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记 | 举足轻重的江北新区,距离成为南京新主城还有多远?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苏记 | 举足轻重的江北新区,距离成为南京新主城还有多远?

“力争用10年时间,再造一个新南京。”自2015年获批成为第13个国家级新区以来,江北新区就承担起了提升南京发展实力的重任。正如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今年3月在江北新区调研时所说,江北新区在支撑全市经济大盘、提升城市能级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

的确,江北新区不仅是全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新区,还坐拥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多重国家战略的叠加,既是江北新区的发展机遇,亦是其助力南京发展的底气所在。

为此,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学鹏也用七个“着力”,擘画出江北新区的“新主城”蓝图:着力打造区域发展增长极;着力提升科创核心竞争力;着力构筑改革开放新高地;着力塑造现代化“新主城”城市风貌;着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着力创造高品质生活;着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眼下,全年时间“进度条”已过半,对于江北新区而言,走好下半程对其实现跻身“新主城”的目标,至关重要。

“3+3+X”现代产业体系

托起举足轻重的江北新区

6月15日,南京召开全市产业强市建设推进会,会上发布的《南京市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2023-2025年)》特别提到,2025年南京GDP总量要实现2万亿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要稳定在30%以上。

落实到空间布局上,南京明确要推动实施“江北产业倍增、东部融合、南部一体化、主城产业能级跃升、西部板块崛起”五大区域协调发展。

而将江北新区排在首位,足见市级层面对其引领南京打造产业强市的期待。

对于一个要实现产业倍增的国家级新区来说,独立、成熟的产业体系必不可少。

江北新区早已明确提出构建“3+3+X”现代产业体系,其中的第一个“3”指向了集成电路、大健康、新材料三个支柱产业;第二个“3”是智能制造装备、高端交通装备与高端现代服务业;而“X”则指向了人工智能、区块链、未来网络、智能网联电车等若干个其他产业。

今年以来,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以及市长陈之常在江北新区调研期间,均将调研重点放在“3+3+X”的现代产业体系上,透过他们所调研的企业和项目,足见江北新区厚实的产业“家底”。

4月11日,信长星在南京调研期间曾来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并表示希望将需求牵引与创新驱动相结合,攻克更多关键核心技术,为建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新贡献。

图片来源:江苏卫视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于今年6月29日正式揭牌,其不仅是全国第一家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也是南京市首个牵头建设的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国创中心之于一个产业的重要性已无需赘述,其落户的地方通常也是产业发展较成熟的地方。集成电路产业作为江北新区三个支柱产业之一,从零起步,现已形成一条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条,并吸引了芯华章、芯行纪、华大九天、新思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集聚于此。

当然,集成电路产业只不过是江北新区聚焦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而真正让江北新区在全市经济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产业的百花齐放。

今年6月13日,韩立明在江北新区就民营经济发展进行专题调研时,曾前往南微医学、华路易云两家企业。其中,南微医学是国内内镜诊疗耗材龙头,华路易云则致力于打造拥有自主创新、先进可靠的车路协同操作系统。

需要指出的是,这两家企业所涉足的大健康以及高端交通装备产业,也均位列江北新区“3+3+X”现代产业体系之列。

尤其是大健康产业,作为江北新区支柱产业之一,其还关乎着新区建设“基因之城”的目标。为此,江北新区超前布局了南京生物医药谷,在不到15平方公里内,聚集千余家企业,不仅完善了产业链条,还带动了区域“千亿级”产业的发展。

今年2月陈之常在江北新区调研期间,就曾前往南京生物医药谷,期间他也强调要进一步整合生物医药领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创新力量,加快集聚创新资源,着力引进一批顶尖人才,促进创新研究成果落地,助力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得益于产业的积淀,江北新区已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产业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5年,“3+3+X”现代产业规模迈上6000亿元台阶。

当然,对于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江北新区而言,作为国家级新区,又叠加了自贸片区的国家战略优势,其在产业方面其实还有很大的潜力值得去挖掘与开拓。

