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十二月,时间的刻度指向了2023年最后阶段,这既是全年工作收官冲刺之时,也是新一年工作谋篇蓄势之季。
回首前三季度,泗洪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11.77亿元,同比增长14.2%,工业开票销售收入460.13亿元,同比增长18.39%。稳步上升的工业曲线,展现了泗洪县持续释放的发展潜力,同时也为其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
眼下,全年收官决战在即,各地冲刺四季度的攻坚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争当中流砥柱,行稳致远的泗洪县又将如何布局决战,赢得最终胜利?
紧抓项目强龙头,持续发起招引攻势
如何在最后闯关决胜局力争最好结果?毋庸置疑,项目引进和建设就是泗洪县决战“收官季”的重头戏。
对此,县委书记杨云峰表示,重大项目是扩大投资、拉动经济的强劲引擎,要全力以赴攻坚重大项目,在年底前持续发起一波大项目、好项目招引强大攻势。
今年以来,泗洪县坚持以“365”招商体系为统揽,聚焦招商引资“1518”和产业项目建设“1113”目标,深入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年”和“产业链招商竞赛”活动,一批投资强度高、产业关联度高的项目先后落地建成。
前三季度,全县累计完成工业项目投资额214.5亿元,完成新开工工业项目57个,当期计划投资额214亿元,新竣工项目59个,单月完成投资额42亿元。
在强化招引与延长产业链同时,泗洪县在推动项目落地上狠下苦功,推动形成“加快新开工一批、加快竣工一批、加快建设一批、加快谋划一批”的良性循环。
据悉,前三季度全县获市认定重点产业链达亿元以上开工条件项目42个,完成年度目标的123.5%;全县18条重点产业链完成产值376.76亿元、完成市年度目标的77.6%;全县获市认定重点产业链列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00.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77.43%。
而针对四季度如何发力,泗洪县也早已明确方向: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同时,对重大项目逐个梳理落地过程,最后时刻确保群创智慧主体全面施工、富杨食品厂房主体施工基本完成、天瀚光电项目主体建设完成,从而保证年内新签约项目落地开工率不低于50%,完成产业项目建设“1113”目标。
事实上,项目招引建设得以顺利推进最离不开的,便是当地的营商环境,而针对营商环境的创新优化,泗洪县可谓“十分在行”。
率先探索企业登记“全市通办通取”,探索“互联网+智慧登记”新模式,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高效便利;深入实施“个转企”登记改革,统筹抓好“个转企”转前、转中、转后,积极做好服务保障、激发市场活力;创新“交邮商政+互联网”融合模式,推动资源要素进一步向乡村倾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以及积极创新建立生态“农融仓”赋能机制......
优化营商环境的优秀案例并不止于此,正是因为有着优质的落地与建设环境,泗洪县才得以招引一批又一批的大项目、好项目,而这也为年底收官冲刺带来了不小的助力。
聚焦“4+3+X”体系,持续建强特色产业链
项目招引建设是决胜收官的王牌,而持续夯实产业基础,则是一个城市得以长久发展的必由之路。
泗洪县地处长三角经济带北翼,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是一座潜力巨大的新兴城市。
今年以来,泗洪县围绕“4+3+X”产业体系,以“5321”工程和重点产业链培育为抓手,持续增强发展动能,全面提升县域工业经济综合实力。
据官方数据发布,前三季度,泗洪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11.77亿元,同比增长14.2%;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460.13亿元,同比增长18.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预计2023年,全县实现工业开票销售680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工业总产值570亿元,同比增长15%;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
去年,泗洪县印发了《泗洪县“十四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要求泗洪大力发展包含机电装备、绿色食品、新材料、光伏新能源4大主导产业,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智能终端3个先导产业,高端纺织、绿色家居等X个特色产业的“4+3+X”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
龙头引领、链式发展,在泗洪晶硅光伏产业链上得到充分验证。泗洪围绕产业龙头,加强产业配套招商,先后汇聚以“当年签约、当年施工、当年投产”的江苏东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以及创生源智能、天瀚光电、旭日祥光伏、东磁光伏等大型光伏企业为配套的产业体系,形成了从光伏设备制造、到硅晶片、电池片及组件生产的一条完整产业链,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下降,带动了泗洪光伏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前三季度泗洪县光伏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104.12亿元,成功突破百亿元大关,东磁新能源开票销售达到100.17亿元,成为泗洪工业经济首家开票销售过百亿企业。
另外,产业迈向高端,智能化生产也十分重要。为让更多企业乘“云”而上,加“数”前行,泗洪县积极引导传统企业紧扣重点环节,深入开展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按照计划,2023年,泗洪已经建成2个省级智能工厂。
随着产业“智改数转”步伐的加快,泗洪产业发展的高端化之路也将愈发宽广,同样其产业链之间的衔接也将更为契合。
加快乡村振兴,打造新时代的鱼米之乡
泗洪县是全国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示范县,也是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泗洪牢牢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性机遇,以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为目标,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基于泗洪县独特的发展基因,在项目招引中,农业无疑占据了重要地位。据悉,泗洪县今年新招引亿元农业项目达10个以上,列入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36个,计划年度投资4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个,已完成投资额40.06亿元,投资完成率95.38%;已达到竣工投产项目21个,预计年底可完成投资42亿元以上、实现竣工项目达35个。
不断进击的经济数据,折射出泗洪不断加压的争先意识和干事创业的奔腾态势。
而面对县域农业未来发展,泗洪县表示将加快形成“四群六链”产业体系,即“100亿级高效水产、80亿级生猪、50亿级稻米、50亿级特色果蔬”四个产业集群,“米蟹虾猪果菜”六个产业链,同时做好“土特产”文章,创新营销策略、扩大品牌影响,让“泗洪大米”“霸王蟹”等特色农产品“质优价更高、叫好又叫座”。
事实上,无论如何发展,最终还是要惠及人民。基于此,泗洪县积极探索强村富民“新路径”,推进“支部擂台赛项目”强村行动,探索推广“共享厂房”“飞地抱团”“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发展模式,提高居民收入。据悉,今年新增村集体增收项目高达300个以上。
总而言之,无论是从项目招引夯实产业,还是发展农业加快乡村振兴,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泗洪高质量发展这个终极目标。
编筐织篓,重在收口,越是到了决战决胜的时刻,就越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胜券在握的泗洪也将以重大项目加速跑,助力各项工作跑好收官冲刺“最后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