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链补链、创新引领!南京更大力度推进产业强市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站内

强链补链、创新引领!南京更大力度推进产业强市

图片

南京立于转型与招引风口之中,把握好城市进位关键“变量”成为重中之重。早在今年6月,南京就发布了《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2023-2025年)》,几个月来“产业强市”这一关键词贯穿工作部署始终。在此之前,南京市的半年成绩单出炉,全市地区生产总值8316.92亿元,同比增长5.6%,较去年全年回升3.5个百分点。其中,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

9月25日上午,南京举行“更大力度推进产业强市”专场新闻发布会,分别就强链补链延链、发展总部经济、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带动等方面介绍主要工作和成效,解读相关政策细则。

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数量一年翻番

图片

实体经济是根基、先进制造是方向,做大做优做强制造业已经成为提升城市发展质量、赢得竞争主动、护航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南京发布的《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可以看到,南京目标在“十四五”末全市GDP超2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的占比稳定在30%以上。

近年来,南京持续在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等方面下足功夫,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此时提出要以更大力度推进产业强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南京规划明确: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在全国率先出台《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关于加快发展专精特新企业的若干措施》,实施梯度培育、创新驱动、强链补链、精准化要素保障等“六大工程”,强化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政策支持。

目前为止,南京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3家,今年南京新增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8,总数实现了一年翻番。

在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中,江苏明确,到2024年底,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实施“智改数转”。

根据中国信通院今年5月发布的“智能制造发展指数”,南京入选了2022智能制造城市20强。今年前8月,全市实施智改数转项目1800多个,覆盖规上工业企业1400多家……南京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赋能创新性产业集群,制造业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水平持续跃升。

下一步,南京将深入实施智改数转三年行动,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中小型制造企业为重点,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为着力点,面向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组织实施智改数转免费诊断服务,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应诊尽诊、应转尽转。

创新活水澎湃成潮

图片

今年以来,南京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引领产业强市建设。创新活力的迸发离不开创新载体的建设。

紫金山实验室纳入国家实验室基地建设序列,3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宁建设并全面重组,获批2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有1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克隆了水稻籼粳亚种关键基因,有力支撑了优质高产育种和广亲和水稻种质资源创制。

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运行。

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南京)研发生产的碳化硅高压电力电子器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事实上,创新一直贯穿南京发展的始终,不仅成为这座城市最鲜明的标识,也是锐意进取的动力和底气。

截至目前,全市高企总数达9068家;累计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236家,备案的众创空间413家,在孵企业逾1.1万家;累计孵化引进企业7209家,市级机构及其孵化引进企业累计营业收入1540亿元,研发投入超120亿元,申请知识产权17932件,累计授权5972件。

南京市科技局副局长朱超平表示,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南京力争到2023年底,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超过3.8%,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确保突破1万家、力争达到1.2万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确保达到2.2万家、力争达到2.5万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900亿元,持续推动科技与产业双向发力,为产业强市建设提供科技创新有力支撑。

总部经济聚集地加速形成

图片

梧桐茂兮,凤凰来栖。十年来,南京汇聚高端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吸引优秀企业的氛围日益浓厚。

在南京,总部企业正在强力释放“虹吸效应”,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以生态链、生态圈密集落户构筑起一个形成闭环的创新生态圈。

2012年以来,南京共认定市级总部企业285家,总部企业整体能级较高,发展势头持续向好:2019年以来,共有6家世界500强、36家中国500强、15家跨国公司、10家央企、104家行业领军企业在宁布局总部。

随着总部集聚发展态势基本形成,南京总部空间集聚布局逐步优化,中心城区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完备的商务配套成为总部企业落户的首选。以江北新区为例,江北新区发挥国家级新区和自贸区“双区”叠加优势,成为拥有总部企业最多的板块,集聚了44家总部企业。

为了吸引更多总部企业在南京落户,南京去年颁布实施了新一轮《南京市总部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将围绕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加快集聚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企业总部;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大研发类总部招引力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南京都市圈建设,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功能优势,积极拓展南京总部经济发展的集聚和辐射空间。

推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