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 “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细读二十大报告,“人民”二字醒目鲜明、力透纸背。新征程上,常州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踔厉实干担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常州答卷。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老旧小区改造关乎万千百姓安居,是常州持之以恒打造的一项民生实事工程。
▲天宁区茶山街道清凉片区改造后面貌一新
天宁区茶山街道清凉片区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设施陈旧,老年居民偏多,老人们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就是最大的民生。“这次改造,我们单元能不能装电梯?”在今年清凉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初期,电梯加装成了大家最关心的话题。
▲天宁区茶山街道清凉片区加装电梯施工
“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天宁区住建局副局长王徐兵说,“我们紧密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的整体规划,把加装电梯与老旧小区改造同步进行,精简流程,提高效率,一切工作围绕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的问题来开展。”
常州天宁区加装电梯工作经过各部门和属地街道的反复探讨、磨合,将原来加装电梯的14项流程精简到7项,各部门并联签章,实现一站受理,一站通办。而对于加装电梯的一大堵点“管线迁移”,则由政府通知相关管线单位,提前现场查勘、制订方案,发证后统一组织施工,尽量让群众少“跑腿”。
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可以说,正是由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才能始终得到人民衷心拥护。
▲钟楼区清潭新村改造后保留特色文化元素
“在具体改造过程中,也遇到很多矛盾困难。我们社区党委把‘支部建在项目上’,到群众问题最突出、矛盾最集中的地方去带头攻坚,倾听群众心声、研究意见建议。”钟楼区永红街道清潭新村第三社区党委副书记谈燕说道。
清潭三社区创新实施“54321”群众服务新机制:5分钟内做好登记、40分钟内赶到现场、3小时内解决问题、复杂问题2天给方案、1星期内做好回访工作。大到车位增加几个,小到要不要挪走一棵树,党员干部们用心用情用力服务群众,也得到了老百姓们的真心支持。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
作为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社区是最活跃,也是最复杂的基层“细胞”。如今,在常州不少城镇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善治”格局正成为新风尚。
“以往村民‘上门’,总要一个个办公室找村干部。”常州经开区遥观镇勤新村党总支书记周建明说道:“自从我们和镇司法所联合打造了‘初心茶社’,大家伙的‘急难愁盼问题’都有地儿说了!”
自留地的产权纠纷、邻里间的龃龉矛盾,来到“初心茶社”一起坐下来,一张笑脸相迎,一杯清茶解渴,一腔热情办事,“真的就是喝茶聊天的功夫,就把事情圆满解决了!”村民刘焕林说,在“初心茶社”,村委和村民得关系走得更近了。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创新基层治理的探索中,常州也充分发挥民众智慧,涌现出“百姓议事堂”“19点议事厅”“民生茶座”“人人社区”等群众自治创新经验。
▲武进区湖塘镇南都社区悦“慧”议妇女议事会
“年纪大了,饮食、睡眠上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社区妇女议事会特别关心我们老人家,安排社区医生定期上门量血压,还教我们养生知识,真是社区居民的贴心人!”说起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南都社区悦“慧”议妇女议事会,居民叶小珍赞不绝口。
南都社区悦“慧”议妇女议事会的15名成员里,有妇联执委、巾帼文明岗成员,也有“四方共建”驻区律师、巾帼志愿者、网格员……涉及各个行业、各年龄层。在议事会“提案”推动下,去年三月成立至今,社区“应急救护培训站”、“未成年人公益课堂”等项目已落地开花,小区充电桩、绿化带提升等惠民项目加快推进中,社区凝聚力不断增强。
“我们也将不断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和公共事务的热情,更好地发挥妇女群众在社区管理、自我维权和促进社区稳定中的作用,千方百计办好千家万户的事。” 南都社区党总支书记吴洁莲表示。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开饭喽!”11点整,溧阳市埭头镇前六村如意小食堂准时开餐。今年试运行一个多月以来,一到中午饭点这里就人口攒动。83岁的郑连珍老人已经成了忠实“顾客”,“来了就能吃上热菜,两荤两素一汤,价格也便宜,服务态度也很好!”
前六村如意小食堂面向全村60周岁以上人员开放,所需资金采用“政府补贴+适度自费”的形式解决,年满60—75周岁老人每餐自费5元,75周岁以上老人每餐自费3元。
▲溧阳市埭头镇前六村如意小食堂
“老人们不仅可以享受到营养均衡的饭菜,饭后还可以聊天、打牌、休息。我们网格员也把这里作为反诈科普宣传点,经常来这里发放宣传册、教老人如何防诈骗等,让老人们暖胃又暖心。”前六村党总支书记吕杰介绍。在溧阳,以“如意小食堂”为代表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不断完善,预计今年底数量可达80家,打造“15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生活圈。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了“增进民生福祉”的实现路径。办好民生实事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民心工程。
今年,我市聚焦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打造“常有优学、常有善育、常有健康、常有颐养、常有众扶、常有安居”六个“常有”民生名片,擦亮“共同富裕”幸福底色。
在修建一新的常州经开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潞城、丁堰和戚墅堰3个街道的12.8万居民享受到了“家门口一流的社区医院”;
在新开园的天宁区凤凰新城托育中心,小区居民步行不超过5分钟就能将孩子送达,学龄前的小朋友有了专业照护;
在新北区“残疾人之家”的“星工坊”,孤独症青年可以学习基本生活技能、参与文体活动,通过手工制作获得收入,在温暖集体中融入社会……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也将牢记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