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姑苏深厚文化底蕴,德必姑苏WE产业园文创产业集聚度已超过 70%
站内

立足姑苏深厚文化底蕴,德必姑苏WE产业园文创产业集聚度已超过 70%

与拙政园一墙之隔

沿袭苏州园林格局

依水而建,层层堆叠

在现代都市中追寻自然之趣

……

融合千年古城风韵与国际新潮

这里不仅是一座现代化产业园

更是文化企业成长的沃土

立足姑苏深厚文化底蕴,德必姑苏WE产业园文创产业集聚度已超过 70%

在古城一隅,这座现代化产业园延续了东方美学,园内文商旅氛围浓厚。位于渔郎桥浜16号的德必姑苏WE”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紧邻苏州博物馆,曾是“里安齐王庙”所在地,始建于明洪熙元年(1425年)。1973年,苏州第三制药厂在此建厂,2017年,德必在此建立姑苏WE”。

当前,园区由国内首家创业板上市产业园区运营服务商——上海德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深耕文创、科创企业发展多年,除苏州外,德必在上海、北京、杭州,以及美国硅谷、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十余个城市都运营了产业园区。

德必姑苏WE”前侧后院错落有致,园内有12座独栋办公楼,以及1座“比利时美术馆”。优质的载体空间也为区域文创企业提供了舒适的发展空间,有力助推了苏州文化产业的发展。

刘建平就是这样一位,被园内浓厚文化氛围和姑苏气质吸引而来的西服量体匠人。2019年,在合伙人沈彬彬的邀请下,他从上海来到苏州创业,创立了绅装会时尚西服定制。“拙政园边上幽静环境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园林细节的精致和讲究与高级西服定制如出一辙,高级感的优雅元素给与人的是一种力量感。在这里,我们找到了沉下来做事的状态。”

现在,立足姑苏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已经与高端汽车、酒店、婚介等渠道形成了长期合作,也通过线上宣发平台讲故事、说文化,创新了商贸零售新模式。去年,品牌单店营业额挤进了全国前三。品牌主理人沈彬彬表示,在古城这几年,可以发觉古城的文化基底很好,市场很广阔,这让我们很有信心,未来,我们还将立足姑苏文化元素,做更多好玩、破圈的事,“让更多人发光。”

在园区西边,被茂密绿植掩映着的一幢特色建筑里,装着一家全新概念的DIY手作体验馆——陶野。各种创意手作为朋友聚会、亲子交流提供了一处悠闲自在的空间。“入驻的第一个月,我们就登上了线上平台苏州市手工坊类目第一名,流量曝光稳居苏州同类体验店第一,在社交平台上也收获了过百万的曝光量。”负责人表示,独特的地理位置、浓郁的文化氛围都是门店收获好成绩的有效助力。

说起为什么落户姑苏,品牌主理人笃定地表示“说实话没有考虑过姑苏区以外的产业园,只有古城有这样的文化底蕴。我们不希望只做商业,更想做得有调性,做成一家有意义的特色店。低调、含蓄、有氛围,这里正是我们理想的之所。”

现在,他们除了经营陶艺体验,同时还提供绘画、流体能、编织包包、马赛克灯等时下热门的各种新奇项目体验,有效扩充了门店竞争力。

目前,园区已有近五十家企业入驻,出租率超过90%,文创产业集聚度超过 70%,其中包括央视《城市视角》栏目组苏州运营中心城市视角(苏州)传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获得“杨帆”“摇篮”等知名竞赛方案第一名的软营(苏州)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等。

产业园、楼宇是姑苏区传承发展历史文化、促进城市有机更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和宝贵资源。姑苏区自成立以来,坚持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同时加快发掘存量建筑历史文化资源潜力,积极推动老厂房改造产业园。

姑苏区成立之初即出台了楼宇经济政策,对楼宇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实行层级管理,培育了一批管理规范、品质较高的载体。2019年,为配合全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的实施,在原有楼宇经济政策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完善,以推动产业集聚、树立品牌标杆项目为导向,对特色产业园、楼宇建设进行重点扶持。2021年,姑苏区进一步出台高质量发展“4+3”产业扶持政策体系,其中全面优化完善了载体政策,提升主体运行动力。

通过政策引导,全区产业园、楼宇呈现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近五年产业园楼宇的商务面积增长了50%,特别是2019年以来,共实施了40个产业园楼宇改造提升项目,拓展了招商引资空间。目前,全区共有92处楼宇,平均入驻率达到93.05%。

据悉,德必姑苏WE”已获姑苏区设计产业示范园区、姑苏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类)等称号,运营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的发展获得了姑苏区政府的肯定与大力支持。我们将秉承为古城城市发展添砖加瓦的宗旨,不断引入优质企业,提升产业集聚度,为打造‘文化姑苏’贡献一份力量。”

原标题:在古城,文创企业正生长!

来源:苏州姑苏发布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