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取暖”的企业家新解
□ 金沙人
日前参加了扬州市中小企业协会召开的理事会,让我脑洞大开的是他们的交流。尽管产业不同,但追求相同,致力于“专精特新”,努力向产业链中高端攀升;企业不同,情怀相同,专注于高质量发展,以自身的壮大造福社会;企业家不同,真诚相同,困惑矛盾一诉衷肠,良方妙计和盘托出。两个多小时的会议,“报团取暖”成了频率最高的词汇。这个抱团取暖不仅有相互团结支持的意思,更有聚焦产业科创“主航道”,致力提升“硬实力”的含义。
拥抱新事物,转换新赛道。怨天尤人于事无补,主动求变才能柳暗花明。技术变革日新月异,产业革命势如席卷。
只有落后的企业,没有落后的产业,传统产业只要及时切换至科技创新赛道,照样能旧貌换新颜。这就要求与老脑筋告别,向新思维看齐,跟大趋势合拍,拥抱新事物,吸收新知识,拿出新招数,追求新突破。这就要求既埋头拉车又抬头看路,加强学习,注重分析,吃透上情,把握下情,做精事情,以水滴石穿的毅力抓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以人为本,用有好专长的科技人员,引来有独门绝技的高层次人才,培育有工匠精神的产业工人。这就要求紧跟时代步伐,主动变革商业模式,触电上网,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提高融合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在新赛道上你追我赶。
团结好共事,走出双赢路。会议互动环节,企业展示了合作双赢的强烈愿望。有新项目推介,邀请大家投资入股,共享发展机会的;有新产品发布,希望大家踊跃认购,拓展市场销路的;有新技术披露,期盼大家开拓视野,注重提升品质的,等等,不一而足。热烈的氛围,呈现了现在的中小企业不再是过去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小家子气,而是有财一起发、有机会共同分享的宽阔胸襟。这是理念的变革、思维的优化、境界的提升。他们深知,网络社会蜂窝状的结构,注定大家要协作共事,在产业链、供应链上自觉定位,在强链延链补链上主动作为,在他人分享中优势互补,在合作共赢中美美与共。
萃取新思路,练就硬本领,对专精特新的追求,在会上引起了强烈共鸣。无论是刚落地的半导体项目,还是立足本土的传统项目;无论是主攻国际市场的外贸企业,还是与大企业配套的草根企业;无论是增资扩股的高新技术企业,还是对口支援的合作项目;无论是势头强劲的小巨人企业,还是艰难转型的小微企业,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在专精特新上。一招鲜吃遍天,拥有自己的拿手绝活,已成为企业的共识。大家互通信息,互相启发,在思想的激荡中激发新的灵感,在广泛交流中萃取新的思路,勒紧裤腰带,加大技术投入,加强新品研发,苦练内功,锻造杀手锏。
温暖你我他,共担社会责任。企业家热情开朗的发言,不仅介绍好产品好项目好做法好经验,而且还分享助人为乐的心得,倡导大家为社会尽责的情怀。为社会作贡献,企业不分大小,扶危助困,人人有责,这是共同的使命担当。造福于民,不是说在嘴上,而是体现在行动上。慈善捐助,他们不甘落后,尽力而为;结对帮扶,他们常年坚持,默默奉献;对口支援,他们主动响应,办成企业;热心公益,他们慷慨解囊,乐此不疲。用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社会,传递爱心,为社会尽责心里踏实。这是现代中小企业崭新的精神风貌。
一次无意旁听的会议,听到中小企业家对抱团取暖的新见解。如果企业都能拓展抱团取暖的新见解,扬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