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百年长江文化——梁白泉先生与长江的不解之缘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见证百年长江文化——梁白泉先生与长江的不解之缘

2021年梁老为《金陵档案》题词

梁白泉,重庆合川人,1946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理学院地理系,后转入文学院历史系。1949年2月入党,1951年毕业后至南京博物院工作,历任副院长、院长。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离休。

梁白泉先生在博物馆学、文物学、考古学、民俗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学术成果。由其在《江苏历史陈列》基础上革新的《长江下游5000年文明展》全面展示了长江下游地区的古代文明成果,备受业内及公众赞誉。历年来发表各类文章100多篇。先后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卷·中国博物馆》《国宝大观》《南京博物院藏宝录》《宜兴紫砂》《花鸟画选集》《中国肖像画选集》《傅抱石画集》《吴越文化》《南京六朝石刻》等书(图)籍。历任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江苏省民俗学会会长、南京古都学会副会长,兼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安徽大学教授。

1946年,18岁的梁白泉登上开往南京的轮船,离开家乡重庆。 那时的他刚刚被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录取,满怀着对未来憧憬的少年梁白泉,大概没有想到,此后的七十余年,他将扎根南京,从事中国文博事业,用毕生的经历,去探寻南京这座城市历史的厚重、文脉的源流。 即将迈入百岁高龄的梁老,一生都与长江有着极为深厚的渊源,梁老讲述自己与长江的故事,为长江文化留下真实的历史见证,并用学者的语言记录当下长江文化研究的成果和展望。

1

离别家乡 顺江而下

梁白泉出生于四川的一个普通家庭, 父亲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是思想很开放,梁白泉回忆父亲有三大爱好:“搞机械、练字和看书。”

梁白泉对学习的热爱,深受父亲的熏陶和影响。

1943年7月南通崇敬中学发出的转学证明书

1946年,中央大学在重庆开始新一轮的招生。当年,重庆地区共有3000多人报考,最终被录取的仅约100人。

报考前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地理系(1946年11月在重庆沙坪坝)

成绩优异的梁白泉顺利地被中央大学的地理系录取。 1946年11月21日晚,梁白泉登上了开往南京的轮船。

1946年11月前往前国立中央大学求学前与友人告别合影(左一)

如巴金在《家》的结尾中写的那般:“这水,这可祝福的水啊,它会把他从住了十八年的家带到未知的城市和未知的人群中间去……他轻轻地说了一声‘再见’,仍旧回过头去看永远向前流去没有一刻停留的绿水了。”

2

金陵求学 难忘师恩

船刚出三峡,就在宜昌附近搁浅了。一番曲折后,12月8日,船终于在南京的下关码头靠岸。

1949年春与历史系同学蒋赞初、王德鉴摄于四牌楼中大礼堂右侧

梁白泉上了一辆马车,车里已经有了一名年轻的乘客。在与对方闲聊中惊喜地发现,对方竟也是中央大学的新生,而且是自己的同班同学,名叫蒋赞初。

1951年6月本科毕业证书

在大学,梁白泉最初学的是地理专业。两年后,实在对理科学不下去的他,选择转去了历史系。几十载岁月流去,谈起蒋孟引,贺昌群,韩儒林,这些曾经教过梁白泉的先生们,白发苍苍的梁白泉,语气里满是感恩与怀念,老师们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

1950年冬,梁白泉与南京大学历史系诸学长合影摄于梅园新村(后排左一梁白泉,后排左二为蒋赞初先生)

“贺昌群老师教的是隋唐五代史。他在黑板上写宋江《水浒词》,‘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我印象非常深刻,到现在都能背。韩儒林老师既讲元朝历史又讲蒙古史,他给我们上课,我到现在都感恩,他说的很多方法:索引、比较图、分布图,我现在看书学习记笔记,都在用这些方法。”

新中国成立后,时任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的曾昭燏在南京大学兼任历史系教授,教考古学,品学兼优的梁白泉是她的得意门生。梁白泉一毕业,就被她“抢”进了南京博物院。

20世纪50年代与南京博物院曾昭燏院长的妹妹曾昭懿留影

而进入南京博物院工作后,梁白泉正式在南京扎下了根。直到离休,他仍选择定居在这座滨江之城,“我就是南京人了,是南京的父老乡亲养活了我。”

3

择业文博 孜孜以求

1979年10月3日于清溪路1号南博宿舍301号晒台志感:清溪河边旧时月,曾照伊人傍柳枝。今日春光君不见,无边金缕燕来时

长江和南京,对梁白泉来说不仅仅是两个地理上的名称。1986年,梁白泉担任南京博物院院长,他开始尝试着探寻这两个地理概念背后的文化关联及精神。

中国文明的“摇篮”在黄河流域。可能因为北方自然资源耗尽,历史上的战争多在北方进行,又因为东晋的“衣冠南渡”,长江流域就在“文明”的阶梯上空前上升。

中科院院长周光召先生曾说:“中国以秦岭、淮河分南北,挡住西北戈壁黄沙,有了太平洋潮湿夏季风,使这一地区不致成为干旱地区,使长江下游成为温热潮湿而四季分明的‘鱼米之乡’——的江南。”

南京居此西界。

钱穆(1895-1990)先生说:“从中央统一为变态,而以分崩割据为常态。”“东晋南渡,长江流域遂代表着传统的中国。”

1989年9月30日,“长江下游五千年文明展”(基本陈列)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院藏近代文物展”同时开幕。两个展览一道被纳入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华东区)项目,同获荣誉奖与工作人员与领导合影

同一时期,“长江文化”作为一项学术课题被正式提出,在不长的时间内,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和参与。

梁白泉亲自动手参与设计了“长江下游五千年文明展”,设计了“文明与创造”以及若干专题。此外,他还支持在《东南文化》杂志上开设“长江文化研究”专栏,联合各界学者共同研讨探究。

而南京作为长江之滨的都城,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方面推动了长江流域的整体发展和文化进步。梁白泉的学生、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认为:“南京是历史上发挥、整合、凝聚长江流域文化作用的城市。”

梁白泉将自己一生的治学经历总结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求知识,第二阶段是总结方法,第三个阶段是对规律的探索。他认为,长江文化历史亦需要总结归纳,探寻规律,“这对于认识中国文化复杂内涵的来源和构成,认识不同空间和体系的文化的整合,考察当代不同区域文化经济的互动关系都有重要价值”。

同时,“长江文化”的内涵并不局限于狭义的文化艺术上,想要在“长江文化”研究这一课题上取得突破,梁白泉认为需要秉承6个字,即“多学科,几代人”:“加入这一研究领域的应由历史、考古、社会、谱牒、语言、心理、自然等学科的学者们组成。‘长江文化’的内涵十分深湛,学者们往往殚精竭虑,穷年皓首,甚至毕其一生,所取得的成果也许都是非常有限的,这就需要付出数代人的努力。”

此外,梁白泉特别强调,在长江文化的“研究视角及研究手段上一定要有突破,要有新的思维”,而档案在推动长江文化建设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为众多的专家学者研究南京、研究长江提供了第一手的真实可靠的史料。

如今,梁白泉虽然已离休,但学术研究未曾停止。他说今天是昨天的发展和延续,总结了长江文化的过去,客观上就能为今天服务,给人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