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榜单公布!常州占三席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站内

中国百强产业集群榜单公布!常州占三席

3月26日举行的

2023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上

发布了

《民营经济驱动产业集群

高质量发展研究

暨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报告

常州3个产业集群入选

分别是

常州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18 位)

常州新能源产业集群(24位)

常州新型碳材料集群(87位)

图片

报告以全国2000多个

产业集群为对象

设定了5项入门标准

主导产业为制造业及其细分领域;产值不低于300亿人民币;企业数量不少于3000家;民营企业贡献率不低于80%;三年内无重大生产安全、产品质量、环境污染事故。

在上述入选标准上,从创新能力、发展潜力、聚集程度、绿色水平等4个维度、8个子项,设计25个评价指标,评价出“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

3个入选!常州全国前列!

从区域分布上看,百强集群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占比超过70%,中西部占比低于30%;

从省份分布上看,江苏(18个)、浙江(17个),广东(14个)三省集聚了近50%的产业集群,江苏产业集群数位列全国第一;

图片

从城市分布上看,百强分布在全国59个城市,产业集群数超过3个(含)以上的有上海、苏州、常州、佛山、广州、杭州、合肥、宁波、深圳、台州、无锡、郑州、重庆等13个城市。

图片

百强集群汇聚企业172.8万家,其中上市公司174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41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4765家。

百强集群用仅占全国2.9%企业数量,贡献了全国29.1%的上市公司、20.1%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12.1%的国家高新企业。

仅2022年,百强集群内企业股权融资总额达到2600亿元,约占总体融资额的50%。

图片

近年来,常州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始终坚持产业立市,砥砺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新型碳材料产业集群等先后入选“国家队”。当前,常州正大力发展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打造“新能源之都”。

智能制造装备:

常州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高端装备集群产值规模突破2000亿元。

2022年,常州成功举办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全国赛,进一步打响全国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城市名片。“十四五”期间,常州将积极抢抓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重大窗口期和机遇期,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农业和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新型电力装备等,支持发展环保装备等。

常州武进国家高新区作为获批科技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涵盖了从关键零部件到整机生产、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园区集聚了全省近70%的机器人产能,引进培育了安川电机、纳博特斯克精密机器以及快克锡焊、金石、铭赛等国内外机器人龙头企业。

新能源:

据胡润研究院所发布《2022年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新能源产业集聚度最高的中国城市前50强中,常州高居全国第五,和深圳、上海、北京以及武汉等城市并驾齐驱。

常州新能源之都蓬勃起势,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全国第五,投资热度全国第一,形成“发储送用研”闭环;众多新能源企业耕耘奋进,带动集群产值迈上5000亿元台阶,为经济增长注入了不竭动能。2022年,常州新能源产值超5000亿元、整车产销超34万辆。

当前,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常州锻造发展优势的新赛道,产业集群效应显现。2023年,常州出台《关于加快新能源之都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常州市推进新能源之都建设政策措施》,提出新能源领域产业规模和资本市场市值“两个超万亿元”目标,全力打造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

新型碳材料:

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新材料是基础要素之一。近年来常州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不断加码在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石墨烯材料等领域的研发应用,其中新型碳材料产业集群总产值约900亿元,占全国的六分之一。

常州自2008年起率先在全国布局以碳纤维和石墨烯为代表的新型碳材料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核、两区、多基地”的产业空间布局,并在多个细分领域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做强产业“中轴”,凝聚智造“向新力”,目前常州已形成了“南有石墨烯、北有碳纤维”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格局。2022年,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省技术创新中心。

原标题:全国百强 常州占三席

常州发布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