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月7日开始,苏州各区县相继进入“两会时间”,各区县政府工作报告也陆续公布。其中姑苏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区、虎丘区、太仓市、常熟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到了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的数据,此外结合昆山、张家港及苏州工业园区上半年或前三季度经济数据,苏州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已经可以初步估算出来,料将超过2.5万亿元,达25017.8亿元,增速4.1%以上。
姑苏区:预计950亿元,增长4%
2023年,姑苏区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0亿元,增长4%。
作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2023年姑苏区在古城保护方面成果卓著,受到各界广泛的关注肯定,这一年住建部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现场会在姑苏区圆满召开,第四届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成功举办,该区“争取中长期低息贷款支持古城保护”举措被纳入住建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潘氏祖宅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拙政问雅”夜游项目获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平江九巷”作为“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城市合作赛道,亮相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赛事,姑苏古城保护成果全年获国家权威媒体报道百余次。
在经济建设方面,姑苏区亦保持了回升向好的势头。除了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6亿元,同比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28亿元,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亿元;全年各类市场主体数量保持正增长,“四上”单位在库数净增124家,发展更具韧性活力。值得一提的是,全年接待游客超6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超9亿元。
吴中区:预计1638亿元,增长4.5%
吴中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吴中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38亿元,增长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2.6亿元,增长5.8%(数据皆为预计数,下同)。
在2023年中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报告中,吴中区位列百强区第7;成功创建苏州首家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蝉联全国市辖区GEP百强榜首。
这一年,吴中区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502亿元,增长2%;完成工业投资140亿元,增长16.3%;实现进出口总额717亿元,增长9%;实际使用外资4.86亿元,增长35.8%;有效高企1706家,增长18%;建筑业总产值达到490亿元,增长29%。
吴中区发展新抓手“四个一号”,皆取得新突破。“一号战略”太湖新城建设,全年15个项目签约落户,18个项目开工建设,13个项目建成投用,数字经济产业规模突破310亿元。“一号任务”太湖生态岛建设,成功创建省首批“生态岛”试验区,发布“文旅伙伴计划”,“三合一”引水上山工程等8个项目建成,全国首个自动驾驶生态文旅示范基地开园。“一号工程”独墅湖开放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区,完成拆迁97.6万平方米,腾退土地1932亩,甪端新区城市设计全新亮相,12个项目开工开业,8个项目成功落户。“一号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东区实现建筑主体结构封顶,西区启动建设,全面实施学科设置等内涵建设。
2023年,吴中区也在产业发展方面实现新提升,其中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规模突破1300亿元,增长27%;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达780亿元,增长28%;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规模达380亿元,增长25.4%。
吴江区:增长预计4.5%,计算出全年约2426.5亿元
吴江区在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中再次进位,列全国第七;吴江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首次进入全国前20,列第19位。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左右,2022年吴江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是2322亿元,计算出2023年的GDP为2426.5亿元。
2023年,吴江区经营运行基础稳固,态势良好,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9.9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三;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5.59亿元,总量列全市第二。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逼近5000亿大关,达4969.84亿元。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4.32亿元;入选全省首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培育名单,新增民营企业超1万家、总数达9.76万家,亦将突破10万家大关;新增上市公司2家,过会2家。在项目投资方面,243个区级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71.8亿元,新签约185个产业项目;实际使用外资3.92亿美元,增速全市第三;跨境电商交易总额34.6亿元,总量全市第二。
相城区:预计1150亿元,增长5%
2023年,相城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0亿元,增长5%。这一年,该区奋力推动苏州实验室相城基地、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等“国字号”平台落地见效,扎实推进全区和高铁新城两个“十项重点工作”,有序实施23个“三年行动计划”,经济运行“四项机制”助力服务提级。规上工业“企业画像”赋能发展提档。
创成元和塘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消费促进、孵化器运行、“双创”建设3项工作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连续4次获评全省金融生态优秀县,入选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相城高新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并在省高新区综评中排名上升3位。高铁新城成为全省首批城乡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先导区,入选省工业大数据应用示范区。
除了GDP增长率铁定“跑赢”全市平均分之外,相城区多项指标可圈可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5.2亿元,增长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0亿元,增长15%;完成产业项目工地1720亩;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831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16.8%;新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总投资650亿元;建筑业产值完成900亿元,增长20.3,总量连续4年位居全市第一。
虎丘区:预计1835亿元,增长5%
2023年,与国家级苏州高新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虎丘区,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35亿元,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3.1亿元,增长6.1%。
这一年,该区坚持内外需协同发力,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呈现良好的招商势头,全年新增高质量产业项目270个;项目建设提速,固定资产投资626亿元;外贸逐步回稳,实现进出口总额2500亿元,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比提升7.5%;消费市场复苏,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5亿元。
在2022年度国家高新区总体排名中,上升3位,列第20位;在全省高新区综合评价中上升1位,列第3位。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实现首批师生入驻,太湖光子中心加快建设,太湖科学城全面起势。这一年,累计引进创新型企业1500余家,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21家,入选独角兽(潜在)企业37家、瞪羚企业116家,新增上市企业5家,并列全市第一,资本市场刮起一股“高新旋风”;创新生态不断优化,10个项目入选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列全省第一;4个项目入选全市成果转化平台,列全市第一。
太仓市:预计增长5%以上,计算出全年1717.34亿元
