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快速发展,新就业形态已成为劳动者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网约货车司机、互联网营销师等新业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为切实维护新业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市人社局打好督促指导、健全制度、优化服务 “组合拳”,多措并举为新业态劳动者保驾护航。
一是以督促指导为出发点,规范企业用工管理。一方面,“点面结合”加强政策宣传引导。于人社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并解读《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意见》,结合“百人千企”服务活动送政策上门,督促指导新业态企业规范管理。另一方面,“标本兼治”推进纠纷多元治理。全面畅通窗、电、网、信等投诉举报渠道,热情接待、耐心解答新业态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维权咨询,符合受理立案条件的,做到有诉必接、有案必立、有案必查。指导快递物流、电商等平台企业、行业充分参与劳动关系治理,在快递物流、电商等新业态行业、企业培育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在新业态企业聚集的园区、楼宇培育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作用。
二是以健全制度为着力点,落实职业伤害保障。根据部、省统一部署,积极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将全市范围内运营的美团、饿了么、闪送、达达、货拉拉等平台企业纳入试点范围,确保新业态劳动者遭受职业伤害时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探索建立多层次的工伤保障制度体系,制定出台《淮安市补充工伤保险试行办法》,明确补充工伤保险参保范围、缴费和待遇标准、工伤确认和劳动能力鉴定条件以及经办管理,有效解决新业态劳动者等未纳入国家工伤保险制度范围人群的参保难题。联合市邮政管理局推进基层网点快递员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弥补意外伤害险等商业保险保费偏低、保障水平有限的缺陷。
三是以优化服务为关键点,构建多元赋能体系。拓宽新业态劳动者就业渠道,在淮安市韩泰南路16号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零工市场,为新业态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提供应聘洽谈服务,满足各类用工主体招聘需求,保障用工双方权益。提升新业态劳动者职业技能,开展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网络创业等新业态职业技能培训,并将快递员、互联网营销师、物流服务师、网站设计与开发等新业态工种列入技能竞赛项目,将电子商务、互联网营销、收纳、康养等新业态培训项目纳入政府补贴范围。优化新业态劳动者社会保障服务,放开新业态劳动者在就业登记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户籍限制,开通网上经办渠道,新业态劳动者可通过江苏人社网办大厅、江苏智慧人社手机小程序或APP,掌上完成养老保险参保停保、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等社保业务。截至2023年2月,全市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人数达7.58万人,为5.04万名灵活就业人员落实社会保险补贴1.93亿元。
来源:淮安市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