比如,围绕自贸片区这样的开放平台,如何做好产业链全球化的文章;围绕国创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如何更好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如果这些问题找到了答案,或许江北新区距离实现产业倍增的目标也就不再遥远。

打造新主城的七个着力点

客观来讲,南京对江北新区的发展是比较关注的。

在2023年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江北”一词共出现五次,其中在总结过去五年成绩时提到“江北新区直管区经济总量实现翻番”

当然,报告还是侧重对新区未来发展的定调上。

围绕扩大有效需求,提到加快提升江北等商业新中心功能;围绕加快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提到要“以环紫金山科创带和江北新区创新带为重点”;围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提到“加快江北新主城中心片区建设”;围绕美丽南京建设,则提到了“支持江北新区建设碳中和先行示范区”。

换言之,南京正将新区视作一个“新城”以及重要的“增长极”来进行打造。而在年初,杨学鹏在接受采访时也曾多次提到江北新区的“新主城”目标。

不过,从今年前4个月的江北新区经济运行表现来看,想要晋升成为“新主城”以及“增长极”,似乎任重道远。

根据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江北新区在固投、工业投资、高新技术投资、实际使用外资、进出口总额等多个重要经济指标上,均未能跑赢全市大盘。特别是考虑到固投和外贸又都属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新区经济发展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值得肯定的一点是,江北新区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一项指标上,前4月实现增速10.6%,高于全市大盘1.2个百分点,消费的给力或许能为新区实现“拼经济、稳增长”的目标注入不少的信心。

社消零之外,新区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方面同样有亮点,3.8%的增速与全市大盘持平,且1332.96亿元的绝对量,也要领跑南京各区。

作为一个以产业见长的新区,规上工业稳住了,江北新区的表现其实就不会太差。

但单纯依靠这些经济指标,其实很难窥视江北新区的全貌与真相。尤其是从杨学鹏所提到的七个“着力”这一角度切入,其实也可以看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努力。

围绕着力打造区域发展增长极,新区积极发挥产业对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而产业发展的落脚点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一个个的项目上。正如江北新区管委会主任、浦口区委书记吴勇强所说,稳经济关键是稳投资,稳投资关键是抓项目。

抓项目,一边是抓招引。4月20日,南京江北新区投资暨总部经济(上海)推介会举行,会上共签约项目13个,投资总额达316.9亿元,涉及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金融等领域,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

这些项目所涉及的产业领域,基本上都与新区“3+3+X”现代产业体系密切相关,也就意味着能为新区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助益。

另一边,则是抓建设。6月29日,江北新区举行2023年重大项目集中竣工仪式。官方报道显示,本次共竣工30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总投资302亿元,本次竣工部分完成投资234亿元,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近260亿元,其中既包含先盛创新药生产基地项目在内的24个产业类项目,也有6个城建与民生类项目。

通过对项目建设的聚焦,有助于新区将项目转化为切实可见的经济收益,并吸引配套企业、人才以及资本等集聚。

围绕着力提升科创核心竞争力,新区发挥创新资源密集和创新主体活跃的优势。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未来独角兽企业中,南京共有6家企业上榜,其中江北新区独占4家,分别为博流智能、鼎泰药研、驯鹿医疗、药捷安康。

在创新主体竞相涌现的背后,是江北新区对创新生态持之以恒的打造。一方面,发挥省产研院、南工大等驻区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争取形成更多原创性创新成果;另一方面,则持续壮大“科创企业森林”,引导金融机构总部、新金融业态总部落地,争创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努力打造产才融合发展样板区、人才综合改革试验区。

围绕着力构筑改革开放新高地,新区发挥好自贸片区这样的高能级开放平台作用,通过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探索数据跨境安全管理、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等试点。

同时,通过对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以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为市场主体带来更大政策红利。2023年,新区发布《南京江北新区关于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立足企业发展共性问题、共性需求,全周期、全方位、全要素支持经营主体发展,将加速打造有利于经营主体“蓬勃生长”的环境。

