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这座以园林闻名天下千年古城,还有另一种同样影响深远的小号“园林”,其“园”之小不过一盆范围,其“林”之小亦只有一两株半枯之树或半截之桩。这便是苏派盆景艺术。
盆景则是缩微的园林和自然,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苏州已有数千年的根基和传承,位列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是吴文化人文内涵的具象体现和精神依托,远有模拟倪云林山水画作创意的“云林山水”,近有周瘦鹃对苏派盆景的发扬光大,于当代不仅有一批专业的盆景艺术家及从业者,更成为“福气之城”许多市民家庭的阳台庭院主角。
12月22日,苏州园林“苏派盆景技艺弘扬”百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宣推活动,在苏州公园举行。有意思的是,这个由苏州市园林和绿化 (林业) 行业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和中国银行苏州分行等部门联合主办的活动,目标是进一步把盆景艺术推向更多的家庭。为此,接下来将全年开展100场“苏派盆景技艺培训”、培养1000名“苏派盆景技艺弘扬”志愿者。
“我们希望培养出的1000名志愿者,可以像种子一样散布在全社会,带动1万人以上成为‘盆景艺术的爱好者’,让苏派盆景艺术走进千家万户,让盆景艺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组织人事处处长刘伟说。
这场活动得到了苏州虎丘、拙政园、留园、苏州公园管理处等通力协作,为盆景技艺弘扬活动提供全方位保障和支撑,让苏派盆景更好地走出园林围墙,走进千家万户,助力盆景艺术魅力焕发出更为璀璨的光彩。“玩”的人多了,技艺或事物才能成为“文化”,喜欢的人多了,“遗产”才能得以传承,不再“孤独”。
为什么需要虎丘、拙政园、留园等景区和园林的协作?首先它们自身就是苏派盆景艺术的“达摩院”,技艺代代传承,精品佳作云集,苏派盆景成为苏州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园林和盆景在艺术源脉上相互影响和交融,甚至在哲学、美学内涵上二者有深刻的趋同性,苏派盆景风格古雅,精巧入微,受苏州园林文化的影响,极为讲究意境。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苏州园林便是苏派盆景的模本,反之,苏派盆景也可说是苏州园林的小样。在历史上就有不少造园名手,把山林野趣摄于城市的园林艺术之中,因而“咫尺千里,缩龙成寸”的盆景艺术更有了借鉴的范本。
另外,“盆景”一词本身,即最早出自苏州人之手,且与虎丘有着直接渊源。明代大学士王鏊《姑苏志》记:“虎丘人善于盆中植奇花异卉、盘松古梅,置之几案,清雅可爱,谓之盆景。”
此次活动上,现场举办了首场苏州盆景技艺弘扬推广活动,并开展志愿者招募。活动启动后,还将不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盆景展示、技艺比赛、义卖等活动。这些后续活动的目的,还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爱上盆景,“玩”上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