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签约164亿元,梁溪区都市工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
江苏
江苏 > 无锡 > 正文
站内

累计签约164亿元,梁溪区都市工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

盛夏丰盈,万物生光,莫负好时节

梁溪大地

都市工业奏响“拔节生长”的动人强音

/////

8月7日上午

梁溪区举行都市工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现场集中签约29个项目

累计签约金额164亿元

项目类型涵盖

空天产业、人工智能产业、

高端装备产业、总部和基金项目等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院长郁文贤,无锡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理事会理事长徐一平,区委书记、无锡梁溪科技城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朱刚等参加活动。

朱刚在致辞中表示,去年以来,梁溪坚持把都市工业作为产业强区首要任务,一批投资规模大、引领作用强、带动能力好的产业项目相继落户梁溪,人工智能、空天产业、机器人等十个高端智造产业生态圈雏形初显。都市工业正成为梁溪高质量发展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梁溪将持续健全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机制,顶格协调、全力推进供地、审批、开工等流程事项,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全面落实好“民营经济31条”“苏政42条”,努力让各类市场主体在梁溪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舒心发展;

大力实施科技企业倍增、科创平台做强、科技人才导入三大行动,为更多有创造力的青年才俊提供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的舞台。

签约仪式上,物联网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中心、欧洲国际投资创新联盟中国办事处正式揭牌,落地梁溪科技城。

着眼当下,落子未来

签约项目有新意有深意

发展科创型、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都市工业,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优化结构,是中心城区破解产业空心化的有效之道,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此次集中签约,是梁溪大力发展都市工业、招引优质项目的一次阶段性“检阅”,亦是谋篇向未来、布局产业新赛道的一次集中展示。

当前,面对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交汇叠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产业升级、制造业加速回流中心城区等新机遇,梁溪正纵深推进产业强区建设,加快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345”集群,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梁溪科技城数字领航优势,构建具有“工业上楼”特征的都市工业集群。

今年以来,梁溪区和梁溪科技城进一步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以投促招、招投联动,走出一条“产业+金融、基金+项目”的产业招商之路,成功引入东方空间、液体运载火箭和动力系统总部基地项目、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总装和液体火箭总装及试验总部项目、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无锡)创新中心、无锡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基地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谋变突围的同时,也在为未来落子。此次签约的29个项目中,空天产业人工智能产业项目格外引人关注。因为从中传递出的,是梁溪积极布局产业新赛道,打造一个“产业新梁溪”的信心与决心。

空天产业

构建空天产业百亿生态圈,是梁溪的“妙手”一子。此次签约的3个项目均是带动性强的链主型企业——齐聚3家火箭研发、生产类头部企业,足见梁溪对空天产业项目的“溪引力”。

其中,东方空间航天动力总部项目计划落地梁溪,发展航天发动机研发、生产、试验等核心产业,打造世界一流的航天动力综合性产业基地。项目创始人、CEO姚颂表示:“‘两机’产业的深厚积累及优质的营商环境、居住环境,吸引我们最终选择梁溪;而作为链主企业,我们将扮演好‘梁溪招商大使’角色,带动卫星、火箭、飞船、芯片、新材料等相关企业和项目集聚梁溪,做强产业生态圈。”

人工智能产业

人工智能产业是梁溪为未来布局的又一条重要赛道,将着力聚焦驱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三驾马车”——数据、算力、算法,打造具有突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此次签约的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无锡)创新中心与华为合作的无锡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基地九识自动驾驶全球智能无人配送运营总部项目全球第三大仓储机器人企业总部项目极视角江苏区域总部项目软通智慧华东总部项目等项目中,既有算力平台的建设,未来将赋能智慧城市建设及本地企业数字化转型,也有自动驾驶这样的人工智能应用型产业项目。

随着这些带动性强、技术含量高的优质项目和链主企业纷纷落地,一个具有突出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将在梁溪大地加速成型。

总部及基金项目

“总部+研发+核心制造”,是梁溪着力探索培育的都市工业发展模式之一。签约项目中,包括了秋之友生物科技总部基地项目极氪汽车区域总部项目等一批总部项目。

发展都市工业,提升创新发展水平,也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高瓴硬科技&碳中和基金项目恒信华业四期基金项目等一批基金类项目也进行了集中签约。梁溪区设立天使基金项目基金规模3亿元,旨在充分发挥引导基金作用,完善创新前端支持。基金将结合梁溪科创母基金及子基金群,以支持创业创新为目标,通过投早投小投科技”,孵化、培育、招引更多优秀初创企业,满足初创企业成长各阶段投融资多样化需求,完善产业项目创新全周期生态链。

