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江苏省工信厅公示2022年度江苏省制造业智改数转成效明显地区拟入选名单,徐州市等4个设区市和江阴市等6个县(市、区)为2022年省制造业智改数转成效明显地区。
据了解,2022年,徐州市实施“智改数转”项目1608个,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位列全国城市第七、全省第一;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66.7,位居全省第四位。
把智改数转作为关键增量
2022年徐州市把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作为徐州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围绕全市“343”创新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方向,搭建公共赋能平台、遴选建库、咨询诊断、示范带动、专项贷款等多措并举,加快构建中国数字经济新高地、智慧城市新标杆,加速实现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创建万邦医药、华信新材料等省级示范智能车间85个、居苏北第一;成功获批徐工机械、协鑫硅材料、徐工消防等6家省级智能工厂,徐工施维英、徐工随车等5家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其中重点打造的徐工重型5G全连接工厂项目,建成22平方公里的5G专网,完成95%以上的主要设备联网。
解决企业“不会转 不敢转”的问题
为有效消除企业“不敢转、不会转”的顾虑,徐州市招引信通院、工研院、工信部电子一所等27家国内一流数字化服务机构开展业务,分行业、分层次为徐州企业实施免费诊断服务,形成“一企一策”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和顶层规划方案。两年已全部完成2397家入库企业的两轮咨询诊断工作,并出具了详细的诊断报告,“精准诊断、照方抓药”的建设指导性显著增强。
互联网平台助力企业“上云端”
在重要平台赋能方面,徐州市成功打造徐工汉云、赛摩协同制造、徐工电商、乐筑科技、精创冷云等本地化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领域以“343”创新产业集群为重点,覆盖全市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能源化工、物流运输、工业电商、建筑施工等10多个重点优势行业的1500多家企业;另一方面,先后对接引入阿里云ET、华为、用友、忽米、浙江蓝卓、腾讯、金蝶等7家国内知名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落地徐州开展业务,以企业上云为重点,围绕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纺织等消费品行业,与本地化平台形成错位互补发展,带动全市新增上云企业总数突破1万家。
来源:徐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