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潮逐浪高丨重回枢纽核心!“最优淮安”快跑融入长三角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心潮逐浪高丨重回枢纽核心!“最优淮安”快跑融入长三角

“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既一以贯之高标准,又饱含新的期许。”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委副书记、市长史志军在接受记者说,“贯彻落实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全省各地的共同政治责任,特别是对淮安而言,今年是我们践行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殷切嘱托10年再出发之年,意义尤为特殊、责任更显重大。”

图片

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这是淮安在新时代下的新口号,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这是淮安在新时代下的新目标。在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中,淮安如何在持续扩大开放中实现跨越赶超,这是留给淮安当前的一道考题。“运河三千里,醉美是淮安”,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中,看淮安如何重塑“运河之都”的新篇章。

加速融入“朋友圈”

从地理位置来看,淮安处于长三角北部,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淮河生态经济带、南京都市圈等国家和省重大战略交汇叠加区,向南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向北策应“一带一路”战略,向西联动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向东对接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和合南北、连接东西的独特区位优势。由此可看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对淮安的发展意义重大。

在2023淮安市“两会”上,淮安市长史志军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充分认识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省重大战略叠加实施所蕴育的新机遇,淮安交通地位、产业结构和中心城市功能加快“重塑”所厚植的新优势,项目攻坚加速突破、产业培育整体成势所赋予的新动能。

用交通优势,广交朋友,这是淮安实现跨越发展的方法论,除了长三角的朋友圈,淮安还在深化RCEP区域经贸合作,据淮安海关统计,2022年淮安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428.3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对RCEP区域国家外贸进出口额148.8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高了2.2个百分点。

回顾淮安的2022,是全球推广全面发力的一年。举办美澳世界500强企业与机构“淮安行”活动,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南京代表处达成深化合作共识;举办中泰产业线上交流会,围绕旅游合作、货运通航、贸易往来、双边投资等方面开展合作交流;举办淮安对日投资环境说明会、日企“淮安行”等活动……一年来,通过各类创新载体和经贸活动,淮安与柬埔寨驻上海总领事馆、中国泰国商会、中国菲律宾商会、中国新加坡商会等区域内贸促机构合作进一步加深,与多国企业经贸合作更加频繁。

一张全面协作的朋友圈大网,在苏北徐徐打开,链接长三角覆盖全球,奋进中的淮安已然起跑。

苏兴2023 | 淮安:这梦想,令人奋不顾身

重回枢纽核心

明清时期,淮安是著名的漕运指挥、漕粮转运、食盐集散中心,奔流不息的大运河造就了淮安史上漕运的辉煌。直至今日,素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称的淮安仍然是沟通南北的重要水运枢纽城市。

回到当下,发达的交通网线,依然是当今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城市未来发展的潜力。如何再现“枢纽新城”的辉煌,成为了淮安的新使命。

江苏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构建多层次枢纽体系”,明确布局建设徐州-连云港-淮安综合性物流枢纽,共同打造现代物流“金三角”。

如今,铁路方面,连淮扬镇、徐宿淮盐铁路全线通车,淮安正式迈入“南北贯通”的高铁时代。机场方面,三期改扩建工程已展开。公路方面,建成宿扬高速盱眙段,加快推进京沪高速扩建,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达402公里。

港航方面,十年前,淮安港口总吞吐量仅有3000多万吨,如今达到1.1亿吨。2007年在苏北运河率先开通集装箱运输,2017年迈入亿吨大港行列,2019年海铁联运开通,如今集装箱吞吐量稳居江苏内河港之首。

回望淮安的2022年,淮安建成徐宿淮盐铁路、连淮扬镇铁路、淮安涟水国际机场、淮安新港、内环高架、市区快速路等一批具有关键性支撑、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交通工程。淮安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全面提升,交通运输面貌焕然一新。交通发展提升了城市影响力,使得淮安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吸引力迅速提升。“公铁水空管”的统筹发展,淮安再次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图片

(图片来源:淮安发布)

最优淮安发力营商环境

几个月前,全国工商联发布了2022年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对比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江苏省各设区市的民营企业对本地营商环境较为满意,值得注意的是,淮安市排名全省第二。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淮安优质的营商环境,从2022年的招引数据就能看出,从重大项目看,全市新增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67个。从产业类别看,新设外资项目中二、三产项目分别为48个、93个,其中制造业项目38个。台资集聚示范区建设新获7项省支持政策,淮昆台资经济协同发展成效显著,新设及增资台资项目65个、实际利用台资3.6亿美元。

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89个、协议引资额404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33个,50亿元以上项目31个,玻纤新材料、天合光能高效光伏电池和组件等百亿级项目7个。省重大项目数量、年度投资较上年分别翻一番和两番,市重大产业项目数量、年度投资分别增长70%和62%。

今年的江苏省两会,“深化淮昆台资经济协同发展”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淮安依托本地较好的台企台资基础,开展市场化跨区域合作共建,引导昆山等地有转移、扩张需求的台企优先向淮安转移集聚。

如今的淮安,台资高地特色持续彰显。举全市之力持续打造台资高地,形成“千家台企落户、千亿产值贡献、千名台商汇聚”的良好局面。用好长三角台资密集优势,淮安提出了“全力打造长三角台商投资最佳目的地”的口号。

1月28日,淮安召开了“新春第一会”,这也是连续第三年淮安将重特大项目攻坚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作为第一会的主题。

淮安市市长史志军在会上表示,让打造“成色更足、口碑更好”的营商环境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主抓手,让“敬商、爱商、亲商、护商”成为淮安跨越赶超的主基调。

当天,2023年全市重特大项目攻坚实施方案同步出台,淮安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全年协议引资额4000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协议引资额不低于3300亿元;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00个;5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0个;当年签约项目开工300个。

2023年,淮水之滨如何再次掀起改革的波澜。潮起江淮,气象万千,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浪潮里,看淮安如何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