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背后的故事|一朵盛开在雨花台区的“金花”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站内

档案背后的故事|一朵盛开在雨花台区的“金花”

20世纪80年代,南京市住宅小区建设中,有“五朵金花”熠熠生辉,它分别是南湖、雨花、后宰门、中山东路、锁金村五个大型住宅区。

其中,雨花小区于1986年建成,是当年南京全市唯一竣工的小区,也是雨花台区第一个拥有规范配套的小区。

解美川

当年,雨花小区交由南京市城镇建设综合开发公司第三处负责建设,解美川是第三处的主任。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解美川摊开珍藏的家庭档案——一张雨花小区平面图,说起了当年小区建设的故事。

从“统建”到“综合开发”

1981年,南京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在南京市住宅统建办和拆迁服务公司的基础上成立,南京城市建设进入辉煌时期。

在此之前,南京市的住宅大都交由统建办建造,“统建办拿到指标后,就找一块空地开工造楼,有时候甚至是见缝插针,哪里有空地就在哪里建。”解美川介绍说,这样的住宅建造方式,往往会遇到一个问题:配套跟不上。

“光解决了住的问题,但没有配套,文教卫,水电气都没解决,给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不便。”解美川说道。

南京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成立后,南京小区建设开始实施住宅和配套设施综合开发。

雨花小区占地25.48公顷,有住宅21个单位83幢,划分为五个生活村,共设计建造有36个配套项目。

雨花小区总平面图

“小区里有百货、菜场、粮店、派出所、邮电、储蓄等主要公共建筑项目,还按照千人标准建有中、小学各一所,都为24个班。”解美川介绍说。

另外,住宅区道路设计分为主干道、支路和宅前小路三级,东边和南边各有小区主路与外面的道路相连,方便居民出行。

“这样一来,雨花小区成为一个不仅是用来住的,而且是用来生活的小区了。”解美川笑着说。

人性化设计处处可见

雨花小区竣工典礼

雨花小区在建设初期举行公开招标,共有二十七个单位拿出设计方案参与竞标,通过层层评选,才确定了最终方案。

“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依然可以看到小区在设计上的许多用心之处。” 解美川一边看着小区平面图,一边说道:“小区住宅采用了点状建筑和条状建筑相结合的布置手法,这样就使得小区大部分住宅是南偏东的朝向,保证了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

“我们把幼儿园设在小区的主要入口处,这样既减少了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又方便了家长接送孩子。”解美川解释道:“家长早晚上下班,都要经过这个入口,刚好接送孩子。”

最让解美川津津乐道的,还是小区的排水体系,“很多人都没想到,雨花小区的排水体系,一开始,就是按雨污分流设计的”。

曾经的小区建设标杆

刚建成的雨花小区

解美川深知,有了优秀的设计方案,只能算成功了一半,要建设好雨花小区,必须还要狠抓建设质量。

建设期间,解美川时不时地就要跑到工地上,检查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有一次,一个工程队抹墙的砂浆配比有点小问题,他们马上把那些墙面都扒了,重新再刷。”

1986年12月28日,雨花小区顺利竣工。解美川保留了很多当时剪彩时的照片,但这些庆祝的照片中,有欢笑的居民,高高飘起的彩色气球,却很少能看见他自己的身影。他笑着说,自己很喜欢毛主席的一句话:“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我躲到后面去了。

如今的雨花小区(林洁/摄)

如今,雨花小区已不可避免地变得老旧,但它作为南京市小区建设从“统建”迈向到“综合开发”的见证和实践,在南京日新月异发展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推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