向“强”发力,向“新”进军

做强都市工业有实招有硬招

今年上半年,梁溪GDP增速7.2%,增速列全市第一。全区完成工业投资8.3亿元,同比增长40.4%,增速列全市第一。从这份高含金量的“半年度成绩单”可以看出,梁溪做强都市工业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都市工业之于中心城区,与其说是“工业”的回归,不如说是“科技+人才”的回归,代表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未来。梁溪向“强”发力,向“新”进军,实招硬招频出,把做强都市工业作为产业强区的首要任务,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构建产业生态圈 重塑核心竞争力

做强都市工业,需要顶层设计、系统推进。梁溪以优质企业作“点”,产业链为“线”,产业集群成“面”,形成“滚雪球”式的产业集群生态圈,不断塑造都市工业核心竞争力。

梁溪制定产业规划,出台《梁溪区关于构建“345”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全面深入推进“强链、补链、延链、造链”工作,做精做强物联网、软件与信息服务、特色新材料等标志型产业,提优提质集成电路、新能源、高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等支柱型产业,布快布新生物医药、大数据和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导体等前瞻型产业,立足自身优势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发展层级和水平。

当前,梁溪以“345”产业集群为抓手,加速构建北斗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应用、空天产业、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十大产业生态圈,积极引育壮大链主企业,带动培育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计划用3到5年时间,推动每个生态圈实现百亿规模。

每个生态圈按照“一个产业规划、一个专家智库、一支招商团队、一只产业基金、一套产业政策、一项高峰论坛”“六个一”建设要求,由区分管领导任产业链链长,各相关职能部门牵头,整合力量组成常态化工作专班,针对各自特点和实际,圈住高质量发展增长极,驱动创新资源加速聚集,重塑梁溪经济地理,加快实现区域内新经济产业共生、创新要素活跃、高端人才荟萃、服务完善便捷。

精细盘整优载体 锚定“产业新高地”

空间载体是都市工业发展之本。对于梁溪来说,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都要求对空间精细盘整,追求对空间的高质量利用。

梁溪以都市工业转型提升三年行动为牵引,聚焦梁溪科技城与扬名数字经济集聚区、山北都市工业示范区、黄巷产城融合标杆区,加快建设“1+3”创新型都市工业重点功能区,盘活低效用地、加快载体建设,到2025年前,将完成新建载体200万平方米,远期达到400万平方米,显著增强打造都市工业和重点集群产业链的空间竞争力。

当前,融腾智造园、梁溪科技城凤栖湾产业社区等一批“工业上楼”园区正在建设中。通过着力打造“三生融合”新型产业园区,引导园区走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道路,大力实施用地盘活、出让提标等行动,加快打造高品质产业空间载体。

梁溪科技城是梁溪发展都市工业的未来“主战场”。作为打造无锡“一带多点”协同创新格局的重要支点、支撑区域未来发展的关键引擎,梁溪科技城自觉把自身的发展放在无锡战略全局和梁溪发展大局中认识和定位。今年以来,梁溪科技城重点加大前沿产业的招引,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招引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重大项目,构建北斗空间信息、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机器人、食品科技等五大产业生态圈,持续提升创新浓度、创业热度、创造高度,以地标产业打造“城市名片”,擦亮“产业新高地 城市新门户”品牌。

项目为王强招引 服务润企如“甘霖”

发展战略要靠规划来落实,实施规划则要靠项目来支撑。梁溪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大项目和产业链招商,围绕“链主”招商、“资本”招商、“上门”招商、“引熟”招商等,组织各类招商考察活动60场次,举办各类签约推介活动20场次,对接洽谈产业招引项目206个,完成落地53个

依托区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工作专班,梁溪确保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实现重大项目快招、快落、快建、快投,年内落地重点产业项目100个,其中50亿元以上2个、10亿元以上8个。

对企业发展来说,好的营商环境如同滋养万物的阳光雨露,须臾不可缺少。梁溪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推动政策集成创新,提速审批流程,优化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今年,作为梁溪首个“工业上楼项目”,融腾智造园项目实现“五证齐发”,一天时间内领取《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审图合格证》,真正实现了“拿地即开工”。企业敢闯敢干,发展拔节向上,梁溪都市工业焕发出欣欣向荣的生机活力。

对于梁溪来说

这次集中签约仅仅只是开始

我们相信,未来的中心城区

将持续推动产业与创新协同发展

加快产业迭代升级速度

打造新增长极核,塑造新发展优势

成为都市工业的集聚地和示范区

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步履铿锵、笃定前行

原标题:攀高逐新,奏响强音!梁溪区举行都市工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来源:梁溪发布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