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着力提升苏州人才工作质效,全力打响“人到苏州必有为”品牌。7月15日,《苏州市2023年度重点产业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以下简称“《目录》”)正式面向社会公开发布。
本次《目录》编制的特点:
(一)聚焦重点产业,实现人才开发和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目录》结合苏州经济发展现状与产业发展规划,立足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要求,锁定先进制造业、新兴服务业两大产业领域,对涵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产业创新集群,包括26个行业、163个重点发展方向展开调研,通过具体掌握我市重点产业对紧缺人才的需求态势,增强人才引进、培养的针对性。
(二)坚持市场导向,精准分析并前瞻性预判人才需求
《目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我市人才现状,依托集人才数量、人才质量、人才价值于一体的“苏州市重点产业紧缺专业人才需求指数体系”,为研判关键岗位及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以及预测地区未来一年内的人才招聘趋势等提供了具有前瞻性的建议。
(三)注重成果运用,提升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今年《目录》将持续运用数字化手段深度展示调研成果,为人才提供“行业-专业-岗位-指数”精准查询,实现信息“一键全览”,统计数据“自定义筛选”,有效提升《目录》在实际应用的推广度。
从人才岗位和专业急需性的调研数据分析,苏州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对电子信息类、机械类、计算机类、化学类、材料类等专业人才需求较为迫切,企业岗位多,金融类、管理类人才市场需求也较为旺盛,这和苏州目前的四大产业创新集群建设需求相吻合。
紧缺专业top10类别 |
细分专业学科的top5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机械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 |
计算机类 |
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 |
化学类 |
应用化学、化学、分子科学与工程、化学生物学、能源化学 |
材料类 |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物理 |
自动化类 |
自动化、智能装备与系统、工业智能、机器人工程、核电技术与控制工程 |
电气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电机电器智能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光源与照明 |
工商管理类 |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国际商务 |
物理学类 |
应用物理学、物理学、系统科学与工程、核物理、声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新兴服务业
紧缺专业top10类别 |
细分专业学科的top5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金融学类 |
金融学、经济与金融、互联网金融、金融工程、金融数学 |
工商管理类 |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 |
机械类 |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设计学类 |
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设计、新媒体艺术 |
数学类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据计算及应用、数理基础科学 (备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数学类暂设有四个本科专业学科) |
经济学类 |
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商务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数字经济 |
化学类 |
应用化学、化学、化学生物学、分子科学与工程、能源化学 |
法学类 |
法学、知识产权、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国际经贸规则、监狱学 |
从调研企业认为人才不足的原因来看,前三个主要原因依次为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少、本地专业对口的人少和新增业务导致人才紧缺,占比分别为43.32%、16.18%和11.32%。相较于2022年,国际贸易环境、疫情等影响因素的占比显著降低。此外,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少、应聘者薪资要求高和企业吸引力不够的影响占比较去年有所提升,重点产业企业对人岗匹配度要求更高,且求职市场对薪资的要求逐步提高。
在选择人才引进和保留的关键因素时,薪酬待遇位列第一,受88%的企业认同,较2022年企业认同度(84%)进一步提升;其次为企业文化、工作环境和职业规划因素,分别受74%、73%和57%的企业认同。同时,企业对住房待遇和社会保险因素的认同度较2022年略有下降。
只需登录苏州人才总入口(www.rcsz.gov.cn)-人才计划一网申报-姑苏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我要申报-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根据要求选择行业、紧缺专业和学历要求后,即可自定义筛选目录中所有相关岗位,实现一键查询。与《目录》配套衔接的姑苏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将对入选者给予最高15万元薪酬补贴,并叠加住房公积金贷款和非户籍子女入学等政策支持。
来源:苏州人社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