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明基医院骨科团队孙甲树主任应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简称UBE技术),为一位33岁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成功解决困扰其六年的大问题。
自2021年该院骨科杨同其主任、严军主任于苏州市高新区内首次开展UBE技术以来,数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成为UBE术的受益者,成功解决因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腿痛等问题,UBE技术的成熟应用是我院骨科医学中心微创化解决脊柱问题的进一步体现。
UBE手术,即脊柱内镜技术的一种,打破以往大众对骨科手术的认知,术中仅需做两个1cm左右的手术切口,一个切口为观察通道,另一切口为器械操作通道。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UBE手术借助天然解剖间隙建立微创工作通道,解除神经压迫,对椎旁肌肉损伤较小,且能够更大程度地保留完整的脊柱结构,维持术后脊柱的稳定。
UBE技术解困六年大问题
患者33岁,男性,自述腰背酸痛已有6年之久,其间曾于外院接受椎间孔镜治疗,近1月来症状加重,同时出现右小腿麻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遂至苏州明基医院骨科杨同其主任门诊就诊。
经MRI检查示:L3/4椎间盘膨出、L4/5及L5/S1椎间盘变性伴突出(中央型),相应椎管狭窄、 L4-S1椎体终板炎(Ⅱ型)、腰椎退行性改变。结合影像诊断: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
考虑该患者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伴有椎管狭窄、神经根受压,且患者症状明显,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指征明确,患者手术意愿强烈,拟行手术解除压迫。
结合患者情况,为其行创口小、恢复较快的UBE微创手术。
术后第二天患者自述腰背部疼痛较前有明显好转。术后第四天状态稳定后出院。一周后,恢复正常工作。
该患者33岁,腰椎间盘突出已有6年,在这个年龄人群体中,“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并不少见。很多人以为“腰椎间盘突出”是“老人病”,其实不然。虽然年纪大了之后腰椎退行性病变是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之一。
但是研究调查表明“腰椎间盘突出”好发于20—45多岁的青壮年,重体力劳动者、职业司机、上班族等都容易中招。其中他们的共同点是:久坐、久站、久蹲。
为什么会突出?首先要了解腰椎间盘在哪个部位——腰椎位于脊柱的中下部,一共有五个,在影像报告中以L1—L5称呼。两个腰椎中间相连的部分,就是腰椎间盘。腰椎间盘能够对腰椎起着支撑、连接和缓冲震荡的作用。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腰椎间盘组织,通常把腰椎间盘比作“轮胎”,里面有“内芯”——“髓核”,内芯外包裹着一层“外皮”,也就是纤维环。当受外力影响,腰椎间盘受到上下两侧腰椎的挤压,则会出现“腰椎间盘膨出”的症状,这个时候大部分患者是没有感觉的。
如果持续受力挤压,纤维环易发生破裂,破裂后,“内芯”髓核组织“脱颖而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腰椎间盘突出”,突出后往往压迫后方的神经根,导致腰腿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医学和科技的进步,目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可以实现阶梯治疗,即在退变的不同阶段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分为保守治疗、微创介入技术、微创技术、融合技术等。
苏州明基医院骨科阶梯化、个体化、微创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现将这些治疗手段分述如下,可以帮助广大患者更合理、科学地了解和选择治疗手段。
第一台阶:保守治疗。80%的腰椎间盘突出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得到缓解。相关文献报道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经保守治疗6—12周得到改善。通过正规的保守治疗,大多数病人症状可以得到缓解、改善。保守治疗特点: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费用低、治疗周期相对较长。正规的保守治疗方法包括平卧硬板床休息、腰背肌功能锻炼;牵引、磁疗等物理疗法及以消炎、镇痛对症治疗为主的药物治疗。
第二台阶:微创介入治疗。微创介入治疗方法为保守治疗无效、保守治疗暂时有效但反复发作、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各种体位都难以缓解时采取的治疗方法。
一般微创治疗方法为:神经阻滞、射频、臭氧、胶原酶等。微创介入治疗特点:微创、可反复操作。
第三台阶:微创手术治疗。目前腰椎微创手术主要有两大系统:椎间盘镜及椎间孔镜。目前的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微创摘除基本可取代传统的椎间盘摘除术。微创手术治疗特点: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手术治疗损伤较小,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
不过,如今UBE技术成了腰突患者术式的新选择。UBE技术兼有内镜放大的视野和开放手术灵活的操作,比椎间孔镜更适合处理狭窄病变,特别适合于那些因为恐惧开放手术,却备受疾患困扰的高龄腰椎管狭窄的病人。
第四台阶:常规非融合手术。这一阶段适合有马尾神经损害和进行性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应首选常规手术治疗。常规手术包括:椎板间开窗、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等,包括显微手术或常规直视下手术。常规非融合手术特点:创伤大、费用高、恢复相对较快。
