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这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这些不仅是数字经济时代国家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具体支撑,更是摆在企业面前“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
作为苏州市智能工业的主要承载区,吴江始终保持奋勇争先、勇往直前的劲头,坚持推动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积极鼓励支持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为重点制造领域以及传统产业智改数转提供强劲动力,共同打响“苏州制造”品牌。
吴江民营经济发达,四个千亿能级产业中,以恒力、盛虹、亨通、通鼎、永鼎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通过提早布局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近年来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劲。
走进位于七都光电线缆产业园的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亨通力缆”)智能工厂,只见充满科技感的机械臂快速转动、车间顶上的输送带高效运转,偌大的车间里只有几名工人在巡检。
“我们在行业里率先启动了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运用这些高科技设备赋能生产运作,成效十分显著。”亨通力缆制造研发中心总经理吴志勇告诉记者,几年前,这里8条生产线,需要员工120多名;现在,15条生产线,员工减少到80多名,年产值却翻了两番。
这样的改变,得益于企业不断深耕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亨通力缆投资近2亿元,用3年多时间,建成了资源消耗减少、质量效益提升、运营成本降低、环境生态友好的现代化智能工厂。该智能工厂搭建的“一网双平台”,即以工业互联网为依托,融合应用国家电网智慧物联网、企业工业互联网两大平台,不仅提升了企业自身的效益和产品质量,还为国内电缆行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树立了标杆。
除了亨通力缆,永鼎股份充分利用5G+数字孪生技术,搭建智能大数据分析平台,构建了数字化、网络化、高效化、个性化的智能生产模式,有效推动了国内光纤预制棒技术和工艺的改进,不仅工厂综合生产效率提升20.5%,还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
作为全国印染行业龙头代表,盛虹集团开发建设的“盛虹智慧印染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全国纺织印染行业唯一入选的专业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该平台的使用,企业生产效率提高15.75%,良品率提高6.54%,库存周转周期率提高40.81%,用工减少12.78%,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借鉴和示范。
尝到智改数转甜头的不止这些“大块头”,还有不少“小而美”企业。作为华衍水务集团旗下的科技企业,成立才三年的衍之道(江苏)水务科技有限公司,已实现年销售收入破亿元,客户覆盖全国15个省市,国内水务企业客户数量年增长400%。衍之道开发的“生产云”“管网云”等平台,不仅切实解决了传统水务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痛点,还切入了除藻机器人、水务客服机器人等行业独创场景,探索出智能制造的更多新应用、新形态。
实实在在的效果,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躬身入局”。截至目前,吴江累计完成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3151个,提前实现规上企业全覆盖;打造省级智能工厂10家,省级示范智能车间163个;5000余家企业先后“步入云端”,其中获评省级“星级上云”企业累计1691家,数量在全省县区中遥遥领先;吴江还获评全国工业互联网推动数字化创新领先城区。
对于制造业来说,创新驱动是根本动力,政策引导是“牛鼻子”。推动产业数字化,吴江看得准、布局早、出手快。
从2015年开始,吴江启动两轮智能工业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智能工业是吴江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未来”这一转型路径,鼓励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2021年,吴江制定实施工业互联网、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两个三年行动计划,并将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作为“一号工程”重点推进,抢抓智能制造先机,系统打造“基建、平台、安全、产业链、体系”五大元素一体化的发展生态,帮助更多企业步入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快车道。
2022年,吴江进一步提出《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2025行动计划》。按照此计划,到2025年,全区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将达4%,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0家,上市企业40家以上,人才总量40万人、高层次人才4万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8%,全区高水平产业创新集群基本形成。
在此基础上,吴江还持续优化完善《吴江区工业高质量发展产业政策实施细则》,用好“上云驱动卡”补贴政策,提高企业上云上平台补贴力度,进一步提升广大企业上云积极性。
根据苏州市统一部署,2022年以来,工信等部门还陆续开展了市级、区级诊断服务,并鼓励乡镇自行开展镇级诊断,精准把脉问诊解决企业“不会转、不敢转”难题,加快工业企业应用智能装备、先进工艺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智能化改造。
“我们要推动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走深,不断扩大中小企业数字化普及面。”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到今年年底,全区要力争完成1000家左右企业的智能制造诊断服务,累计建成省、市级示范智能车间200个,累计建成省、市级示范智能工厂和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企业20个。同时,鼓励工业互联网平台提档升级,积极推动盛虹、亨通、博众、康力等行业龙头企业率先垂范;围绕亨通、盛虹等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探索多元化应用场景,不断提高向外输出服务能力。
步入数字经济时代,吴江正积极参加和推动“数字长三角”建设,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构建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新型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持续擦亮“工业互联网看吴江”品牌,让数字经济这个“最大变量”蝶变为“最大增量”。
2021年1月,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苏分院落户吴江,信通院云大所等大院大所及华为云、海尔卡奥斯、徐工信息等国家级“双跨”平台也纷至沓来,大大激发了吴江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新活力。
随后,吴江聚焦“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积极探索部、省共建模式,打造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基地,推动太湖新城建设成为长三角数字经济高地;发挥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苏分院牵引作用,外引内育,已吸引傲林科技、巨象科技、平行数字等超30家优秀服务商集聚。
今年5月,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基地破土动工,苏州市算力产业研究院共建启动,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江苏分中心上线,全国工业数据要素登记试点及工联科技落户长三角合作签约。
“这么多园区、平台和服务商汇聚到吴江,我们手中就有了很多‘利器’,可以探索更多政企合作新模式,率先推动亨通数科全力争创苏州本土首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们要把吴江真正建成智能化改造先行区、数字化转型样板区,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在打造世界级湖区中成为最亮眼的一环。”区委书记李铭表示,下一步,吴江将聚焦数实融合,加快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聚焦能级提升,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聚焦智慧便捷,丰富数字生活应用场景;聚焦要素驱动,构建数字经济良好生态,着力将数字经济打造成为吴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积极推动吴江建设成为工业互联网示范区中的“样板区”。
来源:吴江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