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湾”集智,共研无锡经开机器人产业“灵巧未来”
江苏
江苏 > 无锡 > 正文

“双湾”集智,共研无锡经开机器人产业“灵巧未来”

“双湾”集智,共研无锡经开机器人产业“灵巧未来”

“灵心”启智能,“巧手”创未来。

4月15日,锡港沪机器人灵巧智能研究院签约落户无锡经开区。市委书记杜小刚出席签约仪式,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丁汉致辞。香港科技大学校长特别助理、内地事务处主任施天艺,副市长周文栋,无锡经开区主要负责同志,以及锡港沪相关高校研究院、人工智能生态企业代表参加活动。

会前,与会人员参观展览,详细了解研究院建设情况,以及合作各方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一场签约,三地共建,这一聚焦人形机器人全生命周期产业链的合作成为太湖湾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在产业协作、科技创新方面深度融合的又一典范力作。

在全球追逐的“新质生产力”中,人形机器人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核心要素之一。约十年前,我国许多产业开始大规模“机器换人”,但大多属于听从固定指令的工业机器人,行为较为单一。发展至今,柔性制造和智能互联的需求愈发凸显,如何实现更为灵动的人机交互成为机器人本身突破的“关键一跃”。

如何让人形机器人灵巧运动,这一被称为给机器人注入“灵魂”的行业难题,随着锡港沪具身灵巧智能研究院正式签约落地雪浪小镇,不久的未来将在无锡经开区被攻克。

雪浪小镇未来园区负责人介绍,新成立的研究院由中国科学院丁汉院士领衔,聚集了一批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尖端人才和行业翘楚,其主攻方向是开发控制人形机器人灵巧运动的“小脑”,从而提升人形机器人非结构化环境下全身协调移动、灵巧操作及人机交互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科技创新策源地的存在,为实现产业落地、场景打造和人才集聚实现了可能。

目前,研究院团队规模已超百人,申请发明专利超50项,计划三年内引进培育10家具有产业化能力的机器人创新型企业。

“研究院以灵巧智能为切入点,战略意义重大、应用场景丰富。”丁汉表示,锡港沪三地人才集聚、资源互补,期待以共建锡港沪机器人灵巧智能研究院为契机,更好汇聚创新资源、科创企业、青年人才,加强相关领域技术攻关,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的良好生态,推动更多无锡研发、无锡制造的机器人及零部件产品应用于千行百业。

近年来,无锡紧扣“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大要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在深度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的基础上,跨域开展与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的战略合作,加快开辟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其中,无锡经开区正着力打造“天生机智”未来产业新地标,目前已引进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等一批未来产业头部企业。

“人类之手历经千万年演化才达到如今的灵敏程度,人形机器人要在短时间内赶上确实任重道远,但未来可期。”丁汉认为,经开区以“灵巧智能”机器人作为切入点既能抢占战略制高点,实现技术自主可控,又有丰富的应用前景,有利于快速集聚产业生态圈,进一步形成国际引领,向全球贡献更多人形机器人“无锡元素”。

“建设国家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3年内团队规模达到80人,申请发明专利超50项,引育10家具有产业化能力的机器人企业,研究院科研服务年收入达2000万元……”这些,是本次“双湾”集智的三年之约。

壮志既定,就要循着可行路径笃定前进。业界已有共识,人形机器人是一个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的新质生产力载体,这也意味着培育人形机器人不是一城一地能单独做到。

本次三方强强联手实现优势互补,香港科技大学郑家纯机器人研究院与经开区合作共建的锡港协同创新中心已于1月启用,作为专注于机器人研究的多学科平台,其整合了传感器、神经科学、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领域的创新研究,一系列国际领先的成果将在经开区转化为“1到N”的产业化成效;丁汉院士创立的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在锡深耕十余年,已建成的叶片、“两机”、智能装备、机器人和大数据等22个团队将从技术端和应用端提供强劲支持;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则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强大的企业孵化能力进行产业孵化和培育并链接外部资金、高校和上下游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经开区逐渐成熟的科研配套与数字经济市场土壤也是研究院选择落户的关键因素:雪浪算力中心、英伟达智算中心和中科曙光先进计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逐一布局,目前已建成总计1000P规模的新型城市算力中心,将对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车联天下、优奇智能和优地科技对研究院的“灵巧手”产品很有兴趣,能提供快速落地的应用场景和终端需求,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商业服务、居家养老等领域拥有广阔市场。此外,当地许多像巨蟹智能这样从事谐波减速器研制的基础企业成为研究院加速起飞的“助推器”。

开拓人形机器人领域,发力未来产业,经开区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而是规划打造了现实可行路径。2023年最后一个工作日,被誉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的优必选科技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这家企业早在2020年就来到经开区开展工业和物流场景的机器人研发制造,研究院的到来会加速产业生态圈的形成,形成产业链和应用场景的良性互动。

“用明天的科技锻造后天的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对成熟不同,未来产业在技术与场景方面还未成熟,需要长周期资源投入。

今年1月8日,经开区在全市率先举行未来产业发展大会,聚焦商业航天、合成生物、类人机器人、人工智能“天生机智”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征集10个未来产业创新应用场景方案,并设立1亿元资金池,专项支持入围项目落地建设。大会发布了包括“实施意见”“三年行动计划”“政策意见及其资金管理办法”等多个指导文件,配套10亿元转型扶持资金,推出100亿元的尚贤湖未来产业基金,用于未来产业发展全链条扶持,力争在2026年前培育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未来技术和创新应用头部企业,形成“7+X”未来产业体系。

在这一“未来风口”劲吹之际,国内商业航天、精准医疗产业领军企业微纳星空、绿叶诊断纷至沓来,上海技术交易所未来技术交易平台、华南理工大学类脑科学研究创新中心接连落户,一个全新的产业坐标正在形成。

来源:无锡经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