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召开的张家港市“两会”,张家港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该市全力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较好地完成了“123”年度目标任务,连续5年获评苏州高质量考核第一等次,8项工作获省政府办公厅督查激励通报表扬、总数位列苏州第一。
张家港,并非生而不凡,只是注定不凡。60多年前,由常熟和江阴两地划出的23个公社和1个国营农场“拼凑”成了张家港市的前身沙洲县,因此张家港常常被调侃为“苏南的边角料”。初设时,全年总产值只有3000万元,全县只有一部柴油机发电,80%的农民住在草房里。然而经过60多年的“逆袭”,如今的张家港早已跻身全国百强县“三甲”。
而进击之路上的巨人依然还在进击,张家港的雄心终于还是藏不住了: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要用3年时间实现“工业超万亿”,实现工业领域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万亿雄心 斯之不远
2023年为张家港市“现代化建设先锋年”。
过去一年,张家港全力抓项目、稳增长,招商引资掀起热潮,成功引进盛虹储能、锐华科技两大超百亿级项目,其中盛虹储能投资规模更是达到306亿元;此外还有安普瑞斯、博腾股份2个50亿级项目;新签约超亿元项目106个、总投资超900亿元存量企业加码布局。
面向未来,张家港依然有万丈雄心。1月5日,张家港公布了推进新型工业化暨工业超万亿实施方案,要到2026年实现工业领域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到2026年,形成冶金新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智能高端装备、高端纺织、新能源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工业产值超1万亿元。
光束汽车生产基地
巨人进击 由强更强
虽有雄心,底气何在?对张家港而言,底气是拼出来的,过去是,现在依然是;党委政府是,干部群众是,企业同样是。
全国工商联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苏州共有26家企业上榜,占江苏省总数的29%,而张家港上榜9家企业,占苏州总数的1/3强,占全省总数的一成,堪称全省民营企业高地。发达的民营企业规模,以及头部民营企业数量领跑全省,就是张家港底气与实力的强大依托。
张家港上榜民营企业中,沙钢集团跻身前50强(排名第18位),永卓控股排名第81位,江苏国泰排名第139位,攀华集团排名第245位,华芳集团排名第431位,联峰钢铁排名第442位,长江润发排名第455位,澳洋集团排名第470位,东华能源排名第483位。“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张家港入围企业数占比超苏州全市三分之一;“2023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张家港多达 7家企业上榜,数目同样位居苏州各区县(市)之首。
顺应产业变革大势,瞄准未来的正确方向,张家港正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由量大转向质强,积蓄更多力量,向着“更高更强”之路昂首挺进。
冶金产业是张家港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优势产业。多年来,全市冶金行业爬坡过坎、负重前行,依靠科技进步走出了一条持续转型发展的道路,不断向冶金产品线的中高端攀登,形成了全国领先的冶金新材料产业集群。张家港头部钢铁企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成果斐然。沙钢正在加快超洁净钢生产、低碳零碳等国际前沿工艺技术应用,大力推进具有国际领先优势的超薄带工艺技术产业化。永钢集团积极谋划“低碳发展、高精转型”。炼钢三厂扩建、超高强度高韧性特殊钢生产研发、精品线材智能服务平台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项目将于今年2月竣工投产,年产180万吨钢坯将用于轧钢,115万吨优特钢线材将用于下游深加工,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达到近百亿元。
氢能是苏州八大未来产业之一,而且苏州将张家港设定为发展氢能的“主阵地”之一。
去年4月,位于苏州张家港的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下线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10TPD氢液化工厂核心设备,并被应用到山东省齐鲁氢能的液氢工厂。这款产品的成功研发,突破了高效的氢循环膨胀制冷、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核心工艺部件“卡脖子”环节,打破了大规模氢液化产品的国外长期垄断,有力促进产业的自主创新。2023年12月28日,国内首台民用液氢罐车在张家港中集圣达因低温装备有限公司下线,一次可以运输液氢40立方米,运量是传统氢气管束车的10倍。产品的成功下线,彻底打破了国外垄断,标志着我国在民用液氢储运领域实现了关键技术和关键装备的重大突破……
多年来,张家港市积极布局氢能产业,已经构建了氢能全链条产业生态,完善了多层次创新体系,实现了多场景示范应用,“张家港制造”正积极向“张家港创造”转变。未来,张家港市将继续突出氢能产业关键领域、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化水平,积极拓展氢能产业链条,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打造氢能产业富集、头部企业富集、核心技术富集的“富氢城市”。
目标所指 “星辰大海”
在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光束汽车实现整车独立生产是被单独列出来的。这足见苏州的重视程度,也是苏州长久以来的一个梦想。装备制造业,是苏州一个万亿规模的优势产业,其中包括几乎整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制造能力。新能源汽车发展是当前大势所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预计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超过900万辆,2028年达到1300万辆。拥有整车品牌并跻身市场主流,才是拥有新能源汽车产业真正的未来。
光束汽车,是由长城汽车与宝马集团合资成立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位于张家港市,其旗下首款产品——全新一代MINI COOPER纯电动车型已正式下线。去年12月,光束汽车获得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准入许可。此前,企业已通过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项目备案。从生产到销售,企业即将迎来“出口+内销”新突破。在国际国内两大汽车集团的加持下,光束汽车能不能实现成为苏州的“蔚小理”,能不能成为苏州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束光”,非常值得期待。
有人在“贴地飞行”,还有人在“壮志凌云”,飞向真正的“星辰大海”。去年10月,位于张家港的天兵科技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目前公司估值已超150亿元人民币。这家成立仅仅4年的创业企业,从事的是运载火箭技术研发与项目管理。不久前,天兵科技的火箭总装厂正式迁移至张家港。“张家港开始造火箭了”,这里的航空航天产业浮出水面。
日前在天兵科技张家港智能制造基地,“天龙三号”国内商业航天首发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已进入后期研制阶段,计划今年年中执行发射任务。从张家港杀出的百亿级“独角兽”一触即发。
张家港工业经济发展前景广阔,目前拥有工业企业1.7万多家、规上工业企业1566家,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47%以上,张家港也连续30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三甲”。要实现到2026年工业产值超1万亿元,张家港需要盛虹储能、光束汽车、天兵科技这样的“新质生产力”制造更强劲的“推背感”。
围绕这一奋斗目标,张家港市委书记韩卫指出,要做到“五个聚焦、五个统筹”:
要聚焦“产业体系”,统筹打造“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围绕“4+4”重点产业链,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要聚焦“企业梯度”,统筹培育“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中小微企业”,支持链主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增量提质,促进中小微企业扩大规模,加快形成“雁阵”式企业梯队。
要聚焦“产业创新”,统筹开展“平台建设、人才引育、生态优化”,建设协同高效的载体平台,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高地,营造多元融合的创新生态,持续构建产学研有效衔接、大中型企业融通创新的良好格局。
要聚焦“数字技术”,统筹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深入推进智能化改造,加快实施数字化转型,不断强化网络化联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要聚焦“绿色低碳”,统筹谋划“节能降碳、绿色制造、绿色能源”,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积极构建绿色能源体系,让绿色低碳成为港城新型工业化的鲜明底色。
目标所指,使命必达。2024已然到来,张家港青春正好,活力奔涌,面向“未来”,从“新”出发。时虽严冬,春山可望,“未来”之义,斯之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