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记|江苏省委书记眼中的大运河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苏记|江苏省委书记眼中的大运河

8月24日,江苏再次成为焦点。以“运河城市遗产保护与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的2023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大运河原点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开幕。

以运河之名,数百位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对于如何保护运河文化、城市如何绿色发展进行了升入的探讨。期间,发布了以世界运河城市遗产保护与绿色低碳发展为核心的“扬州倡议”。

作为保护传承运河文化遗产、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样板城市,扬州再一次为运河城市如何兼顾生机与活力,提供了新思路。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致辞中深情阐述了大运河与江苏的千年情缘。

省委书记眼中的大运河

“我来江苏工作时间不长,但还是无法抗拒大运河的诱惑,借着调研的机会看了不少运河文化遗产点位。”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本次运河论坛开幕式的致辞中深情的表达了对大运河文化的感情。

同时,信长星用跨越古今、纵贯南北、联结中外三个词来描绘大运河。他表示,在大运河文化和长江文化、黄河文化中,江苏是个交汇融会区,既是大运河的生长原点,又是长江的重要节点,还拥有曾奔涌入海700多年的黄河故道。

提到大运河江苏段的保护和发展工作,信长星用了三个“脉”来概括。

首先是保护大运河是绵延的文化根脉,这里特别要提到,江苏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唯一重点建设区”更加有责任、有义务把大运河江苏段建成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精品工程,让其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鲜明标识。第二是要保护大运河是鲜活的生态绿脉,也是本次论坛的主题,如何探索运河地区的绿色低碳发展。最后是要保护大运河是涌动的经济动脉,运河上下链接了8个省市,在这一条经济动脉上如何挖掘运河的文化、生态、经济价值?是江苏乃至运河8省市都需要思考的课题。

今年2月,信长星就曾来到扬州调研,重点了解运河沿线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情况,了解大运河扬州段历史变迁。调研时他曾表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好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旅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升级,让这条致富河、幸福河永远造福人民。

江苏依水而生,也因水而兴,如何打好“水韵江苏”这张名片,也成为江苏当下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保护大运河,统筹好全省的江河湖海,省委书记在履新江苏后,曾多次在省内开展调研。

今年省两会期间,信长星参加无锡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更好呈现“太湖明珠”之美,治理好太湖母亲湖,让无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永远的太湖明珠。随后在南通、苏州、扬州江都、淮安洪泽湖、无锡荡口等水域丰富的地区进行专题调研。足以看出江苏对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水文化的挖掘工作,已然成为江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江苏的运河故事

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江苏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

大运河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河流,正如省委书记说的,“运河开凿,‘凿开’的不只是陆地,更是不同文明的差异隔阂;运河流水,‘承载’的不只是船舶,更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大运河江苏段位于大运河中部,绵延790公里,包括京杭大运河江苏段和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汴河)江苏段,可以说江苏拥有大运河全线最长的通航里程、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最广阔的覆盖地域,也是大运河真个文化传播中最重要的区域。

从省内来看,大运河串起了苏州古城、无锡清名桥、扬州三湾、扬州古城、清口枢纽、窑湾等众多的文化遗产点。而从文化说,大运河连接了“诗画江南”吴文化、“漕盐都会”淮扬文化、“雄武厚土”楚汉文化和“十朝文枢”金陵文化。

正是因为这样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历史地位,让它也成为江苏当下的南北融合发展重要纽带。而江苏更是将13个市全部纳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积极参与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近些年,江苏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坐落于扬州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内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2021年对外开放,一开馆就成为了“网红”打卡点,1万多件(套)文物展品加上各种炫酷的数字化展示方式,让参观者经历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从其他城市来看,常州从运河畔工业文化遗存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实施100多个创意产业项目,每年有超过70万人次游客前往体验。苏州建设了“运河十景”、勾勒现代版“运河繁华图”,徐州推进窑湾古镇展现时代新貌,南通致力于推进唐闸古镇复刻旧时商贸繁盛,无锡建设环城古运河集中展示带,淮安推动大运河百里画廊的建设,宿迁建设运河湾公园等文化地标……

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方面,江苏出台了全国首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地方性法规、设立全国首只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连续多年举办国内唯一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国际性论坛、成功打造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推出首部中国运河通志《中国运河志》……因“运”而生,大运河不仅成为了江苏绿色发展的典范,更成为区域发展的“江苏样板”。

扬州,成为世界运河城市的样板

本次运河论坛上,来自世界运河城市、国际组织、驻华使领馆和国内外政府部门、高校研究机构的600多位代表,共同聚集绿色、发展、保护等等议题进行对话交流、展深入研讨,最终形成了世界运河城市遗产保护与绿色低碳发展的“扬州倡议”。

从“扬州倡议”的内容来看,一共囊括了五点,分别是:建设幸福安宁的运河城市、建设文旅繁荣的运河城市、建设充满活力的运河城市、建设清洁美丽的运河城市、建设开放包容的运河城市。

纵观全球,世界上有500多条运河,分布在50多个国家,而在运河沿岸有着3000多座运河城市和上万座运河古镇。而当下,全球的古运河发展正在面临巨大的考验。

论坛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影响力指导委员会成员马蔚华认为,气候危机威胁古运河畅流,古运河各项功能受到威胁,极端暴雨损毁运河基础设施,引发沿岸水灾,干旱肆虐导致河水干涸,危及生产生活。

而此时扬州乃至江苏的运河保护模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生态保护经验。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在大会上说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对江苏,影响更加广泛而深远。如:江苏省委、省政府通过大运河主线和支线运河,将全省13市全部纳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城市,形成8+5的布局,从而推动了全省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与综合利用,为全国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创新发展作出了探索与表率,同时对推进江苏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经济、文化协同均衡发展发挥独特的作用。

2022年,扬州曾被评为“运河城市实施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样板城市”。“绿杨城郭”的扬州,用一座座生态公园、绿色工厂、智能公共设施等,让一座“古城”成为了绿色创新发展的“新城”。

而此次发布的“扬州倡议”,更是希望全球的运河城市借鉴“扬州经验”,用绿色低碳城市文化将千年传承的文明得以延续。让“美美与共”的绿色故事在全世界的运河中互通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