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595.8亿元,张家港创新矩阵加速崛起!
江苏
江苏 > 苏州 > 要闻 > 正文
站内

营收595.8亿元,张家港创新矩阵加速崛起!

2023年是张家港“现代化建设先锋年”,张家港产业结构调高、调轻、调优的步伐愈加稳健,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的环环相扣、有效衔接,“聚链成群”持续发力,进一步释放了产业创新集群的“聚融”效应,精准勾勒出一幅“体格”变高、“体型”变轻、“体质”变优的现代产业发展“工笔画”。

营收595.8亿元,张家港创新矩阵加速崛起!

图片

1月28日,张家港市产业专家创新资源平台正式发布,首期已纳入51541家企业,匹配了全国62213位专家和2621个创新平台,通过绘制产业图谱,将企业精准“挂链”,实现企业需求和专家成果的“双向奔赴”。

产业专家创新资源平台的发布,是张家港赋能“创新链”的又一次精准发力。近年来,张家港坚持以“创新链”之强托举“产业链”之优,企业创新积分制、创新驱动发展(张家港)指数、科技创新研修院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渐次推进,让更多“千里马”在这里创新创业、竞相奔腾,推动张家港的产业版图快速扩张。

早在2015年,张家港就推出企业科技创新积分管理制度,通过积分“量化”呈现企业创新水平,引导企业“锻长板”“补短板”,助力政府精准识别企业质态,为企业精准推送相关政策和服务,以“积分制”撬动企业“创新力”。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有7000余家(次)企业获得50余万分,政府据此发放扶持经费超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由张家港首创的这项企业创新积分制,已经在全国101家国家级高新区、32家省级高新区推广。

除了支持引导企业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也是“创新链”中的重要一环。企业、高校院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桎梏。为破解校企合作“临门一脚”问题,张家港又首创“产学研预研资金”,按照“前道划拨高校项目经费、赋能校企合作”“后道划拨企业项目经费、撬动研发投入”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了成果转化“启动第一步”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创新“链”出精彩,产业“链”向未来。随着一项项创新举措的落地、一笔笔创新资金的注入、一个个创新成果的转化,让张家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越发紧密。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市企业创新呈现“四个90%以上”:100%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上高企建有研发机构、95%的规上高企开展产学研合作、92%以上的专利申请及授权来自企业、90%的科技人才企业有研发投入。

图片

近年来,张家港立足化工、装备产业优势和基础,积极围绕新能源汽车、氢能、光伏、锂电等细分领域抢滩布局,增补一块又一块“拼图”,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东华能源、华昌化工、富淼科技、瑞泰新材……如今,张家港新能源产业链上的企业可谓量质并举,共有规上工业企业40家,其中上市企业7家。

新能源产业是张家港八大主导产业之一。我市聚焦“4+4”重点产业链,招大引强,一批龙头型、旗舰型产业项目相继布局落子,正加快构建完善主导产业链,形成规划牵引、环环相扣、协同联动、良性循环的产业创新格局。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张家港市新能源、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特色半导体、数字经济等4条新兴产业链实现营收595.8亿元,同比增长27%。

产业发展,需要“长板更长”。聚焦重点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张家港正加快构建完善主导产业链,弥补产业发展中的差距和不足,清晰的产业发展规划呼之欲出——

力争到2025年,形成冶金新材料、智能装备、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等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高端纺织、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先进特色半导体等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打造若干条在国内有影响力的产业链。

蓄势而起,聚链成群。面对既定目标,张家港将进一步聚焦创新“策源”布局产业链,全力推动222个三级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梳理完善重点产业发展图谱,多措并举延链补链强链,大族激光、盛虹、默克半导体、PPG……一批批在产业链内有重要影响的大项目、好项目、链主企业落户港城,一条条重点产业链日臻完善,必将在韧性中激发活力,在打造标志性产业创新集群上实现更大跨越。

图片

目前,张家港人才资源总量41.06万人,高层次人才近4万人,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突破1000名,3家人才企业接连登陆资本市场……数据的背后,是张家港深耕创新沃土的人才积累。

2022年,张家港以特色半导体产业作为人才政策助推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的发力点,启动特色半导体产业人才“筑芯计划”,不仅为先进特色半导体设立人才项目专项评审,打开“绿色通道”,还对获批张家港市领军人才计划的人才项目,给予创业类项目最高600万元项目资助,创新类项目最高150万元。

当前,“靶向效应”已显现,全市150余家半导体企业中,人才企业占比近80%,涌现出多维科技、能华微电子、锴威特等细分领域标杆型企业。

近年来,张家港市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第一要素,紧扣“支撑产业发展”导向,以“领军人才评审、重点产业专场、重大团队专场赛、品牌创业大赛”四大专项举措,把“塔尖人才”聚在“产业链”上,围绕精准引进高层次人才频频出实招。

启动海外人才集聚行动、创新人才倍增行动、青年人才强基行动等“三大行动”,实施全球引才“揭榜挂帅”行动,以全球视野聚合最优质创新资源;提档创新人才项目资助体系,推出企业推荐直接认定机制,助力企业精准引才;建设“科技创新研修院”,突破县域人才发展的“天花板”,打造全国性科创人才培养平台……一系列创新举措、一项项扶植政策,为人才施展才华、实现抱负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广阔舞台,实现了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深度融合。

图片

2020年,定制人才企业专属融资产品“港城人才贷”,加快文产贷、信保贷投放,累计放款43.1亿元。

2021年,启动人才企业“攀峰计划”,通过“政府资源+社会资本”持续导入,在上市募资、研发、金融、引才等方面给予最高4700万元“一企一策”集成支持。

2022年,举办“融汇盛夏”苏州·张家港政银企恳谈签约活动,222个项目、1402.3亿元授信合作签约落地。

……

完备的金融服务体系、丰富的金融资源,构建起多维交汇的资金链。近年来,张家港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以资本撬动产业创新,引来一笔笔金融“活水”,精准“浇灌”企业发展。

金融助力,资本赋能,创新企业才敢于攀高峰。张家港积极探索资本杠杆,启动实施“人才一号母基金”“沙洲科创C计划基金”,开展“上市服务百企行”“云”服务,修订出台企业上市扶持政策2.0版,保留上市阶段性资助,首发和再融资募资按落地该市项目的有效投入13%予以最高力度资助等,搭建起企业、项目与资本之间的桥梁,进一步助力资本与产业的双向赋能。

创新的资本服务体系也令企业受益良多,目前全市累计上市企业31家,涵盖新材料、新能源、半导体、软件、高端装备等不同领域,成为张家港“四链融合”、推动企业创新转型的生动注脚。

人才带动创新、创新推动产业、产业吸引资本、资本支撑产业……随着“四链融合”深入推进,港城的创新矩阵正加速崛起。我们相信,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和弦”将在这片热土上持续奏响。

原标题:“链”上发力!张家港创新矩阵加速崛起!

来源:张家港发布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