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志昂“扬” | 角逐四季度,什么是高邮市晋升“江苏之心”的底气?
江苏
江苏 > 扬州 > 正文
站内

斗志昂“扬” | 角逐四季度,什么是高邮市晋升“江苏之心”的底气?

地区生产总值451.1亿元,可比价增长6.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66亿元,增长25.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工业开票销售626.7亿元,增长5.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4亿元,增长12.9%;实际利用外资1.36亿美元;进出口总额23.7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51元,增长7%......

2023年8月5日,高邮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成绩单”完满交卷。

眼下,冲刺四季度的号角已然吹响。围绕“江苏绿心、加快中部崛起”的目标定位,高邮市如何打好四季度收官战?成为其能否从“绿心定位”蜕变至“现实地位”的关键一役。

“一区多园”

构筑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10月15日,高邮市委召开书记工作会,部署下阶段重点工作。会上,高邮市委书记张利强调:“要保持状态顶格、弓弦拉满,进一步聚焦目标补短板,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奋力交出全年满意成绩单。”

“状态顶格”“弓弦拉满”,八个字充分表明了高邮全面发力、全速冲刺四季度的紧迫感和决心。

针对四季度重点工作的部署,张利表示要加快推进“一区多园”谋划,重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增加经济增长点;要看到短板,建立服务业组织推进机制,提升服务业质态规模,强化科技型企业招引,提升科技创新工作能力,发挥零工市场作用,破解就业用工难题;要强化招商意识,拓展信息渠道,善于捕捉信息源,重点板块要挑大梁,将20亿元以上项目招引作为重中之重,抓进度、抓速度,加强调度和对接,支撑项目建设、未来发展。

可以看到,产业协同发展、招商引资、科技创新是高邮市四季度重点发力的方向。

2022年高邮地区生产总值跨上千亿台阶,成功进军县域经济“千亿俱乐部”。GDP破千亿,离不开坚实的产业支撑。

产业如何发展?

近年来,高邮市明确了持续优化机械装备、纺织服装、电线电缆三大传统产业,精准培育光储充、智慧照明、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的“3+3”产业体系。

围绕“3+3”产业立市,编制“3+3”产业发展白皮书、产业链图谱,明确产业链补链强链和招商引资方向,推动乡镇园区围绕主导产业链条关键环节开展精准招商、主攻重大项目,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目前,高邮“三区一镇”产业载体全面提标。其中,作为扛起全市工业经济“半壁江山”的经济开发区持续招大引强、扩链优链,去年工业开票销售超过500亿元大关;高新区加快产城融合步伐,智慧照明、汽车配件、数字信息三大产业园建设进展顺利;城南新区围绕电子信息产业精耕细作,去年新增开票26.2亿元;高邮镇全力打造都市型工业、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工业开票销售、服务业增加值接连突破百亿大关。

事实上,为加快构建“323+1”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园区“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扬州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制定了《扬州市开发园区“一区多园”操作口径》,明确6条政策措施,以优化园区空间布局。

开发园区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载体,高邮正通过优化规划布局,推进“一区多园”协同发展,全面提升开发园区空间形态、产业业态,以园区经济提质扩量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比学赶超

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先手棋”和“生命线”,也是厚植发展优势、实现跨越赶超的现实路径。

2023年4月21日,高邮出台《2023 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意见》,作为2023年全年招商引资工作的风向标。

意见中明确,以“发力奋进年”为总抓手,精准招商方向、精干招商力量、精致招引项目,以高质量招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实践高邮篇章精彩起笔。

具体来看,在精准招商方面,高邮通过明确产业招引方向、明确区域主攻方向、明确项目落户方向,在精准靶向上发力。

以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经济圈四大经济发达区域为主攻方向,高邮深挖投资信息、延伸招商触角、拓宽引资渠道。

2023年2月12日至15日,高邮市委书记张利率队赴深圳、东莞、汕头等地开展专题招商拜访活动。期间,张利一行先后拜访了深圳思倍云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盛雄激光先进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凫山达濠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英联包装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并详细介绍高邮的区位优势、投资环境、招商政策、产业布局,挖掘合作空间。

8月,张利再次率队赴深圳、广州、珠海等地开展专题招商拜访,走访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大锦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三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力争产业合作落地实施,为高邮科技创新发展增添动力。

数据显示,截止9月底,高邮累计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12个,实际利用外资累计上报1.65亿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35.7亿元。

依托招商大讲堂、推行“飞地”激励、季度赛比学赶超,高邮招商领跑扬州。一个个既有“含金量”又有“含技量”的大项目纷至沓来,正为高邮聚焦“江苏绿心”、打造中部崛起的增长极,蓄势赋能。

科创引领

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2023年5月,科技部、江苏省科技厅公布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市)、第二批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区)建设名单,高邮同时上榜。

对标国家创新型县(市)和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区)的建设要求,近年来,高邮市将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平台建设等列入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加以推进。以产业创新与机制创新为核心,不断提高技术攻关成功率、科技成果转化率、高新企业育成率,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新旧动能提速转换。

截至目前,高邮市已成功培育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3个,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97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2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6.16件。2022年,高邮市获批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项,省级以上人才项目14项,获批项目数列扬州各县(市、区)第一。

在创新资源集聚方面,目前,高邮市人才资源总量达13.66万人,累计引进院士等国家级顶尖人才30余人,入选省“双创人才”53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54人。与中科院、上海交大、西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2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设立高校技术转移中心13家,扬州职业大学高邮湖校区开工建设。

面向未来,高邮将着力推进创新治理“增效”、产业双碳“领航”、创新主体“夯基”、创新成果“扎根”、创新资源“汇聚”、创新载体“提质”、科技支撑生态“本底”、科技成果富民“品质”等八大工程,持续做好科技引领产业转型、生态转型、城市转型“三篇文章”,让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四季度既是全年工作收官冲刺之季,也是新一年工作谋篇蓄势之时。产业协同、科创引领、招商引资,高邮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