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十三城半年观察⑤ | 同比增长8.0%!淮安有“跨越”的潜力!
江苏
江苏 > 正文

江苏十三城半年观察⑤ | 同比增长8.0%!淮安有“跨越”的潜力!

江苏十三城半年观察⑤ | 同比增长8.0%!淮安有“跨越”的潜力!

7月25日,淮安市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上半年淮安经济运行情况。官方用八个字概括,那就是“起势有力、持续走高”。

具体来看,上半年淮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32.0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0%,比第一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

虽然单从总体数据来看,淮安的这份成绩单还不够耀眼,但纵观数据分布,淮安的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加固、逐步回暖的基本态势,堪称一个“稳”字。

身处苏北这个江苏高质量发展的薄弱板块,淮安既有后进的压力、更有跨越的潜力。淮安是如何把“压力”逐步转化为“潜力”的呢?

经济回暖 稳中有进

上半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9.65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26.82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75.61亿元,增长9.8%。

服务业逐步擎起淮安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支撑和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十年来,淮安从以物流、商贸、金融、旅游四大基础服务业和电子商务、健康养生、文化创意三大新兴服务业为内容的“4+3”服务业特色产业体系到生态文旅、现代物流、现代商贸三大服务业特色主导产业体系,不断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现代服务业体系逐步完善。

上半年,淮安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4.52亿元,同比增长27.7%,较1-5月份加快3.4个百分点,持续保持较快增长。

随着服务业加快恢复,金融支撑更加持续有力:6月末,淮安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750.25亿元,同比增长13.2%。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和根基,“工业强市”这张名片持续巩固着淮安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

全球第一大线路板生产基地——庆鼎精密电子、全国最大的LED外延片及芯片生产基地——澳洋顺昌光电、全球风电齿轮传动领域领军企业——南高齿、国家级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中天钢铁、光伏行业龙头企业——天合光能、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等产业龙头企业纷纷落户淮安。

上半年,新企业增长贡献度达62.7%,成为拉动淮安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淮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44.29亿元,利润总额99.37亿元。

再看消费、投资和出口:

市场消费稳定复苏。上半年,淮安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4.20亿元,同比增长6.1%,比一季度加快2.6个百分点。

有效投资较快增长。上半年,淮安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7%。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0.7%,快于全部投资增速14.0个百分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个百分点。从投资主体看,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8%,占全部投资比重达80.5%,比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激发。

出口领域则略显短板。上半年,淮安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7.70亿元,同比下降1.7%。

总的来看,上半年,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显效发力,淮安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但也要看到,在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淮安亦存在经济恢复基础还不牢,持续增长的动力还不强等短板

基于此,淮安将砥砺前行,把“压力”化为“潜力”,锚定目标、脚踏实地、稳步向前。

锚定目标 砥砺前行

淮安处在江苏“美丽中轴”和“绿心地带”。从地理位置看,北接连云港市,东毗盐城市,南连扬州市和安徽省滁州市,西邻宿迁市。因生态本底优势独特,素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美誉,是当之无愧的伟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都和文化名城。

此前《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表示,要把淮安的发展定位聚焦于“绿色高地、枢纽新城”。

自此,淮安以交通枢纽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以枢纽发展激活做强腹地优势,着力构建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变地理几何中心为区域交通中心,全力发展枢纽经济,努力成为流量超大、名副其实的枢纽新城。

眼下,徐宿淮盐、连淮扬镇、宁淮城际三条高铁将在淮安交汇贯通,沂淮、沿淮、淮泰铁路也逐步提上日程,淮安将成为极其重要的区域枢纽,也将承担起联系长三角核心区、长三角北部地区及淮河生态经济带的重要责任。

不仅如此,淮安还拥有江苏第四座航空货运枢纽——淮安航空货运枢纽,既打通了江苏东部航空枢纽和西部门户枢纽的空中运输走廊,也是实现与台湾、美国、欧洲等地快速货运的空中走廊,成为苏北、皖东、鲁南重要的进出口通道,极大地夯实了其长三角北部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地位。

此外,淮安提出要以绿色发展提升彰显生态优势,大力推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积极构建完善现代绿色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宜居宜业、远来近悦的绿色高地。

去年3月,淮安出台《淮安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实施意见》,提出加快推进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以文化保护传承为引领,抓项目、壮产业、促转型、谋发展,聚力建设古今辉映的生态画廊、转型升级的富民画廊、美好幸福的宜居画廊。

事实上,一直以来,淮安都在大力实施减污降碳,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在能源体系上,淮安建立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持续推动落后产能淘汰。在产业结构上,淮安坚持产业高端化、特色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方向,电子信息、食品等含绿量高的产业产值均突破千亿元大关。在生态文旅方面,淮安精心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助推生态绿色转型、城乡融合发展。在企业布局上,淮安积极探索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科学布局一批“绿岛”。在绿色制造体系的逐步构建下,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跻身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聚焦“绿色高地、枢纽新城”这一全新定位,淮安作为长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的地位得到凸显,发展路线更加明确。

县域经济 开创新局面

按照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阶段性部署安排,“十四五”时期,淮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经济总量超过5000亿元,实现全国百强县零的突破。

面对这一目标,7月30日,在中共淮安市委八届六次全会上,淮安市委书记史志军强调,“要聚焦县域经济突破口,不断夯实在现代化新征程上更好展示‘象征意义’的关键支撑。”

究其原因,县域是淮安的根基。想要在淮安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图景,想要让淮安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县域经济这个“跑道”就必须做强。

如何做强县域经济这个“跑道”?淮安指明了两条细分赛道:一是以项目突破推进工业强县,二是以制造业贡献提升带动经济总量做大。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没有什么比林立的塔吊更能传递发展信心,也没有什么比项目接踵落地更能体现经济活力。

上半年,淮安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10个,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13个、其中百亿级项目1个;400个市重大产业项目完成年度计划的61.6%,超序时11.6个百分点。在建的中天钢铁精品钢帘线、捷泰新能源、天合光能淮安基地和南高齿风电齿轮等重特大项目均实现一期竣工投产、二期全面开工,项目攻坚持续突破。

实体经济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根基,也是淮安高质量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上半年,淮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较1-5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淮安34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1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48.0%、24.1%、14.7%,合计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4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淮安新设外资项目47个,协议外资13.6亿美元,其中制造业项目15个;淮安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404.23亿元,增长18.1%。其中,制造业贷款507.22亿元,增长21.1%。无疑都为淮安的制造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今年4月,淮安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淮安“7+3”先进制造业集群现有基础和招商方向,并提出要力争打造全省智能装备和光伏产业基地、全国最大的新能源商用车和零部件生产基地、全省纤维新材料创新型产业集群等目标。

预计到2025年,淮安力争培育4个千亿产业集群,集群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80%以上,其中优势产业集群、先导产业集群产值年均分别增长15%和20%;到2035年,主导产业力争突破万亿元,全面建成长三角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集聚区。

回看淮安的半年成绩单,淮安正处在滚石上山、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面临着“慢进也是退”的竞争态势。把“压力”化为“潜力”,稳中有进,淮安将锚定“绿色高地、枢纽新城”目标,以县域经济开创新局面,以项目突破推进工业强县。未来,淮安定能交出一份“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淮安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