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凤栖 归雁衔枝来——建阳镇名校优生培育特色工作法
江苏
江苏 > 正文
站内

筑巢引凤栖 归雁衔枝来——建阳镇名校优生培育特色工作法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为选拔培育有理想、有担当、高水平、高质量的年轻干部队伍,建阳镇党委积极响应建湖县委组织部的“人才专列”重点工作号召,积极探索适应镇情实际、多渠道、全方位的引才政策,聚焦夯建重点高校毕业生与镇域单位及园区企业之间的“连心桥”,立足新形势新要求,对标新意识,构建“培育链”,最大程度凝聚引进人才向心力,最大程度做好全方位人才保障,最大程度发挥引进人才特色专长和示范引领作用。

带人才“传帮带”。镇党委高度重视名校优生培育工作,根据名校优生专业方向,安置财政审计、招商引资、农业农村等重点单位进行实习培育,帮助平稳过渡“毕业季恐慌期”;为名校优生分配“一带一”工作导师,4名分管条线领导直接“帮带新人”,量身定做责任分工,让个人特点和学习优势在工作实际中得以体现;根据党员干部蹲村安排,将名校优生放到4个村(社区)到村居挂任主任助理,优化了村(社区)干部年龄结构,同时达到单位业务和基层实践双向互通。

留人才“则安之”。工作上一帆风顺后,必然少不了“生活圈”的丰富多彩。镇党委针对引进的名校优生户籍分布,特制定生活导师4名,从衣食住行、到生活需求、思想状态,进行关心关怀,组织“月度例会+常态关怀”茶话会4次,跟踪关怀名校优生,及时解决实际困难;在“中秋节”、“元旦节”等佳节,为非本地户籍的名校优生开设“温暖小食堂”5次,用“秀夫故里美食”来慰藉思乡心情;在“元宵节”、“三八妇女节”等主题节日邀请名校优生参与文艺汇演和秀夫游园活动3次,打卡特色文旅路线,感受建阳人文风俗和红色历史2次,多元化开展名校优生业余活动,快速融入建阳水乡“大家庭”。

促英才“竞争流”。根据阶段性镇重点工作部署,镇党委及时将名校优生派驻到疫情防控、创文创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红色志愿服务等基层一线,在镇党委临时组建的“飞行突击队”、“五彩志愿服务队”等6个小分队中亮化人才形象、实现个人价值,参与普法宣传、学习宣讲、社区为老服务等6个主题活动10余次,收获最具人气代言人和最具人气志愿者荣誉,服务广受好评。促动和名校优生等年轻干部队伍,在党的二十大学习热潮中,增强比学赶超、争先创优意识,提炼担当精神,提升干事创业能力,持续在镇域重点工作中展示青春风采,收获傲人实绩。

引人才“衔枝来”。策应县委组织部“党建网红”培育品牌效应,镇党委将名校优生培育纳入“党建网红预备役”进行培育提升,用活“秀夫故里直播间”,为特色农产品“带提升了名校优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让工作“干得起来、讲得出彩”。借助“秀夫故里”公众号,开设名校优生系列领学、直播栏目,定期向干群和母校汇报学习工作进度,向名校校友们推介人才政策、打卡建阳特色、分享学习心得,一定程度上强化名校与镇党委、政府之间的双向联系,切实推动“以才引才、以商引才”大格局,持续夯实建阳高质量发展攀新高人才堡垒。

接下来,建阳镇党委将继续探索以名校优生群体为主的年轻干部优秀人才“全链条”培育机制,加快实现从“异地人”到“本地人”的个性转变,从“筑巢引凤”到“引凤筑巢”的转型升级,聚焦名校优生示范引领,持续激活建阳镇发展新动能!                    (卞业青  刘雯雯)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