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2023年江苏新增北交所上市企业16家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站内

全国第一!2023年江苏新增北交所上市企业16家

新年伊始,据北交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江苏新增北交所上市企业16家,数量居全国第一;江苏北交所上市企业累计达43家,同样是全国第一。

更值得关注的是,去年下半年以来,江苏企业积极拥抱北交所,上市热情持续增长,目前一批江苏企业正排队冲刺北交所,期待龙年“跃龙门”。

用好“主阵地”,抢抓“新机遇”

三季度以来,北交所公司成为市场热点,个股涨幅远超沪深板块。截至11月27日,江苏共有40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位居各省区第一位,总市值达到593.11亿元,位居各省区第二位。其中苏州地区北交所公司达到9家,位居江苏各城市之首,无锡、南京、南通位列其后。

上市公司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四成,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九成。江苏证监局积极推动各地市政府和相关部门抢抓改革发展新机遇,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3年12月28日,常州企业莱赛激光在北交所成功上市,为江苏企业在北交所的全年上市动作画上一个句号。

2023年江苏新增的16家北交所上市企业,几乎都是来自制造业领域的“专精特新”。这些企业中不乏行业上市第一股、细分领域的龙头、国际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专注于激光测量与智能定位领域产品研发和生产的莱赛激光,是北交所激光测量传感第一股。作为国内智能制造、智能点胶领域的龙头企业,卓兆点胶在精密液体控制设备行业已经占据领先地位。特种橡胶“小巨人”科强股份,其拳头产品——车辆贯通道棚布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70%。

实力靠市场检验。江苏新增的16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中,首发融资额普遍在1亿元以上,其中卓兆点胶达2.82亿元、中裕科技达2.97亿元,而鼎智科技最多、达4.07亿元,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得市场认可的有力证明。

排队企业更细分,产业板块有优势

北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批江苏企业正在积极冲刺北交所。”围绕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上下游,一批积极拥抱北交所的江苏企业涌现。

2023年9月,在北交所两周年生日来临之际,证监会发布了《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大力推进投资端建设,通过允许科创板投资者直接参与北交所等方式,着力扩大投资者队伍、优化投资者结构、提升投资者参与度,为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

2023年12月29日,2023年最后一个工作日,江苏5家企业上市申报材料被北交所受理。此前一天,无锡企业鼎邦股份上市申请获通过。北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江苏共有22家企业在北交所排队等候上市,全国排名第二,仅比第一名少一家。这其中3家已经过会,19家在审。

这些刚被受理的企业中,天工股份是战略材料级钛及钛合金产品生产制造商,位于国内民营钛合金市场前列,其钛薄板主要应用于手机外壳、笔记本电脑外壳、家电外壳等3C电子产品。苏州万源通是一家专注于印制电路板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属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产业链企业。格林司通则是一家从事自动化设备研发和销售的企业,其产品主要运用于锂电池生产中。

“这些排队等待上市的江苏企业有两个特点:一是涵盖的细分行业越来越丰富,二是许多新申报企业均来自优势产业链和重点产业板块。”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吴斌分析认为,近年来,江苏在许多产业发展上走在前列,围绕这些产业上下游,又不断地成长起新的创新型企业,构建起良性的产业生态圈。

高质量扩容扎实推进,积蓄发展新动能

北交所正式运行以来,创新型中小企业快速集聚,市场功能稳步发挥。一是高质量扩容扎实推进,创新型中小企业快速集聚。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已有217家,是开市时的近3倍,体现了"更早、更小、更新"的服务特色。

江苏北交所公司中,森萱医药、鼎智科技分别以49.78亿和45.28亿位居总市值前两名,江苏有8家北交所公司总市值超过20亿,24家超过10亿,16家不足10亿,最低的是旭杰科技,市值仅有5.38亿。

2023年12月19日在北交所上市的无锡企业灵鸽科技,是国内较早进入物料处理领域的行业先行者。经过多年发展,该公司决定从制造型企业转变为服务型制造企业。在这个转型关键阶段,公司选择在北交所上市,希望得到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助力。

公司董事长王洪良说:“北交所是新的动力,公司将牢牢把握市场机遇,在做精做细和深耕细挖的基础上,不断切入新的应用领域、拓展新的市场地域,以更加优异的成绩来回馈资本市场、回报股东、回报社会。”

或为转型、或为更好参与市场竞争、或为走向国际市场,在江苏重点产业链上下游成长起来的这些创新型企业,正借力资本市场,积蓄发展新动能。

推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