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记丨创建文明典范城市,南京做实“里子”
江苏
江苏 > 南京 > 要闻 > 正文

苏记丨创建文明典范城市,南京做实“里子”

苏记丨创建文明典范城市,南京做实“里子”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温暖的底色。文明典范,是对一座城市的至高礼赞。

3月14日,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部署会议召开。南京市委书记、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韩立明强调,南京要在共享发展成果、共育文明风尚、共筑精神家园上展现更大作为,交出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分答卷”。

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升级版”,对城市发展和文明进步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南京正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步伐,从“文明高地”向“文明高峰”攀登。

以小见大,筑牢文明城市基石

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南京有基础、有条件,更有信心。

自2005年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以来,全国文明城市迄今已评选了6届,南京先后4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在2018年至2020年创建周期中,南京三年综合测评在全国同类城市中排名第三。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南京围绕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的奋斗目标,一场久久为功的“文明守卫战”。

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南京将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与美丽家园行动计划、特大城市治理、生态环境优化、智慧城市建设相融合,使城市硬实力和软环境同步提升;通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践行“文明南京靠大家,我是城市主人翁”社会责任,鼓励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幸福家园;以项目化形式集中整治和“微改造”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创建工作的“度量衡”。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还依托自身科技创新优势,为文明城市赋能。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智慧升级农贸市场、创新开放共享车位、量身打造智慧家园,让科技触角延伸至城市管理的神经末梢。

如今的南京,背街小巷环境面貌脱胎换骨,“古色古香的明清街”“文脉悠长的秣陵老街”等精品街巷和美丽街区拔地而起;创成全国文明校园及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十余所,区级文明校园建成率达99%;建成群众家门口的“小微文化空间”320余个,“博物馆的力量”“南京森林音乐会”等文化品牌活动影响力与日俱增;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等典型层出不穷……

苏记丨创建文明典范城市,南京做实“里子”

人是城市主体,更是城市之魂。一座城市的文明,不仅仅是街道干净、市民文体活动积极向上,更应体现在城市职能部门对每一位市民需求的尊重和关照。

新街口地铁站是南京最中心的地铁站,也是“亚洲最大地铁站”,已成为南京城市名片之一。近年来,新街口地铁站为无处可居者、流浪者留有一席之地,甚至有工作人员为这些“暂住者”提供吃食。有网友点赞道:“新街口连接着南京最繁华的商圈,上面是德基新百,下面是深夜流浪者,有容乃大!”

南京愿意在“小事”上花大功夫,把一件件“小事”做到位,近年来一路攀升的城市排名是最佳佐证。

在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中,南京位列省会、副省级城市第三,获得中央文明办通报表扬。2023年2月,工信部发布《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南京综合排名全国第三,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市场环境、法治环境、融资环境、创新环境、政策环境这5个一级指标。

苏记丨创建文明典范城市,南京做实“里子”

层层进阶,向全国文明典范迈进

南京,因文明而更加闻名。近年来,“文明典范”不仅体现南京城市建设的点滴细节里,更贯穿于南京的城市顶层设计之中。

2021年6月,南京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动员大会,吹响了扬帆起航的奋进号角。

同年10月,南京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由此开启“典范城市”建设征程。

2022年5月,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暨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部署会议召开,南京发出号召,向着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目标再踏征程。

再回到日前的部署会议……一场场会议、一件件部署,无不体现着南京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过程中的不断进阶。而南京各区各板块,也立足自身特色及优势,做好“文明典范”的大文章。

鼓楼区把提高市民参与程度和文明素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挖区域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引领文明新风。依托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院所资源,打造志愿服务联盟,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氛围。

建邺区将功夫下在日常,推动文明城市建设常态化和长效化。结合“五拼五比晒五榜”竞赛活动,定期晒出城市治理、物业管理、扬尘管控等方面的“红黑榜”,真正做到“一天一个样、每天不一样”。利用科创优势赋能,让城市“文明”的同时也更加“智慧”。

作为中心城区,玄武区以“微更新”方式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用绣花功夫绣出和谐宜居的文明画卷;同样作为中心城区的秦淮区,完善老旧片区、历史风貌区的基础设施和空间环境,推动人居条件改善……一幅新时代社会文明的答卷,正在金陵大地铺展。

历史厚重感决定了南京的包容度,对普通人抱有善意,对底层人给予关怀,从细微处真正解决问题,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筑起一座真正的温暖之城、文明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