太仓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该市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2022年太仓市的地区生产总值是1653.57亿元,计算出2023年的GDP为1717.34亿元以上。
这一年,太仓连续第8年位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榜首,综合实力列全国百强县第7,高质量发展指数列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第6。
在经济建设方面,太仓可以用“回升向好”来形容。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9.4亿元,增长6.5%;1265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210亿元,其中“四大产业”产值占比重达75.5%,并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五星级示范基地,入围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位列科技创新县域百强第二;183个三级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超100%;太仓港全球排名升至第22位。
常熟市:预计2870亿元,增长4%
2023年,常熟市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百强县第四,县域投资竞争力、新型城镇化质量、绿色发展、数字经济、旅游综合实力均位居全国中小城市百强县前二。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70亿元,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7.4亿元,增长7.9%。
落地“中国·沙特中心”、中国常熟“一带一路”(巴基斯坦)中心等重大平台。
这一年,常熟市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坚持以稳促进,保持经济发展韧性;以产强市,转型升级蹄疾步稳;以融兴城,城乡品质提档升级;以民为本,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以严筑底,社会大局平安稳定;以实为要,自身建设纵深推进。
工业大盘基本稳健,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732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重达51%和45%。产业集群加速成势,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三大支柱产业完成规上产值3030亿元,增速超规上工业3.9个百分点,新能源、声学产业规模增长均超20%。完成工业投资280亿元,连续5年居苏州第一;落户产业项目153个、投资总额622亿元。
昆山市:未公布,但上半年成绩不俗
在此次昆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未提及昆山2023年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但依据昆山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有理由相信其成绩不俗。在陈丽艳市长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显透露出强烈的信心和乐观的情绪。
报告指出,“经济运行率先实现整体好转,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增长情况均优于苏州平均,对苏州和全省发展大局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
“率先”“优于苏州平均”等关键词一再表明,昆山市这一年的发展是稳健而高质量的,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等关键指标上,在苏州大市范围内依然是走在前面的。
2022年,昆山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史无前例地突破了5000亿元大关,达到5006亿元,在全国县(市)中遥遥领先。2023年,昆山连续19年排名中国百强县榜单之首。在前一年庞大基数之上,昆山的每一点增长都是在刷新由它自己创造的历史纪录。
何况,昆山上半年的数据已经预示,其全年的增长率必不会差。根据苏州市统计局统一核算,上半年昆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75.2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6%,增速较一季度提升3.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总产值5033.76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一度令外界感到“担忧”的电子信息产业,反而成为增长的领跑者,完成产值2859.60亿元,同比增长7.3%,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速4.0个百分点。
如果昆山全年实现5.6%的增速,它的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5286亿元。
从产业层面来说,昆山依然是被看好的一个。总投资超18亿美元的友达光电二期建成投产,百亿级立臻科技智能终端项目投产达标,千亿级企业也在继仁宝之后新增立臻、世硕达到3家。此次政府工作报告还特别提及了群启高阶载板、清陶固态锂电池等重点项目,他们是否会成为昆山“王炸”级项目,值得拭目以待。
昆山民营企业有高原而无高峰的现状,亦有望被打破。不仅是诞生了上述变革性企业,且从数据上亦可印证,2023年该市规上民营工业企业产值突破5000亿元,同比“暴增”31%。
张家港:未公布,但值得期待
在此次张家港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未提及该市2023年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但2023年前三季度,张家港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20.0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4%,比上半年提升0.3个百分点。按区域经济发展的“惯性”来说,张家港4季度的增长不会低于3.4%,亦意味着全年增长率亦不低于3.4%。
也就意味着张家港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不低于3415亿元。
张家港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该市全力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较好地完成了“123”年度目标任务,连续5年获评苏州高质量考核第一等次,8项工作获省政府办公厅督查激励通报表扬、总数位列苏州第一。
2023年为张家港市“现代化建设先锋年”。张家港市委市政府明确了“123”年度目标任务,即:明确“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主线;锁定“巩固提升全国百强县(市)‘前三甲’位次,成功获评首批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两大目标;聚焦“科技招商、产业招商、人才招引,调高、调轻、调优产业结构,区域协同联动发展”三项重点任务,开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张家港新实践。
过去一年,张家港全力抓项目、稳增长,向好态势更加稳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出台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55条政策性措施,新增“缓、减、退”税超30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1亿元。沙钢集团连续15年入围世界500强,3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9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招商引资掀起热潮,盛虹储能、锐华科技两大超百亿级项目举世瞩目,其中盛虹储能投资规模更是达到306亿元;此外还有安普瑞斯、博腾股份2个50亿级项目;新签约超亿元项目106个、总投资超900亿元存量企业加码布局。
面向未来,张家港依然有万丈雄心。1月5日,张家港公布了推进新型工业化暨工业超万亿实施方案,要到2026年实现工业领域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全力打造“万亿”新港城。到2026年,力争实现冶金新材料3800亿元、先进(高分子)材料1000亿元、智能高端装备1500亿元、高端纺织1000亿元、新能源1000亿元的5条千亿级产业链,特色半导体400亿元、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200亿元、数字经济100亿元的3条百亿级产业链的产业格局,实现工业超万亿元目标。
作为全国百强县第三名、苏州“三大法宝”之一张家港精神的发源地,张家港永远值得期待。
苏州工业园区:未公布,但可能是最大惊喜
开发区人大工作是我国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建立人大代表联席会议制度,是苏州工业园区发展中的一件大事。1月6日,苏州工业园区人大代表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园区人大代表联席会议制度正式落地实施,园区人大事业开启新的时代篇章。
苏州工业园区也没有公布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但这并不影响它或是去年苏州经济增长最大惊喜的概率。去年上半年,园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160亿元,同比增长3.4%;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规模最大的行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均实现正增长,增速分别为10.2%和11.5%。
时间拉长到去年前三季度,苏州工业园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64.90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依然位列全市第一。
所以放眼全年,苏州工业园区依然会是全市经济增长的领跑者,这一点不需要怀疑。增速6%—6.1%之间,同样不用置疑。2022年,园区地区生产总值是3515.61亿元,通过计算其全年GDP当在3730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