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两会观察 | 全国智造区、苏南枢纽地!惠山打开“鲲鹏迭变”新局面
江苏
江苏 > 无锡 > 正文

无锡两会观察 | 全国智造区、苏南枢纽地!惠山打开“鲲鹏迭变”新局面

无锡两会观察 | 全国智造区、苏南枢纽地!惠山打开“鲲鹏迭变”新局面

1月7日,无锡市第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召开,市长赵建军代表无锡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在回顾2022年全市发展成绩的同时,围绕新一年重点工作规划布局,颇为吸睛。

推动惠山打造践行新发展理念模范区、加快惠山“显山透绿”......在这份报告中多次点题惠山,也为惠山区新一年继续推进“五地四创”建设,点明了施策侧重。2022年,惠山区纵深推进“五地四创”建设行动,启动实施“鲲鹏迭变”计划,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年度答卷可谓可圈可点。

伴随无锡进入“两会时间”,新征程上的惠山区也将借势锚定新航向。

改革创新,打开“鲲鹏迭变”新局面

鲲蓄于水,厚积薄发。

“惠山因改革而兴,也必将依靠改革走向未来。”惠山顺应时势,以深化改革破局开路,在新一轮发展中增创新优势、争得主动权。

而“这一片新的发展天地”,便是“鲲鹏迭变”计划。

惠山将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经济质量优势显著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在“十五五”初期实现“二次腾飞”。

以改革创新之力,变动能转换之局。2022年,无锡预计全市GDP增长3%左右,人均GDP有望保持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等指标增速苏南领先。

闪亮数据的背后,是可观的“惠山贡献”。近年来,伴随惠山区在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推进智造强区建设、落实现代产业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政策叠加效应持续显现,所获成绩硕丰。

2008年全区工业产值、销售双双突破千亿大关;

2021年GDP迈上1000亿元台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开票销售收入、工业投资分别达到2274.1亿元、2918亿元、194.7亿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62.1%、114%、50.6%;

2022年,预计全区GDP实现增长3%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500亿元大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6%、工业投资增长2.7%。

同时,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紧盯项目建设‘五率’‘四个维度’‘三张清单’,深入实施年度开工项目、竣工项目、招商活动、科创载体、保障性租赁住房“五百工程”,确保入选省重大项目数量、投资量进一步提升,市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400亿元。”,以项目为抓手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也是支撑惠山经济体量实现加速发展的重要决策。

2022年,惠山区金秋招商月系列活动签约项目总投资达738.6亿元;44只省、市重大产业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吉利高性能电驱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动工、当年投产的“加速度”,这都是惠山稳发展、显活力的鲜活例子。

惟其艰难,更显勇毅。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还能实现项目建设、经济发展记录的不断刷新,离不开惠山区清晰的行动指向:以数字化转型推进产业发展、加快“全国智造区”建设。

数字化转型,“全国智造区”势起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下,人类正在加速迈向数字社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并作出具体部署。

如今,无锡在报告中明确将“建设‘数实融合’示范市”列为2023年全市的一大重点工作。在新的发展格局下,惠山找准定位,围绕“全国智造看无锡,无锡智造看惠山”的总体目标,把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提升作为实现产业脱胎换骨的战略抓手,加快建设“全国智造区”。

近几年,累计推动区级智能化改造重点项目502个,完成智能制造投资385.9亿元。其中列入无锡市智能化改造重点项目183个,完成投资205.9亿元。受益于智能化改造的快速推进,全区企业产品合格率平均提升5.6%,销售收入平均提升15.2%,利润平均提升24.3%,劳动生产率平均提升10.4%。

与此同时,惠山区坚持融合导向,持续深化智造应用。深入实施“机器换人”行动,规上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4%,新开工和技术项目装备数字化率超80%;推进信息化应用普及,全区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应用率达到85%,亿元企业信息化集成率达98%。

2022年实现新增工信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1个、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2个、省示范智能工厂2个、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7个、省工业电子商务应用创新示范企业2家、省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36家、省星级上云企业193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江苏省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中,惠山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居全省县(市、区)第4位。受益于“全国智造区”建设的持续推进,惠山区涌现出了一批“智改数转”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政府报告中的一系列数据,勾勒出惠山经济社会发展新走向。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老工业基地惠山已然崛起。

而一个个发展硬指标的实现,离不开惠山为实现经济转型的提前布局。“先人一步”,使得惠山在经济转型发展方面具备先发优势。

早在2014年,惠山区就前瞻布局智能制造工程,率先提出了大力实施智能化改造。2015年,惠山区在全省率先出台《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开启产业数字化转型探索,“惠山智造”已经成为江苏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特色名片。

多年的积累,为惠山汇聚了最有前景的产业、最具活力的要素、最为宝贵的人才,也为其实现数字化转型带来更多可能。

“一镇一院一产业”产学研合作模式、“院士经济惠山走廊”深化拓展,大院大所的相继落地,逐渐形成了一条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打造现代化产业高地的“新路径”,成为数字化转型的一架“推进器”。

一体化再提速,剑指“苏南枢纽地”

今年市政府报告中再度明确打造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相促进的现代化物流枢纽示范城市的全市目标。对此,惠山区于“十四五”之初明确的“苏南枢纽地”战略抓手,正是其实现加速发展的新动能。

路,蕴含着新机遇,昭示着大发展。城市高质量发展需要拉开“骨架”、畅通“血脉”。报告中明确,要构建外联内畅公路网,持续抓好“四路”及锡澄“三高四快七干线”、锡宜“两高两快两干线”路网建设大行动;做大做强无锡西站物流园,尽快开行中欧始发国际班列。这为争创苏南枢纽地的惠山,指明了2023年的发力方向。

作为无锡建设具有全国辐射力的交通枢纽名城的重要一环,惠山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高铁、公路、地铁乃至运河航道在惠山域内形成纵横交错网络。为此,在无锡市惠山区委四届十次全会上,惠山区委书记吴建元提出:“要做大格局再提速,深入拓展现代化建设的广阔空间,要‘向东接’‘向北进’‘向南联’‘向西走’”的要求。

近年来,惠山区始终紧扣“四大网络、三大枢纽”按计划有序推进,交通重点工程建设、道路品质提档升级和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努力完善、提升辖区综合交通功能。

2022年,惠山区具体实施项目共计7个,其中区级项目4个,市级项目3个,道路总里程27.52公里。目前,S340惠山西段年内建成通车,锡澄轨道S1线全线贯通,西环线北延、凤翔快速路北延、望江立交西接线等工程加速推进。

此外,在抓好具体实施项目的同时,惠山还围绕“两高两铁”全力对上争取。锡太高速新建、锡宜高速扩建工程即将开工建设,盐泰锡常宜城际铁路、苏锡常快线工程前期工作按照规划有序开展中。

2022年,惠山以西站物流园区为依托,推动无锡中欧班列和海铁联运提质提速发展,成功开行无锡首趟中欧班列接续班列,全年开行20列,发送货物1408标箱,海铁联运班列开行22列,发送货物2200标箱。

目前,亿翔云鸟通过数字化信息平台,已整合会员工厂300余家,司机21万余人,日均流转订单约500单,平台满载率98%,平均为企业降低10%运输费用。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此时召开的“两会”恰是惠山踔厉奋发的新注脚,再踏新征程,惠山“五地四创”、“鲲鹏迭变”战略路径愈发清晰,强基蓄能之后,一座面向长三角、面向未来的国际一流惠山区,正悄然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