第五台阶:融合技术。融合固定手术则是腰椎间盘病变的终极治疗,融合手术现可以分为常规融合手术(PLIF TLIF等)和微创融合手术(MIS-TLIF)。融合特点为:创伤较大、恢复期较长、一般终极手术后不会复发。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阶梯化治疗中,高阶梯治疗方案可作为低阶梯的补救措施。此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情存在差异,治疗也不能拘泥于固定方案,目前,苏州明基医院骨科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定制治疗方案。
苏州明基医院骨科医学中心-脊柱外科
苏州明基医院骨科医学中心-脊柱外科依托于中心主任杨同其教授倡导的微创化、数字化、个体化的骨科微创治疗理念,大力发展脊柱外科团队,由曾任全军骨科研究所脊柱外科主任孙海燕教授领衔,专注于脊柱疾病微创治疗。
脊柱微创: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PKP/PVP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Mis-TLIF微创治疗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等;
脊柱畸形:先天性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特发性脊柱侧弯、重度僵硬性侧弯、退变性脊柱侧弯等;
脊柱退变性疾病:颈椎病、颈椎管狭窄症、颈椎失稳症、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胸椎黄韧带骨化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峡部不连、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等;
脊柱创伤:颈椎骨折脱位并四肢瘫、胸腰椎骨折脱位等;
脊柱肿瘤:颈椎骨肿瘤、颈椎软骨瘤、胸椎脊膜瘤、腰椎骨肿瘤等;
脊柱翻修:擅长利用各类微创技术行多种脊柱术后的翻修,如椎间孔镜技术翻修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皮质骨螺钉(MIDLIF)翻修胸腰椎内固定术后邻椎病等。
目前已能够开展所有的脊柱微创手术,包括经皮椎间孔镜技术(0.7cm切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激光射频消融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源性腰痛;后路MED或可扩张通道治疗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经皮内固定治疗脊柱压缩骨折,颈椎齿状突骨折,甚至退变性腰椎侧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或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性压缩骨折,椎体血管瘤,椎体肿瘤等;经皮内固定+可扩张通道减压椎间融合(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II°以内的腰椎滑脱;后路MED辅助颈椎间孔扩大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以及国际前沿技术:微创斜外侧经腹膜后腰椎融合术(OLIF)及经骶前轴向腰骶椎融合术(AxiaLIF)。
专家介绍
杨同其:主任医师、教授、骨科医学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骨科临床、教学、科研和科室管理工作,分别于2000年、2004年二次赴德国风湿病关节中心,德国Endo-Klinik医院,法国里昂大学医学院学习脊柱外科和人工关节外科技术。
从事骨科临床工作30余年,能够熟练诊治各科骨科疑难杂症,并成功完成骨科复杂手术,注重引进先进的新技术和新疗法,近年来发表论文20余篇,并参与完成多项科研成果。
孙海燕:脊柱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在脊柱微创、脊柱创伤、脊柱肿瘤、结核、畸形及退变性疾病的诊治方面经验丰富,完成各类脊柱手术10000余例。
孙海燕主任所开展的脊柱重度骨折脱位手术,全椎节肿瘤切除椎体重建术,髓内肿瘤切除术,脊柱结核前后路病灶清除重建术,重度脊柱侧凸截骨矫形术,脊柱畸形PSO、VCR及Ponte截骨术脊柱重度后凸360度截骨矫形术,寰枕、枕颈融合术,寰枕后弓及枕骨大孔减压内固定术,颈椎前后路减压/成形/侧块、椎弓根螺钉固定术,重度后纵韧带骨化症及黄韧带骨化症减压术,脊柱内镜手术、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椎体成形术等微创手术,均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
孙甲树:脊柱外科专家、副主任医师
擅长脊柱外科的颈椎病、胸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及脊柱颈胸腰椎复杂骨折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
已开展脊柱外科各类手术数千台,椎弓根钉手术及3、4级手术占比80%以上。常规开展老年人胸腰椎骨折的微创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即刻止痛,24小时后就能自行下床。小切口OLIF入路、UBE下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失稳、腰椎滑脱、颈椎间盘突出、胸椎管狭窄症。各型脊柱侧弯的截骨矫形内固定手术。腰椎骨折微创经皮置钉和机器人辅助的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
张厚庆:主任医师、骨科副主任
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专注于临床实践,对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对骨科疑难疾病的诊治亦颇有心得。
擅长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症、骨质疏松症等;老年人髋部骨折、胸腰椎骨折的微创治疗;复杂的骨与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及血管神经损伤的修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