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小女儿在金陵饭店前摄(施顺才供图)
南京城在变,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在改变。施顺才从家庭档案中,抽出几张金陵饭店的新老对比照,讲述起了南京发展的难忘事。
施顺才家临近繁华的新街口,亲眼目睹着它的变化。在新街口中山路与汉中路交界处的金陵饭店,以前临街曾是老字号大鸿楼酒店和三六九饭店,相邻还有三两家店铺,此外,全属棚户区了。
“上世纪70年代,盛传新加坡华商投资在该地段兴建37层高110.4米的金陵饭店,建成后将是全国乃至亚洲的“珠峰”,一时成为市民茶余饭后的谈资。”施顺才回忆道。
金陵饭店是小女儿拍照的首选背景
上世纪80年代,从建筑高度看,金陵饭店屹立于南京市中心,可谓鹤立鸡群,系南京的标致性建筑。施顺才的小女儿酷爱摄影,每每遇到节假日,总喜欢换上时尚的着装,拍照留念。1988年国庆节,施顺才全家到新街口逛商场,路过金陵饭店时,她就驻足不前,一定要以金陵饭店为背景留个影。
时光流逝,20年后的2008年盛夏,小女儿穿上当时流行的方格连衣裙,戴上红色太阳镜,在金陵饭店前的同一位置,拍摄20年前后的对比照。
2008年施顺才小女儿在金陵饭店前摄(施顺才供图)
金陵饭店1982年竣工,耸立在新街口广场西北角,南京城的老楼房瞬间矮了一大截。金陵饭店开业后,曾一度向市民开放第36层的璇宫,全市男女老少纷纷排队争购参观券。
“我幸运地获得两张票,于1984年国庆节携同小女儿一起前往。当时持票的队伍从电梯入口一直延伸到马路人行道,我们排了约半个多小时才轮到上电梯。”施顺才回忆道,“找好座位后,我俩兴奋的心情难以言表。为了留下这一美好记忆,就请摄影师有偿拍照留念。”
1984年国庆施顺才与小女儿首登璇宫(施顺才供图)
随着璇宫缓缓移动,人犹如悬在空中,四周景色尽收眼底。周边建筑显得很矮小,远方风景则清析可见。
2010年,施顺才应邀出席亲戚庆生宴再登璇宫时,他与小女儿选择在1984年拍照的位置,摆岀当年的姿势,又拍了一张对比照。
施顺才感叹道:“弹指26年过去,同样的璇宫,同样的人,感叹‘朝如青丝暮成雪’,但服饰新潮了,长沙发成沙发椅了,茶几上的假花成真花了,杯中果汁成咖啡了。”
2010年国庆施顺才与小女儿重登璇宫(施顺才供图)
“窗外的市景更不一样。窗外房屋低矮,在璇宫可居高临下俯瞰市景,而窗外高楼林立,阻挡了观赏远处的市景,金陵饭店的高度早已被赶超啦!”
金陵饭店‘由高变矮’,折射着南京城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