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全国上演的《柳堡的故事》、《霓虹灯下的哨兵》和《永不消逝的电波》等优秀影片,曾风靡那个时代。这些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电影,曾给几代人留下不可磨灭的美好记忆。导演这些影片的人,是新中国第一位著名女导演、南京人-----王苹。
教育世家 钟爱戏剧
王苹原名王光珍,父亲王耀奎是个教书先生。王光珍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边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哥哥是中央大学的学生,两个姐姐都从业较早,一个是幼稚园的音乐教师,一个是小学的体育教员。
父母对她备受宠爱,也养成了她敢闯敢干的性格。15岁时,王光珍考进了位于南京府西街的南京一中高中师范科,进校后,王光珍结识了水华等人,并参加了他们组织的“磨风艺社”。在南京一中师范科求学时,她的艺术天分得到充分的展示。她积极参加学校歌咏队、讲演队、文艺表演等活动,同时接触了许多进步青年,读了不少进步书刊。
1934年7月,王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来到仪凤门附近的兴中门小学做教师,这也是她从事教育的父亲,一直对她所期盼的最满意的工作。
青年时期的王苹
“娜拉”出走 投身革命
王苹考进南京一中高中师范后,结识了不少进步同学,其中有后来颇负盛名的艺术家瞿白音、张水华、王家乙、严恭、舒强、吕复以及王逸等人。课余时,王苹参加了学校里的业余剧团,演出过一些独幕剧。她参加了磨风剧社后,1931年底,剧社决定排演《娜拉》(也就是易卜生的名剧《玩偶之家》),让王苹担任主角,并从上海请来“左联”的章泯担任导演。为避人耳目,这时的她取艺名为“王苹”。1935年元旦,《娜拉》在南京市中心的陶陶大剧院公演,王苹成功塑造了女主角的形象,吸引了很多观众。
王苹出演话剧《娜拉》
国民党当局通令南京市各校不得再聘她为教师,王苹一下子陷入困境。幸好,王苹的遭遇得到社会各界进步人士的声援,各大报纸还展开了“娜拉与妇女自学”的大讨论。王苹精神上受到鼓舞,同学吉彭信还顶着压力热心地邀请她到自己所在的铜山小学教学。于是在一个大年初二的早上,王苹背着家人逃出家中小的阁楼,来到铜山。也是从这里开始,她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青年时期的宋之的与王苹
全心投入 革命文艺
1935年10月,在党组织帮助下,王苹顺利出走,独身北上,投奔革命。抗战期间,王苹和丈夫宋之的一起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一队,在南京、武汉、开封、郑州、陕西等地积极进行抗日宣传。后又加入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及旅港业余剧人协会、中国艺术剧社、上海剧艺社等,参加了许多话剧、电影的演出。在大量的艺术活动实践中,王苹受到许多著名作家、导演的启发和熏陶,并获得了文学艺术素养的深厚积累,这一切为她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影导演奠定了基础。
抗战期间她积极参加演剧队,投身到抗日宣传之中,在宋之的编剧的《春寒》、《雾重庆》、《武则天》,宋之的、夏衍、于伶合编的《戏剧春秋》,曹禺编剧的《家》和《北京人》等数十个剧目中扮演角色。王苹不仅活跃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话剧舞台,同时在昆仑影业公司《一江春水向东流》《丽人行》《天堂春梦》《万家灯火》等影片中扮演了各种类型的角色。
重庆时期,周恩来对中国艺术剧社的剧目曾亲临观看,并提出宝贵意见。当时,周恩来多次观看《雾重庆》, 1945年,毛泽东同志到重庆谈判时,在曾家岩八路军办事处还曾会见了王苹夫妇。
王苹在抗战前、抗战初期、解放战争时期,一直在党的领导下从事进步文艺工作。特别是解放战争时期,她的丈夫宋之的到了解放区,王苹配合丈夫的工作,带着两个孩子在上海,和共产党的地下交通站保持联系,送信、买药品,摆脱特务的盯梢,两年中均出色完成任务,没有出现一次纰漏。这一地下工作的经历为她《永不消逝的电波》 的创作积累了实际经验,成功塑造了李侠、何兰芬两个坚定淳朴的艺术形象。
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剧照
红色经典 不朽之作
全国解放后,王苹被调到东北电影制片厂。1950年又调往军委总政治部文化部电影处,并担任了八一厂第一部军事教育片《河川进攻》的编导工作。1952年,八一厂建成后,她便成为了其中的导演,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女导演。
电影《柳堡的故事》剧照
1957年亮相银幕的电影《柳堡的故事》,不仅让人们记住了片中那首婉转回绕至今的《九九艳阳天》,也让中国观众永远地记住了那个眼睛很纯,辫子很长的“二妹子”。1956年,王苹拍故事片《柳堡的故事》,想找一个气质、演技都符合的女主角。她听作者黄宗江、吴石岩说前线歌舞团有一个很不错的话剧演员,叫陶玉玲,外形、演技都不错。为了找到陶玉玲,王苹从南京追到杭州,又追到舟山。王苹独具慧眼,认定她气质好,决定起用她饰演《柳堡的故事》中的二妹子,结果陶玉玲一炮走红。
青年时期的陶玉玲
王苹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电影百年历史长河中一颗闪亮的明星,除了凭借她精彩的表演外,还有她高超的导演才能。王苹导演的第一部故事片《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这是当时一出负有盛名的话剧。初次涉足故事片的王苹,足足使用了4万尺胶片。
从1957年到1965年,王苹导演的影片有《柳堡的故事》(1957年)、《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年)、《槐树庄》(1963年)、《霓虹灯下的哨兵》(1964年)、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1965年)等。1962年,王苹完成了另一部由舞台剧改编的《槐树庄》,该片使王苹获得了1963年《大众电影》第二届百花奖的最佳导演奖,她也是获得此项奖的第一位女导演。
1974年,王苹参加了《闪闪的红星》的导演工作。作为导演,王苹十分尊重剧作者,和他们相处融洽,她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准确地了解并掌握他们的创作意图,就像王苹常说的,“编与导一致了,银幕上也就一致了”。结果,在王苹等人的努力下,该片成为经典之作。
电影《闪闪的红星》剧照
1976年,她把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搬上银幕……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她又执导了大型音乐片《中国革命之歌》,该片在1986年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导演奖。
1990年12月1日,王苹病逝于北京。作家李凖写的挽联是:“戎马倥偬一枝笔,雌了男儿 ;鞠躬尽瘁十部戏,情留人间”。八一厂老厂长陈播撰文写道:“一颗闪亮的红星,划破长空,在大气层中燃烧。她以满腔热血,燃烧自己,化作一道彩色长虹,从长空流到银幕上,发出灿烂的光芒。”
“一部片子的成败,并不决定某一个人。冷漠,是创作不出好作品来的;激情,是创作的生命。而激情不是凭空来的,必须依赖于生活。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这是王苹毕生倾情电影事业留下的一句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