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面对城市发展格局重塑的新机遇,身处全国全省发展“第一方阵”的无锡,乘势明确要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城市范例的“小目标”。
范例,顾名思义就是要成为典型、示范、模板,同样也意味着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面对“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城市范例”的目标,2023年无锡将如何展开探索?备受瞩目。
2023年1月9日上午,无锡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市长赵建军代表无锡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透过这份沉甸甸的报告,无锡将2023年重点工作落位于八个方面。其中,产业、外贸以及民生等无锡一直以来的“闪光点”,更是在报告中被重点提及。
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
“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
产业是一个区域发展的基石,城市发展往往也伴随着产业的崛起。
对于靠实体经济起家的无锡而言,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想要稳牢城市发展位次、实现进位争先,必须要在产业方面做足文章。
在将“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语境下,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已成为各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实体经济领域拥有更多话语权的普遍共识。
这恰恰是无锡之所长。
无锡有着中国物联网“领航之城”的称号。“领航”意味着无锡不仅有雄厚的发展基础,也有支撑城市不断向前的实力。
公开报道显示,无锡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已经超过6000亿元,在全省和全国,这样的规模都是能够排得上号的。
图片来源:无锡日报
正是得益于自身在数字经济领域坚实的发展地位,坚持实体为本的无锡在2023年提出了要“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
而在具体部署层面,无锡明确表态要“加快发展物联网”。其中提到,无锡将做强智能传感器和车联网、工业互联网“一感两网”,建强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持续巩固提升产业领航之势。
将其与无锡“领航之城”地位相联系,表明无锡十分清楚自身优势在哪,也懂得如何将自身优势放大。而一座城市之所以能够向前发展,正是贵在有这样的“自知之明”。
此前,无锡方面围绕发展物联网也已明确,要围绕“点、线、面、圈”下功夫。其中,“点”就是抢占数字技术制高点,要依托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等高能级创新平台,突破更多“卡脖子”技术瓶颈;“线”是以“人工智能+物联网”融合创新为主线,要通过把整个城市作为数字技术应用的最佳“试验场”,加速打造“一感两网”发展格局;“面”是进一步拓展数字经济渗透面,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两方面深入发展;“圈”则是打造最优的数字生态服务圈,要通过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让无锡成为数字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最佳试航地。
当然,推动产业向前发展不仅需要有政府部门的顶层谋划与部署,更少不了企业的“一呼百应”。尤其是放在无锡更大力度聚焦实体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让企业更深层次融入便显得至关重要,而这就取决于营商环境。
今年无锡“两会”期间,这样一句话持续“刷屏”——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两天之内的两场会,无锡党政“一把手”在公众场合均如此表态,字里行间洋溢出对企业家的尊重和重视。
尊重和重视从来都是相互的。当一座城市对企业家投注了真情实意,企业家自然也愿意为服务城市发展全力以赴。
世界格局中的“开放无锡”
如果说实体经济是无锡的立市之本,那么开放就是无锡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鲜明底色。
去年12月6日召开的中央高层会议在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时曾明确,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同样也是得益于防疫政策的调整,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一场“外贸保卫战”已悄然打响。
而无锡,早已率先垂范。去年10月底,无锡政府包机助企业“走出去”,并收获颇丰。其中,在日本签下3000万美元的订单,在欧洲则签下了6000万美元的订单。今年,无锡也将推出“千企万人海外商洽拓订单行动”,进一步鼓励企业拓宽市场。
而面对建设“世界格局中的无锡”这一时代课题,仅仅依靠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还远远不够,而是要从深度和广度两个不同的维度,进行全方位拓展。
报告中提到:推动外资提质上新,稳步提升制造业外资和重特大项目比重,加强对重点外资项目的清单化专班化服务,鼓励引导优质外资加大利润再投资力度、研发投入强度和总部化基地化发展程度;依托对日韩、欧洲、新加坡等地经贸合作优势,积极探索构建国家级高水平合作平台,力促欧盟项目创新中心东部中心加快落地。
在利用外资方面,无锡将其与制造业紧密相连。这就相当于,无锡要把外资用在城市发展优势之中,进一步拉长“长板”。同时,“总部化基地化”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则意味着无锡对于外资的吸引和利用将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要通过打造优质载体,链接并放大集成效应。
作为改革前沿、开放高地,2022年无锡外贸进出口突破1100亿美元,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进出口达300亿美元左右,占比近三分之一。因此,无锡也在寻求放大自身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
报告中提到:要努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支持柬埔寨西港特区等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支持龙头企业围绕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加强海外合作和投资布局。
而为深度参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无锡还将加快柬埔寨西港特区2.0升级版建设,同时用好“中欧班列+公铁联运”运输新模式,打造更多“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标杆和示范项目。
对无锡而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不仅是自身打造“世界格局中的无锡”的主观需要,更是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义不容辞的责任。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现如今,考量一座城市的发展能级,已不仅仅局限于产业、外贸等层面,更要关注民生、环境等彰显城市“软实力”的要素。
此前,无锡就已提出要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而在报告中,则提到了要“接续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
其中的“接续”二字表明,无锡将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持续发力,这既体现了无锡施策的连续性,更代表了其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孜孜以求。
图片来源:无锡日报
为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无锡也将其量化为具体目标:
推进30条背街小巷品质提升,打造“席地而坐”城市客厅30个,新改建城乡公厕220座,改造老旧供水管网50公里,完成30公里架空线整治,建设更高水平城市配电网。
背街小巷,既“背”离主次干道,又“小”到被称为城市的“毛细血管”,是城市精细化治理中的难点与痛点。但同样,它们也紧紧牵连着千家万户的生活,事关百姓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而无锡将背街小巷品质提升放在靠前位置,一方面体现了其对于实现更加精细化城市治理的决心,另一方面也能看到其对于切实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的信心。
架空线整治同样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所谓“架空线”,即架设在地面之上的架空明线,是用绝缘子及电力金具将导线架设于杆塔上的电力线路。伴随着城镇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品位、景观要求和安全供电的不断提高,都对架空电力线路入地敷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架空线下地已然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架空线下地,也将有效清除沿线道路空中的“蜘蛛网”,移除人行道上的大量电杆及杆上变压器,将道路路面、人行道、绿化进行整体翻新,还居民一个有序、安全、干净、美观的高品质城市环境,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此外,城市中裸露的架空线,很容易受自然气象条件及各种外力破坏的干扰,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架空线下地后,可有效减少这种干扰,既能确保城市的供电可靠性,又有利于防止发生触电和安全用电事故;且能够为历史城区、老旧小区等的供电线路进行更新和扩容,显著提高用电负荷能力。
换言之,无锡打造的“全国最干净城市”,不仅有“面子”,更有“里子”。
踏上新征程,面对“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城市范例”的时代命题,无锡正通过硬实力的增强与软实力的营造持续发力,展现身处“第一方阵”的城市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