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枫艺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  黄宏讲述“三个故事”令人动容
江苏
江苏 > 文旅 > 正文

黄枫艺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 黄宏讲述“三个故事”令人动容

“我当兵要走了,父亲送了我一本‘书’,它是用挂历纸钉成的,很厚很重。我一打开,里面啥内容没有。我问父亲:‘您这是啥意思?’父亲对我说:‘你到部队一定要搞创作,有作品发表了,你就贴在这上头,这叫聚沙成塔。什么时候你把这本‘书’贴满了,你就成熟了。’我后来在部队入党、提干,甚至每年上央视春晚出作品,父亲都会鼓励我,父亲是我艺术道路上的引路人。”这是著名表演艺术家黄宏在济南举行的“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黄枫艺术研讨会”上发出的肺腑之言。

2023年9月9日至10日,第四届全国山东快书优秀节目展演在济南举行。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杨发航,中国曲协副主席、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冯欣蕊,中国曲协评书艺术委员会主任杨鲁平,山东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何思清,山东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张卫华,山东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于惠东,山东省曲协主席慈建国等出席。

黄枫艺术研讨会现场。

黄枫艺术研讨会现场。

展演期间,还举办了黄枫山东快书艺术研讨会,常祥霖、黄宏、郑辅源、宗成滨(黄枫弟子)、张树伟(黄枫弟子),以及济南山东快书演员周弘(黄枫弟子)、黑龙江省曲协主席黄凯、大庆艺术团团长郑辅源(黄枫弟子)等人士与会。大家围绕已故黄枫先生生平事迹、艺术成就等进行交流研讨。

1932年出生于济南市的黄枫,曾任黑龙江广播电视文工团团长、黑龙江省曲艺团党委书记、黑龙江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创作过山东快书《熔炉练瓦》《白鸡宴上斩栾平》《苗向阳》《育苗》等作品,曾获中国曲艺终身成就奖、中国金唱片奖、文华奖等几十项国家级大奖。

黄枫早年学艺拜师高元钧、马三立等大家,创作的《大庆子》《打针》《与众不同》广为传唱,一生表演过300多个段子,又收郭冬临、宗成滨等人为徒,是曲艺界的泰斗,名满天下。他表演细腻、感情充沛、刻画人物鲜活,味正、口甜、节奏流畅,在身段处理上融进了中国戏曲的表演手法,老书新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

作为当代文艺工作者,黄枫还创作了大量反映石油工人的文艺作品,尤其刻画铁人王进喜的长篇山东快书《铁十回》,是一部经典之作。为此,他被石油工人称为“油田说书人”。

作为曲艺名家,黄枫的事业发展也给自己的孩子带去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的3个儿子长大成人后都从事与文艺相关的工作,其中小儿子便是“小品王”黄宏。

黄宏曾与父亲一起登台说书,父子情深。

2022年8月6日,黄枫在哈尔滨因病逝世,享年91岁。

在当天的黄枫艺术研讨会上,大家深情感怀黄枫的高尚艺德和高超技艺,研究梳理其对山东快书艺术的突出贡献。

黄宏与父亲黄枫、母亲郑淑琴的老照片。

黄宏与父亲黄枫、母亲郑淑琴的老照片。

黄宏回忆说:“感谢大家今天相聚在一起研讨我的父亲黄枫的艺术创作成就。”

当天恰逢“教师节”,对在座的一些人来讲,叫“师徒如父子”,对黄宏而言,就是“父子如师徒”,是黄枫把他领上了艺术之路。就在这样的压力下,14岁的黄宏创作了自己第一部作品《姜大叔保猪场》,演了上百场,还受到了军区嘉奖。唐山地震那年,黄宏16岁,他创作了《雨夜茶棚》,发表在《人民文学》上。这是他的文字第一次变成铅字,便小心翼翼地把刊登的文章剪下来贴到了“书”上。

那个年代,黄宏的创作一发而不可收,他几乎每个月都向《曲艺》杂志投稿,几乎是每个月都有退稿,就怕接着退稿信。当接到发稿通知,他心里就特别高兴。几十年后,这本“书”终于让他贴满了。后来又多了一本这样的“书”,还是给贴满了。从当初开始创作一直到他退休,一共发表了270万字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是那本“书”激励着他进行的。

黄宏与父亲之间还有一堂“课”的故事,他父亲有一个学生,久别重逢给他汇报了一个段子。黄枫看完之后欣喜地说:“进步很大!”转头他对儿子说:“他说得好,你要向他学习。”当时黄宏不理解,觉得自己说得挺好啊,向他学什么呢?于是,黄宏反复聆听这位演员的表演录音,渐渐悟出了他的优点恰恰是自己的缺点。所以说他从父亲那里学会了看别人的优点,学会了去汲取别人的长处为我所用。

在不断的努力下,也在同行的支持下,黄宏从中国曲协会员到理事,再到当选中国曲协副主席,所走的每一步都渗透着父亲的关怀和鼓励。他的艺术人生从一本“书”、一堂“课”乃至后来的一封“信”,都充满了父子接力的浓浓情意。

黄宏说:“我万万没有想到,父亲的一封信让我心里沉沉的。”

《上甘岭》剧照。

《上甘岭》剧照。

一天,黄枫给黄宏写信说;“你当选中国曲协副主席,超过了父亲,山东快书领域获此殊荣者也只有高元钧大师,这是一份责任与担当。接下来,你能为曲艺做什么呢?你能为山东快书做什么呢?我替你有压力。”他这封信,真的打动了黄宏。因为那个时候,黄宏年年忙着央视春晚,连续上了24年。说实话,他感觉精力不够用。但父亲的信让他感到愧对观众,于是之后中国曲协任何公益活动他全参加,到边彊、到西藏、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但是山东快书他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表演。

黄宏在退休之后,创作了话剧《上甘岭》,把师爷高元钧的形象镶嵌在剧中,把《武松打虎》搬到了战火纷飞的阵地。这是他对山东快书的推动。建党百年,国家大剧院在几十台戏中选择了《上甘岭》,连演6场,他感到特别荣幸。《上甘岭》演至高潮,黄宏对连长说着《武松打虎》的时候,台下突然有人高呼 “志愿军万岁”,观众顿时泪水涟涟。

今年“八一”,是黄宏当兵从艺50周年,《上甘岭》也迎来演出80场。当年高元钧在抗美援朝前线为战士们演出的声音一直震撼着他,他在研讨会上绘声绘色地模仿高元钧的《武松打虎》:“同志们,美帝国主义就是青阳冈上的一只虎,你们就是打虎的好汉武二郎。打虎就要往死里打,要不然他缓过气来把人伤。”

黄枫艺术研讨会现场。

黄枫艺术研讨会现场。

黄枫生前一直强调:文艺轻骑兵的作用在哪里,文艺工作者的根在哪里,其实就在生活中。中国不缺好故事,缺的是讲好故事的人。

黄枫晚年遇上了网络时代,他认为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不能在网络上找故事、编故事,完了再回到网络,那是打动不了人的。作为一个文艺老兵,他还要继续努力在弘扬传统技艺上精雕细琢,在反映时代精神上积极探索,在丰富表现形式上创新求变。

作为全国优秀曲艺曲种的山东快书,植根于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土壤,是山东靓丽的“艺术名片”。人们坚信,艺术工作者一定会紧跟时代步伐,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推出更多精品力作,让山东快书艺术在新时代再创辉煌。

撰文/梁平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