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2023年,计划实施共8大类50件民生实事项目,以一系列务实之举,不断扩大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围绕“更好的教育”:炮车高中三期、邳州中专宿舍和食堂等学校建设工程完工;教育系统招聘新教师900人;创建省、徐州市优质幼儿园16所;发放扶困助学资助资金5378.0175万元。
●围绕更优美的生态环境: 全面完成3个绿美乡村建设,建成并命名省级特色田园乡村3个、徐州市级特色田园乡村4个,建成省级生态宜居美丽示范镇1个、示范村7个;改扩建公园广场公厕6个、农村户厕改造22500户;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农村2个镇级生活垃圾中转站提升改造,城区167个垃圾收集点提档升级;
●围绕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城乡电动汽车充电站新建4个;智慧停车项目建成全城区一二三级停车导引系统,共计接入泊位11748个;建设乡村道路3.12公里、安防工程207公里、桥梁3座,铺设村内道路200公里。
教育、就医、住房、养老、就业……一项项、一件件,都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在8大类民生实事落实中,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积极关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教育是民生之本,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如何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待?邳州市以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持续扩大,办“更好的教育”作出有力回答。
明德实验高级中学一期工程三栋楼房已全面投用,二期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学校按照四星级高中标准建设,同时,学校与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江苏姜堰中学合作办学,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新要求。
明德实验高级中学新校区负责人李飞表示:“目前有1500多名师生在校园工作学习,我们与姜堰中学合作,他们的专家团队已经进驻新校区,全面指导我们教育教学。接下来,学校将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方面不断改进,走出一条高质量教学之路,树立明德教育品牌。”
明德实验高级中学建设是全市加大教育投入的一个缩影。今年,邳州市还实施了炮车高中三期、邳州中专、车辐山中专等一批教育工程项目建设。教育“硬件”设施愈加完善,“软件”配置也及时跟进。招聘新教师增强师资力量;多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更多孩子享受到优质“普惠”教育;发放扶困助学资助资金,守牢保障底线。
教育是百年大计、民生大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邳州市久久为功、一以贯之,抓实教育、抓强教育,全市教育实现了重点大学录取人数、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活动质效等历史性突破。
“城市公园转角可遇,乡村出门即享‘诗与远方’。”是生活在邳州这座城市的居民最切身的感受。
“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问题不仅关系人居环境改善,也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今年,邳州市聚焦“关键小事”,服务好“民生大事”,把“厕所革命”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助、规范标准等方式,持续推进“厕所革命”。
在人民公园,改造一新的公厕外部白墙灰瓦庄重典雅,内部干净整洁,管理有序;九凤园内休闲散步的市民不用担心“如厕难”问题;锦绣广场的公厕不再出现排队等候现象。
今年8月份,城区人民公园、人民广场、锦绣广场、青少年运动广场、九凤园内的6座改扩建公厕投入使用;11月份,农村22500户厕改造工程全面完成任务。
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工程科科长张孝彬介绍:“园林部门承办公厕改扩建工程,于8月份全部建成投用,并强化日常管理。另外,我们还进行公园广场提升工程,疏通下水道、改扩建排水管网系统等,把公园广场打造为市民家门口的快乐活动场所。”
小公厕事关大民生,方寸之地,文明之窗。在实施为民办实事工作中,我、邳州市围绕群众所需所盼,做到想问题以民意为重,办事情以民生为本,做决策以民愿为先,下足绣花功夫,把小事办实办好,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幸福就在身边。
电动汽车充电站分布越来越广泛,让城市更生态更环保更宜居;智慧停车位让“一位难求”现象成为“过去式”;顺畅整洁的村内道路打通了群众便捷出行的“神经末梢”……如今,在邳州城乡大地,越来越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让人民群众的更多美好憧憬变为了现实。
今年3月,闽江路充电站投入使用之后,每当电动汽车需要充电的时候,市民戴营都会把汽车开到这里充电。
戴营说:“充电站离家近,交通也方便,汽车充电速度也挺快的。”
随着今年4个充电场站的建设完成,邳州市已累计建设电动汽车充电场站23座,预计投放充电终端341个。便捷、绿色的出行条件,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得到有效提高。
邳州交控特来公司电副总经理彭磊告诉记者:“3月份以来,4个充电场站陆续开放运营。截至目前,累计充电量100万度,服务3.8万台车辆。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我们合理布局、适度超前,为新能源电车车主提供优质服务,形成了一个快捷高效的充电网络,保障市民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环保低碳生活。”
民生福祉的“质感”,体现在更多布局合理、业态齐全、智慧便捷、商居和谐的便民生活圈。在打造更舒适的居住条件中,我市以经济社会的新发展、人民群众的新需求为目标导向,补短板、强弱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市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周继红表示:“我们将及时做好有关跨年度建设项目的服务、协调等工作,推进项目快建设、早达效。同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科学编排下一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将关注度较高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完善工程、学生食堂建设和营养餐配送、老年助餐点建设等项目纳入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清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更多发展成果。”
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在加快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建设中,邳州市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紧紧围绕民生短板弱项和群众“急难愁盼”,努力把人民群众“盼的事”变成我们“干的事”,把我们“干的事”变成人民群众“满意的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邳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