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之一,苏州高新区始终有着清晰的目标定位,立足科技创新高原之上,积势蓄能、乘势而上,不断攀登新的科技创新高峰,为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高新力量”。
10月20日,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在调研苏州高新区时强调,高新区要全力增资扩产促发展,加快招大引强赋新能,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以“攀高向新”为目标的苏州高新区,招大引强自然是“核心技能”,此次新任市委书记对高新区提出“赋新能”的要求,有什么样的内涵?在距离年终只有50天的“冲刺”阶段,苏州高新区又要如何“赋新能”?
书记点兵“赋新能”
事实上,苏州高新区是苏州最早开会动员全区奋战四季度的板块之一。10月5日,高新区奋战四季度暨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大会召开,动员全区上下抢抓四季度黄金时间,以更强担当、更实举措和更优作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努力为全市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毛伟指出,四季度既是定全年、保全局的收官阶段,也是谋明年、抢开局的关键时期。全区上下要坚定必胜决心,拿出决战的精神状态、决胜的昂扬斗志,大力弘扬“团结、拼搏、务实、争先”的高新区精神,创新实干、攻坚克难,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以来,苏州高新区保持着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招商引资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创新动能日益增强,产业转型步伐加快,民生福祉持续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尤其是三大功能片区,为全区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0月20日,调任苏州市委书记刚满一周的刘小涛便来到苏州高新区调研,足见其对苏州高新区的重视。期间,刘小涛强调,苏州高新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立足产业基础、抢抓发展机遇,全力增资扩产促发展,加快招大引强赋新能,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要精准对接企业增资扩产需求,强化数字赋能,推动工业供地更加精准、资源配置更加高效。要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引进+推进”两手抓,推动签约项目快落地、在建项目快达效。要坚持抓好当前和谋划长远相结合,奋力冲刺四季度,确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力争取得更好结果,努力为全市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这与苏州高新区的年终冲刺动作不谋而合。
为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苏州高新区坚定不移强化招商引资,加快招引一批龙头型、旗舰型、链主型项目,在五十亿、百亿级产业项目上实现突破;全力以赴稳住工业外贸基本盘,全力以赴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紧盯项目建设进度,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达产、早见效;进一步提振消费,精心办好系列促销活动;多措并举加快载体提升,加快城市更新,积极推进工业上楼,加速推进既有载体优化提升,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
在加快招大引强赋新能方面,苏州高新区明确要高水平建设太湖科学城,加快推进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建设,打响太湖光子中心品牌,不断提升太湖科学城的创新显示度和集聚度;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开放创新融合发展,发挥大院大所创新源泉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区内企业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更好服务创新型企业发展,深入实施“双引领”计划,完善全流程服务体系,让创新创业活力充分涌流;打造一流产业创新集群,紧紧围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聚焦“强链补链延链”,打造一流新兴产业创新集群,推动工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
而为给全市发展大局多作贡献,高新区更是“自我加压”,明确要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完善功能配套,加强精细管理;要持续打响“江南文化”品牌,推动苏绣等传统工艺传承创新发展,加强浒墅关历史文化街区、通安金墅老街的保护利用;要加大力度保护生态环境,大力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环阳山片区高水平保护发展等重点工作。要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让“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处处彰显营商环境”成为全区上下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具体到三大功能片区,也有针对性的要求。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要聚焦重点发力,奋力攻坚招商引资,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特别是光子产业,要加快打造千亿级光子产业创新集群,奋力建设光子产业发展新高地;聚焦主攻方向,推动太湖科学城建设提质增效,更高水平建设太湖科学城;聚焦生态宜居,在增强城市形象品质度上奋力作为。
浒墅关先进制造功能片区要锚定目标奋力冲刺,努力在全省、全国经开区中争先进位,建设好高新区“北大门”;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大力招引龙头型、总部型、旗舰型项目;增强城市品质功能,高水平做好片区整体规划以及大阳山、大运河、浒墅关历史文化街区的专项规划。
狮山商务创新功能片区要聚焦“打造产业、创新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新示范”目标定位,坚持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税源经济,推动五十亿、百亿级重大项目实现新突破,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高新起势“向云端”
