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暖阳,照在故黄河边的黄楼上,黄色的琉璃瓦反射着阳光,闪耀着亮眼的光芒。
黄楼,坐落在徐州市鼓楼区,矗立在故黄河南岸大堤上。南望,徐州中心商圈高楼林立、商户云集,是江苏仅次于新街口的繁华之地;北看,古老的黄河在一代又一代徐州人的治理下,收起了桀骜不驯的性子,静静流淌而过。
江苏师范大学吕健老师走在黄楼下,讲述起黄楼的故事: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黄河发生大溃决,洪水一路南下,直扑徐州城。又逢暴雨连降,水势凶猛,人心大乱。时任徐州知州的苏轼,决心与徐州城共存亡,他带领徐州军民抢筑大堤,历时四十五个昼夜,终于战胜洪水,也留下了“庐于城上,过家不入”的佳话。洪水退去,苏轼一面整堤护岸,一面加固城墙,在城东门挡水要冲修建了一座两层高楼,取“土实胜水”之意,以土克水,有镇水之意,所以“以黄土垩之”,取名“黄楼”。
黄楼,在徐州历史上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它见证了不屈的徐州,留下了苏轼为官的美名,还记录了文坛的一大盛事——黄楼聚会。
洪水退去,百姓平安,黄楼落成。北宋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重阳节,黄楼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王巩、颜复、道潜等三十多位名士聚会黄楼,苏轼亲自题写“黄楼”二字匾额。当日,苏轼写下《九日黄楼作》一诗,以示纪念,苏辙、秦观虽不在徐州,也都作了《黄楼赋》,陈师道作了《黄楼铭》。之后,从宋至清,历代途经徐州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题咏诗、词、赋、铭130多首,名篇流传至今。
一次改名,两次迁址,多次重建和重修……历经战乱纷争、朝代更迭、黄河改道,千年风雨沧桑,黄楼的样貌,也几经变化。
1988年,黄楼迁至庆云桥东、古黄河南岸重建。丹柱磁瓦,绛窗黄墙,重檐歇山,四面朗畅,新建的黄楼高18米,坐东面西,为重檐歇山式仿宋建筑,外两层内三层,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宋代规制,苏辙撰文、苏轼书丹之“黄楼赋碑”立于楼内。2023年,重建后的黄楼进行了首次大修,保持着临流而视的镇河雄姿,黄楼更加宏伟壮丽。
时间虽历千年,黄楼依然屹立在徐州城。它不仅是徐州人民团结一心、抗击洪水、勇夺胜利的精神象征,还寄托着徐州人民对苏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世代缅怀。
徐州人与水较量并获得胜利的故事,今天还在继续。
对家住鼓楼区下淀片区的众多居民来说,2023年的“愿望清单”里,家门口的积水点不再积涝已成为现实,升级为让人安心的“小确幸”。
“去年5月底连续三天下雨,咱这小区都没有积水,下雨天再也不用蹚水了!”65岁的冯保华在丰财街道供销楼宿舍小区住了20多年,这里逢雨必涝的窘态,已被一套完善的收水系统破解,百姓的出行路更加畅通。
鼓楼区去年完成下淀片区、煤港东街片区等23处积水点改造,涉及18个小区,城市内涝显著改善。两年来,鼓楼区实施完成40项易淹易涝点综合治理,城区内涝积水点消除率超过95%,惠及居民群众30多万人。
从历史最悠久、工厂最密集的工业集中区,到以水为脉、城绿相依串联起每一寸美好的土地,鼓楼区农业农村水务局副局长曹学兵,见证了十年来鼓楼的蝶变,“干好一件事唯有坚持不懈,我们的目标是不再让污水进河。”
碧水蓝天映照鼓楼可持续发展之路。昔日黑煤黄沙的集散地、一条污浊的 “龙须沟”,如今岸绿景美的景观河、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是丁万河的“前世今生”。远处,自由呼吸的河流,彰显城市“好气色”。鼓楼区2023年推进实施污水处理提质增效17个达标区建设,涉及79个小区“小散乱”排水整治。今年,鼓楼区又将加快荆马河等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启动九龙湖等14个污水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24条河道,如生生不息的血脉,滋养着鼓楼大地。徐州城区向北、每一处都在越变越美……
“水患无常”
早已变成了
“幸福河湖”“河安湖晏”
今日黄楼
风采更胜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