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特色展亮点,宜兴市推动文旅融合火热“出圈”
江苏
江苏 > 无锡 > 正文
站内

挖特色展亮点,宜兴市推动文旅融合火热“出圈”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一直以来,宜兴的文化和旅游,底蕴深厚、资源富集、潜力无限,是全市人民引以为豪、社会各界普遍看好的两大金字招牌。做好这两项工作,是宜兴决胜未来的关键依托。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宜兴发布推出“奋力打造文旅融合新赛道”系列报道,展现我市稳而有力的文旅融合脉搏。

挖特色展亮点,宜兴市推动文旅融合火热“出圈”

今天推出

“奋力打造文旅融合新赛道”系列报道

▼▼▼

挖特色展亮点

推动文旅融合火热“出圈”

到张渚镇省庄村的茶园骑行寻找乡间野趣

到西渚镇白塔村走时光路领略农村风景

到杨巷镇邬泉村喝一杯“稻梦咖啡”

……

近日,趁着天气凉爽,不少市民游客来到宜兴各个村庄开展一场乡村游。稻田、花海、农场等接地气的乡村元素,如今已逐渐成为市民游客心中的向往之地。

乡村游的火爆,正是我市文旅融合持续“出圈”的一个缩影。“再美的风景,也需要故事和文化底蕴来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市文体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立足“三山二水五分田”这一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聚焦陶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将文化内涵、价值融入旅游产业链各环节,在破解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分离,文旅融合形式化、浅层化发展难题的同时,更全面打响宜兴文旅品牌,真正实现旅游业态价值的攀升。

作为宜兴的一张闪亮名片,陶文化不仅在带动产业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更在文旅融合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逛紫砂工作室、品浓香咖啡……如今,走进蜀山古南街,游客们可以从每一个细微处感受到“陶式生活”的雅致。与许多历史文化街区不一样的是,丁蜀镇坚持对蜀山古南街进行渐进式活化修复改造,从文化引领、业态升级等途径实现迭代活化。

与此同时,原住民不搬迁,让这条古街充满了烟火气。作为宜兴陶文化的重要承载地,近年来,丁蜀镇以陶文化为主线,坚持大空间拓展与微空间发掘两手抓,进一步加快城市更新步伐,蜀山古南街、青龙山公园、前墅龙窑等一批特色文旅载体建成或修复,黄龙山地质公园等一批串起“慢生活”的文旅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未来,陶瓷供销码头、小窑墩青瓷遗址等多个具有“丁蜀特色”的历史文化建筑的更新升级将被提上日程,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将通过它们深入了解陶文化。

与此同时,丁蜀西望村、洋渚村、蜀山社区等陶艺集聚地也正在通过人居环境的整治,成为一处处新景点,让游客不仅仅只是前来采购,更是慢下来细细品味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此外,“窑火千年不息”国际柴烧艺术节、“蜀山·陶集”等极具特色的陶文化品牌,也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中,成为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全域旅游时代,随着越来越多的农耕文化之花在宜兴美丽绽放,文旅产业的重心也逐渐从城市、景区延伸到更广袤开放的空间。

如今,每到节假日,在杨巷镇的“一米研学”大营地内,总能看见孩子们三三两两分散在各处,有的头戴草帽、脚踩泥土,体验传统农事劳动;有的在实验室检验农产品,探索现代农业的奥秘……

从利用农业景观开发农业旅游,打造油菜花田、稻田画等农业观光旅游产品,到如今开发研学营地,杨巷镇的农旅融合度正持续深入。这也是宜兴作为苏南地区农业大市,深入探索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的有益尝试。

近年来,我市广大农村通过全力打造“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等品牌,逐步补齐乡村环境短板,推动乡镇景点化、村居景观化,助推农文旅融合持续散发魅力。

其中,徐舍镇美栖村以无中生有的首创精神,发展花海经济、耕耘玫瑰产业,依托千亩玫瑰种植打造徐舍玫瑰文化艺术节,实现“玫瑰IP”内涵的新提升;湖㳇镇洑西村龙山自然村依托青山秀水和临近景区的区位优势,打造乡村精品民宿一户一特色民宿集群;丁蜀镇上坝村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出乌峰岭郊野公园、龙鳞坝等打卡点,凭借四季之美不断“出圈”……

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村落建筑等资源优势,眼下我市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已进入“快车道”,农村休闲旅游开发如火如荼。

除了陶文化、农耕文化,宜兴还是一方红色热土,积淀了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目前,我市保留完好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就有20多处。临近烈士纪念日,位于太华镇的胥锦村随之忙碌起来,红色研学大讲堂、红小竹云端档案馆、红色工坊DIY俱乐部等一批沉浸式教育基地,正加紧做好接待游客的准备。作为无锡地区去年唯一入选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的村庄,目前,胥锦村正在积极开发“红色旅游+高品位项目”,致力于打造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近年来,我市整合红色资源,采用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的特色旅游方式,串点成片打造红色旅游精品,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发展模式转型。此外,我市还因地制宜,将红色资源与农业旅游、养生体验等当地特色产业融合,满足游客多元需求,让游客来得了、留得下、玩得好。

如今,宜兴党史陈列馆、宜兴革命烈士纪念馆、太华山新四军和苏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张渚镇红色文化展示馆、苏南太滆抗日根据地纪念馆等纪念场馆,已成为本地及周边城市感受红色文化的首选,各板块也在不断发掘红色资源,全链条挖掘、保护、利用革命旧址、战斗遗迹、先锋故居等,扎实推进红色美丽乡村试点建设,精心设计相关旅游线路,让家门口的红色资源活起来、火起来。

随着陶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

人文资源在宜兴串联成线

如今,宜兴已形成产业优势互补

文旅联动发展的总体布局

我市将进一步丰富文化体验方式

拉长文旅产业链条

推动宜兴文旅从“出圈”到“破圈”

原标题:奋力打造文旅融合新赛道 | 挖特色展亮点 推动文旅融合火热“出圈”

来源:宜兴发布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