科创驱动,厚积薄发。
今年以来,苏州高新区的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令人振奋:
长光华芯正式进军可见光领域,致力填补国内在氮化镓蓝绿光激光器领域产业化的空白;阿特斯HJT(异质结)电池和组件实现小规模量产出货,电池效率达到行业领先;中国兵器工业第214所苏州研发中心自主研制的4款关键元器件“护航”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为航天事业提供坚实保障;……
攀“高”向“新”,已成为苏州高新区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成为众多高新企业和科研人员的肩头责任。不久前,苏州长光华芯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了9XXnm 50W 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批量出货,在宽度为330μm发光区内产生50W的激光输出,走在行业前列。同时,牵手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成立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平台公司——苏州镓锐芯光科技有限公司,加速推进国产氮化镓激光器芯片产业化进程。
今年6月,全球领先的大型光伏组件制造商和太阳能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阿特斯”)在科创板上市。作为光伏组件技术引领者,阿特斯屡次走在光伏行业技术升级转型的前列:位列全球组件供应商“第一梯队”,连续12年组件出货量全球排名前五;今年上半年,共向全球市场销售了14.3GW光伏组件,交付规模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实现营业收入261亿元,同比增长31.71%。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实现科技创新突破的催化剂。不久前,作为苏州高新区大院大所的代表单位之一,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二期项目签约,将持续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产业带动力的绿色环境领域综合性创新平台。该研究院落户6年来,已成立了9大交叉技术创新应用中心,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项,孵化成立逾40家产业化公司,链接器、加速器功能日益凸显。
一枝独秀不是春。近年来,苏州高新区引进以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工所、浙江大学苏州工研院、南京大学苏州创新研究院等为代表的各类院所平台,累计引进孵化企业537家,实现营业收入超150亿元;获批高企85家、瞪羚企业19家,独角兽(培育)企业10家;引进培育各级科技领军人才超550人次,形成对创新资源的虹吸效应。
创新联合体是搭建创新平台的另一种有效形式。在苏州高新区,领军企业、大学、科研院所通过组建创新联合体,成为创新链与产业链之间的桥梁纽带。目前,苏州高新区共建设市级创新联合体6家,列全市第一。各家创新联合体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沿领域,加快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加速实现技术突破。
今年以来,苏州高新区科技招商与企业培育两轮驱动、双翼齐飞,为全区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科技动能。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公示3764家、省民营企业备案成功推荐1226家、获批中国独角兽2家、潜在独角兽10家,这些数据均居全市前列。
10月25日,2023苏州高新区(上海)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对接会在上海举行,现场30个项目、8个合作平台集中签约。签约项目中既包含生产性服务类项目,又包含商贸文旅、商务及金融服务类项目。其中,既有高能级、大体量的总部经济项目,也有品牌好、质量高的专业商务服务项目,以及一系列高端研发项目、商贸零售项目,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参与研发制作的太空血管组织芯片完成了国际上首次血管组织芯片在长期微重力条件下的培养实验;铸正机器人完成全球首例椎板减压机器人自主识切手术;康多机器人成功完成全球首例横跨近3000公里的双控制台远程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临床教学手术;心擎医疗介入式人工心脏成为国内首个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突破性设备认定”的介入式人工心脏……一个个国际首次、全球首例的背后,是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技术不断领先的生动注脚。
全球领先的医药研发服务龙头企业徕博科、全球最大的CRO企业精鼎医药等12个行业重大项目先后启动运营;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Medpark入选2023年度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园5强;多肽类生物药产业集群入选全国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成为全市唯一入选集群……一个个重点项目、产业载体的落地,是苏州高新区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创新集群积势蓄能的生动体现。
10月26日,国家药监局智能化医疗器械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医疗装备网络数据安全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动。
11月3日,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核查苏州高新区工作站揭牌暨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创新基地新项目正式入驻。
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创新要素加快集聚产业营收规模年均增长超30%,正在加速驶向“千亿级”产值规模。
秋已深,冬未至,在苏州的城西大地上,在新兴产业的广阔疆域中、在繁荣城市的写字楼间、在创新因子涌动的产业园里,苏州高新区决胜年终的蓬勃力量正蕴蓄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