泊寓人才公寓成为其中标杆。
今年,连接钟经开北港街道和新闸街道的桂花路桥正式通车。钟经开还联合常州公交集团设置“社区巴士”,满足园区企业职工的出行需求。
勤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钟楼经济开发区持续聚焦营商环境提质攻坚,从提升城市品质入手,开展大刀阔斧的城市改造提升工程,一幅高科技研发生产、高品质宜居生活、高颜值文化生态的新图景正在龙城大地缓缓铺展。
云飞风起,鹏程万里
数领创新,擘画未来
当前,钟楼经济开发区
正紧抓“532”发展机遇
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
提速竞跑、奋楫争先
答好“数字时代”答卷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来源:常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