新区对于营商环境的优化,也在收获切实可见的成果。先盛创新药生产基地于2022年6月开工建设,2023年4月便已竣工,从立项、拿证到开工、竣工,历时仅10个月时间,创造了江北新区乃至南京全市最快的审批和建设速度。

当然,对于要打造“新主城”的江北新区而言,不仅要夯实硬实力,同样也要厚植软实力,而杨学鹏提到的七个“着力”中,便有四个与城市发展品质息息相关:着力塑造现代化“新主城”城市风貌、着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着力创造高品质生活以及着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里多说一句,目前江北新区累计集聚诺贝尔奖获得者3人,中外院士92名,招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和留学归国人员1万余人,年新增就业大学生超3万人,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数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市第一。

如何让这些人才愿意来、留得下、发展得好,固然离不开政策的激励,但激励政策多半只会在短期内起到效果,想要在更长远的发展周期中打动人才,还是离不开城市品质的提升。

为此,新区也在补强城市功能品质方面的短板,不论是推动名校签约落地开工,推进集团化办学,还是发挥商圈的集群效应,抑或是不断完善各级卫生医疗体系,让江北人基本实现“看病不过江”以及家门口处处可见的公园与“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打造,无一不看到江北新区厚植发展软实力的决心。

而为进一步实现跨江融合,新区还以每年开通一条过江隧道的方式,拉近与主城之间的距离。

通过对发展硬实力与软环境的塑造,江北新区建设“新主城”的进击之路已跃然纸上。

寻标对标

江北新区如何争先进位?

成绩已经是过去时,对江北新区而言,作为江苏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新区,其表现不仅关乎自身发展成效,更代表了整个江苏省的“脸面”。

因此,如何实现在国家级新区中争先进位,同样也是其接下来的一个重要任务。

前不久,武汉市委书记、市长所率领的武汉市党政考察团到南京考察学习期间,就曾专程前往江北新区。其中,三名武汉市委常委在撰文分享此次考察学习经历时,均重点提及江北新区。

近年来,武汉长江新区正积极申报成为国家级新区,而武汉市委常委、长江新区党工委书记张俊勇也以“学习借鉴江北新区经验做法,推动长江新区高质量发展”为题,分享此行感受体会。

如果换个视角来看,当其他地方将江北新区视作考察学习的对象,江北新区完全可以主动寻标对标,走出去学习其他国家级新区的发展经验。

作为江苏邻省的山东,同样也拥有一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而且西海岸新区同样也有自贸片区这样的国家战略加持,甚至在西海岸新区成立前期,青岛市对其的期待也是“在西海岸打造一个新青岛”。

眼下,比江北新区早一年获批的西海岸新区,其经济总量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稳居第3位,高于江北新区,其不少发展经验就很值得江北新区借鉴。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守发展定力不动摇。西海岸新区是国务院批复的第一个“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而西海岸新区也在不断突出并放大自身的海洋特色。

比方说依托海洋资源引进相关涉海优质大项目以及推动船舶海工、海洋生物医药、深远海养殖等海洋产业特色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这样的发展成果是显著的。根据今年一季度数据,青岛西海岸新区实现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2%、高出全市3.3个百分点,新区海洋生产总值(GOP)占全市比重43.6%、贡献率达67.2%。

而与产业发展同等重要的,则是西海岸新区对“人”的重视,不论是加速高校引进、打造“大学城”,还是持续完善交通、商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这背后体现的都是西海岸新区对于人才的孜孜以求,而人正是一个区域能够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撑。

因此,对江北新区而言,在后半程接续奔跑,不仅要保持战略定力,更要做好宜居宜业的文章,发挥好“人”的作用。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便是积极对上争取支持。

前段时间,在山东省委常委会召开的一场会议上,山东省委也明确提到对西海岸新区要加大支持力度。

一般来讲,国家级新区一个省份只有一个,仅靠自身发展而不依靠外力,想要发展起来并不容易,而省、市适时适度的支持,或许就能起到“扶上马,送一程”的效果。

从这个角度来说,江北新区的发展,势必离不开江苏省以及南京市更大力度的支持。

还是那句话,内外兼修方能长袖善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