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历史新高!扬州2023年旅游接待总人次达1.0321亿
江苏
江苏 > 扬州 > 正文
站内

创历史新高!扬州2023年旅游接待总人次达1.0321亿

2023年,扬州旅游接待总人次达1.0321亿,首次突破1亿,创历史新高,位列全省第四。

会议透露,2024年,扬州将紧扣“三个名城”“六个好地方”建设的总体要求,提升“烟花三月”旅游节国际影响力,扩大“扬州的夏日”市场知名度,打响“二分明月‘艺’扬州”秋季品牌,丰富“冬游扬州 ‘食’‘泉’十美”活动内容,力争做到天天有声音、月月有爆款、季季有主题。

首次突破1亿人次 旅游接待人次创历史新高

据悉,2023年,全市文旅系统着力壮产业塑品牌、促消费扩内需,惠民生提质态、兴创作攀高峰,重保护活利用、优服务强监管,“四季旺游”旅游接待人次达1.0321亿,创历史新高。其中,全市57家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6149.31万人次,同比增长93.22%,较2019年同期增长33.4%;全市累计接待过夜游客1109.36万人次,同比增长96.91%,较2019年同期增长18.4%。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陈玲春表示,数字的背后,映射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是旅游市场的强势复苏,是行业潜力的活力释放,更是扬州持续推出多项举措、扶持市场主体、策划特色产品、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的努力。

过去一年,扬州以宣传城市整体形象为目标,打造“四季旺游”活动品牌,策划推出“烟花三月下扬州”“亲子研学‘夏’扬州”“二分明月‘艺’扬州”“‘食’‘泉’十美品扬州”四季文旅促消费活动,全年招引举办郭德纲于谦相声专场、瓜洲音乐节、七河八岛音乐节、首届乡村旅游节等重点活动300余场,形成了贯穿全年的城市节事活动体系。扬州构建全媒体营销体系,加大抖音、B站、小红书账号宣发力度,推出“东方甄选扬州行”文旅直播活动,开展“百所高校扬州行”主题推介、“运河十二景”主题研学旅游、大运河城市定向赛等活动,反响热烈。

国家级表彰20多项 品牌创建全省领先

2023年,扬州文旅品牌创建全省领先,全年获得国家级表彰荣誉20余项,新创成省级以上文旅品牌120余项。我市被央视评为“十大旅游向往之城”,被中国旅游研究院评为“2023夜间经济新锐十城”“大众旅游•美食系列•十城”;扬州市广陵区东关街、高邮市运河•盂城驿街区创成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扬州市环明月湖文旅商圈创成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成功举办了全国首个非遗与旅游融合现场交流活动,“扬州经验”在全国推广;打造文旅融合新IP“我要上村晚 ‘艺’起下扬州”秋季村晚赛歌会系列活动,活动浏览量超1.3亿;高邮市入选首批国家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单位。

重大项目建设是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和重要支撑。2023年,推进重点文旅项目分类别建设,制定发布《2023扬州文旅产业投资指南》,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开展精准招商12次,开展专题文旅推介会10次。高质量承办运河城市文旅融合发展分论坛,54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213.6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个。

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重大文旅产业项目103个,计划总投资854.93亿元。我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工作获评省政府督查激励。

讲好扬州故事 文化扬州建设绽放新魅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2023年,扬州评选出首批10家示范小剧场,创成省级示范小剧场1家、省级小剧场精品剧目1部,推动主城区19家小剧场实现常态化演出4630余场。开展“绿杨人家”社区艺术节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2500余场,服务群众6700余万人次。全年创作大型剧目4部,小节目224个;成功举办第六届全国木偶皮影优秀剧节目展演,江都区荣获“中国扬剧之乡”授牌。

2023年,扬州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扬州非遗珍宝馆开馆,富春获评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全球范围内首个自助餐ISO国际标准《自助餐设计与服务指南》获批立项,“标准护航文旅融合与国际合作”入选文旅部全国文化和旅游标准化示范典型经验推广名单。

