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扬子江畔到珠江口,看南京市长的大湾区之行
江苏
江苏 > 南京 > 正文

从扬子江畔到珠江口,看南京市长的大湾区之行

据公开报道显示, 3月24日至28日,市长陈之常带队先后到澳门、珠海、深圳,开展学习考察、拜访交流活动,行程紧凑且高效。

据了解,此次考察团由市长带队,副市长、相关板块和部门负责人参加,团队规模宏大,凸显出南京对于此次外出考察学习的高度重视。

如此规模的“考察团”外出,必有其背后的深层次意义。

纵观市长考察学习的“点”,无不透露着南京发力的新方向。在澳门举办了宁澳乡贤座谈会,拜访了澳门中联办、澳门经济财政司,访问澳门科技大学,与澳门国际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等;在珠海、深圳分别拜望了华润集团、中国电子、中国平安、华为、中兴通讯、迈瑞医疗、汇川技术、云天励飞、瑞声科技、格力电器、招商蛇口、中海地产等一众与南京联系紧密的“旧友”,也去了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南京大学深圳产业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学习考察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

梳理此次陈之常的大湾区考察之行,有两条很明确的主线:一是落实重大国家战略,全面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对接;二是推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城市能级跃升。

拜访“老”朋友,南京“深度”牵手大湾区

今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大湾区建设迎来一个重要节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五周年,同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也迎来了第二个五年的开局之年。

今年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点名“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明确指出支持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站在全新的起点,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两大城市群正在谋求更大的发展与突破。

而南京作为长三角特大城市,对于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两大国家战略对接联动,更是责无旁贷。“加强战略对接、深化创新合作,在互促共进中携手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也是此次“互动”的鲜明主题。

其间,陈之常在澳门举办的宁澳乡贤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希望在产业对接、协调创新、开放发展、人文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更好促进双方交往交流交融。

对此,澳门中联办副主任吕玉印表示将推动南京与澳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对接,实现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共赢发展。

澳门经济财政司司长李伟农也明确表态,愿进一步加强沟通联系,携手推动宁澳两地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由此可见,此番南下学习考察之旅,南京意在找到全面深化两大国家战略对接联动的“最优解”。

而此次南京澳科大技术研究院的揭牌也标志着双方合作已经达成了完美共识,取得里程碑式成果。

3月25日,在澳门科技大学南京创新合作座谈会上,南京澳科大科技研究院揭牌,一批实验室集中签约入驻。该研究院定位集科学研究、产业孵化、人才聚集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化产学研基地,主要开展与数字经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相关的学术研究、学术交流、成果转化、技术研发、技术推广与应用。

随着南京澳科大科技研究院未来合作项目的不断增加,势必会推动南京整体的科技创新成果更进一步,进而吸引全球优秀的科研人才和团队汇聚南京,实现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跃升。

除此之外,粤港澳大湾区还是南京链接优质发展资源,开展招商引资的重要站点。

这一点,从具体行程安排中可见一二。

在深圳、珠海期间,陈之常一行密集走访了华润集团、华为、中兴通讯、迈瑞医疗、瑞声科技、格力电器等十余家企业,围绕合作领域、推动重点项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事实上,在陈之常率团南下之前,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邓智毅带队赴广州、深圳拜访有关企业,推动重点项目落地,进一步强化南京与大湾区的资源对接。

从“请进来”到“留下来”,如今越来越多的粤港澳企业和客商在南京找到了归属感,南京也正推动更多粤港澳资源要素集聚,全面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更多领域、更深层次的互利合作,实现两地的繁荣发展。

锁定“新”焦点,对标大湾区的“南京策”

科技创新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新的发展格局下,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城市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命题,而科技创新则是解题的首要前提。

与最优者对标,向最强者学习。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同样也是南京考察团此次赴大湾区考察交流的重点领域。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有效对接的“关口”,也是科技成果顺利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为此,南京考察团到深圳的第一站就来到了光明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参观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据了解,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分12批次引入超200个项目,成功孵化45家企业,估值超200亿元,对深圳合成生物领域的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和转化应用起到重要推进作用。

随后考察团先后去到了粤港澳经济研究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南京大学深圳产业研究院等科研机构,考察科技创新工作。

其间,陈之常与粤港澳经济研究院创院理事长沈向洋就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领域前沿研究和产业动态进行了深入探讨。

当前,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水平居于全国第一方阵,而这离不开其在人工智能产业走出的“先手棋”,把握趋势打好“主动仗”,从而实现高标准建设南京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无论是以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战新产业,还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在科技创新转化为发展动能的“闭环”中,企业都是“枢纽”,因此科创力量的市场化转化,离不开各具特色、各有优势的企业集群。

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汇聚了一批大型总部和龙头企业。

当前南京正努力争当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的主攻手,此番南下学习考察,这既是直面问题、剖析自我的勇气,也是奋勇向前、不断争先的决心。

一边,南京正全面推进“产业强市”,这就需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推动产业创新。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尤其是深圳作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实现了从“改革之都”到“创新之城”的跨越,更是涌现了一批在全球叫得响的创新企业,形成了强大的梯次型创新企业群。

对标学习深圳,不仅对南京产业进阶蓄力不失裨益,也对南京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具有借鉴意义。

另一边,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占据新兴产业高地,必须瞄准全球布局,加速产业集聚成势。考察期间,陈之常明确表示,把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到一批好企业好项目上,加快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在陈之常与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深入交流时,也表示双方将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动更多新业务在宁布局。

此次考察团重点提及的,无论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低空经济、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或是数字经济,显然均符合南京“2+6+6”创新型产业集群。尤其是对新兴产业链相关项目的考察和交流,将为南京提供更加完善的成功经验。

作为继新能源之后城市争相发展的又一个重要产业——低空经济也成为此次考察的重点。

在东部通航围绕如何推进低空经济发展进行座谈交流,陈之常坦言,深圳低空经济头部企业众多,应用场景丰富,先进经验值得学习。

对标先进,比学赶超,是一座城市拔节成长、向更高处攀登的“必修课”。当前的南京正聚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此番考察学习之旅,也必将会让南京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