擦亮“来扬州行大运”金字招牌 构建“四季旺游”品牌体系

会议透露,2024年,扬州将紧扣“三个名城”“六个好地方”建设的总体要求,勇担新的文化使命,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聚焦运河品牌,聚焦文旅项目,聚焦四季旺游,聚焦品质效益,聚焦串珠成链,聚焦游客满意,高质量推进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

扬州将进一步打响“来扬州,行大运”“扬州,你早晚得来”和“Find China in Yangzhou(扬州最中国)”宣传口号。市县联动,进一步提升“好事成双在高邮”“邗你趣玩”“龙舞江都大运来”等县域旅游品牌辨识度。

新的一年,扬州将构建“四季旺游”品牌体系,力争做到天天有声音、月月有爆款、季季有主题。提升“烟花三月”旅游节国际影响力,扩大“扬州的夏日”市场知名度,打响“二分明月‘艺’扬州”秋季品牌,丰富“冬游扬州‘食’‘泉’十美”活动内容。重点围绕长江、大运河资源,深度挖掘扬州“一江一河”文旅特色与卖点,组织开展运河沿线名家名剧名团系列展演活动。

加大重大项目建设力度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2024年,扬州将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打造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全面提升“运河十二景”,推进“十里外滩”、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二期、大运河非遗文化园二期等项目建设。打响“读李白 游扬州”“跟着书本游扬州”等研学旅游品牌。策划推出文博场馆研学系列活动,扩大“博物知旅”等研学品牌活动影响力。

如何更好将文化的“流量”转化为经济的“增量”?新的一年,扬州将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文旅共享新空间,拓展文旅融合新载体,推进高水准非遗体验集聚区规划建设,创办扬州文创峰会,举办文创产品大赛暨产销对接会。推出“跟着非遗游扬州”等一批特色鲜明的非遗主题旅游线路。策划组织好“我要上村晚 ‘艺’起下扬州”2024才艺大比拼系列活动;组织举办“争当宣传大使 讲好扬州故事”大赛等主题活动,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当好扬州宣传员。整合全市文博资源,打造“周末时光 ‘静’享扬州”公共文化服务新品牌。培育休闲度假、国货“潮品”、文创产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评选最具地方特色的“十大伴手礼”,打造富有扬州特色的高品质消费IP。

推动大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创成“国字号”

大运河流淌千年、穿越古今,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新的一年,扬州将深入推进长江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开展运河遗产文物主题游径调研,编制完成《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扬州段建设保护规划》并组织实施。加大“运河十二景”和长江运河主题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推介力度。高质量运营隋炀帝陵遗址公园,打造成为扬州运河文旅新地标。

2024年,扬州将编制《全市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推动大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创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仪征枣林湾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动运河三湾风景区进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储备库。推动皮市街、仁丰里街区以名家名师工作室、沉浸式剧场、文创体验为特色,争创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艺术创作再攀高峰

建成运行“扬州智慧文旅平台”

扬州是一座被文化浸润的城市,优秀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2024年,扬州将深入实施艺术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创作推出扬剧《伍子胥过江》《千里送京娘》、木偶剧《东方白鹳》《勇敢的马可•波罗》《嘻嘻…西游记》,复排一部传统剧目《百岁挂帅》,打磨提升扬剧《郑板桥》、中篇扬州曲艺《小康的渔》《大河向北》、中篇扬州评话《钱三强》等,争取在全国性各项创作、展演展示活动中扩大扬州份额,在中国曲艺牡丹奖、白玉兰奖等国家级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

新的一年,扬州将打造公共文旅服务扬州样板。策划组织好绿杨人家社区艺术节、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提升“微笑扬州”旅游志愿服务品牌影响力,将“微笑扬州”打造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旅游志愿服务品牌。推行“数字+”“网络+”“智慧+”公共文化服务,打造智能导览系统,让优秀文化资源借助数字技术“活起来”;建设“掌上旅游”服务平台、建成运行“扬州智慧文旅平台”,汇集文旅资源一张图,实现统一指挥和应急调度。

原标题: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1亿人次

来源:扬州发布

推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