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文旅市场持续升温!江苏共接待游客超三千万人次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站内

今年“五一”文旅市场持续升温!江苏共接待游客超三千万人次

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在串联起劳动节、青年节和立夏节气的“五一”假期中,江苏各地文旅活动丰富多彩,文旅消费持续火爆,假日市场安全有序、繁荣发展,呈现出一派群芳竞秀的好风光。

据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监测:“五一”假期,全省纳入监测的634家A级旅游景区、195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45家省级以上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202家文化场馆去重后共接待游客 3132.43万人次 ,游客消费总额 141.15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9.16%和20.04%。其中,省外游客占比40.76%,省内跨市游客占比20.54%。

银联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全省外地游客银联渠道文旅消费107.04亿元,同比增长7.45%,占银联渠道全行业消费的33.75%,较去年同期提高6.32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10.79%,较去年同期提高0.3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一。

假期前四天,美团数据显示,江苏接待国内游客和文旅消费量均居全国第二;百度迁徙数据显示,江苏接待国内游客量位居全国第二;途牛数据显示,江苏接待国内游客和文旅消费量分别居全国第三和第四;同程数据显示,江苏接待国内游客和文旅消费量均居全国第四。

根据纳入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监测范围的数据看,接待游客排名前五的景区分别是: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园风景区、苏州金鸡湖景区、扬州东关历史文化旅游区、苏州平江历史街区。

省外游客量同比增长36%,消费同比增长29.26%。主要省外客源地依次为上海、安徽、山东、浙江、河南,占省外游客总量的58.38%。

全省营业性演出比较密集,观演人次同比增长48.45%,演出票房同比增长50.63%,带动文旅消 费 5.62亿元 。

其中,第11届南京溧水咪豆音乐节相关话题全网关注超8亿,近8万人次现场参与;第八届常州“太湖湾音乐节”吸引乐迷超13万,营收破亿。全省备案博物馆假期接待观众超400万人次,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等热门文博场馆保持高人气。

旅游的生活体验化、沉浸式深度游趋势更加明显,夜游及夜市成为假期游客的热门选择,县域旅游快速增长,宜兴、溧水、昆山、溧阳、盱眙客流同比分别上涨109%、85%,74%、71%、63%。宜兴、溧阳入选途牛十大县域旅游热门目的地,昆山入选携程热门县域旅游目的地,宿迁位列全国增长最快小众旅游目的地城市第7。

面对“五一”期间旅游高峰,省委、省政府分别召开全省安全生产情况检查调度会和全省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调度会,要求文旅部门责任再压实、措施再细化。省文旅厅在节前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全省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和假日市场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将安全隐患整治情况“回头看”和暗访检查中发现的177个问题隐患及时反馈给各地,要求采取防范措施,决不能把安全隐患带进假日文旅市场。

用好文化艺术、公共文化、文博展览、非遗体验、旅游休闲等渠道,更好活跃假日文旅市场,推动“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继4月份启动贯穿全年的文旅消费推广季和乡村旅游节,节日期间又联动全省各地推出4225项文旅活动,其中包括营业性演出169场,大型营业性演出16场,大型音乐节6场。

成功举办 第九届中国昆剧艺术节 ,组织优秀剧目走进园林景区、文博场馆、商业空间和高等院校等多类场所。

按照“群众点单、基层报单、部门派单、主体接单、观众评单、政府买单”模式,2024年省级 “送戏下乡” 在“五一”假期拉开帷幕, 第九届江苏省淮剧艺术展演月 期间也安排淮剧名家名段进乡村惠民演出,线上2545.6万余人次共享文化盛宴。

成立景区调度、市场监管、投诉处理、数据分析4个工作专班,每天安排1名厅领导在岗调度指挥,通过江苏智慧文旅平台实时监测和无人机巡航等方式,对重点文旅场所进行安全监管和客流疏导。

主动与公安、应急、交通运输、市场监管、气象等部门开展协同合作,做好交通拥堵、设备停运、灾害天气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全省1200余名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全员在岗履职,开展线上线下巡查。假日期间,各级执法机构共检查各类文旅场所3049家次,出动人员7326人次,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监控巡查1622家次,发现并整改安全生产隐患问题41个。

针对热门文旅场所“预约难”、排队时间长等问题,督促文旅场所优化管理服务,对可能出现大客流的53家热门景区和文博场馆提前下发预警提示,假日期间分别就加强营业性演出监管和做好假日文旅市场安全工作下发提示函,引导游客安全有序、文明游览。

加强舆情监测,及时回应游客关切,主动解决游客合理诉求,维护好江苏文旅的良好口碑和形象。“五一”期间,江苏文旅市场热力十足受到主流媒体广泛关注。央视《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朝闻天下》《东方时空》、人民日报头版、新华社专题报道等多次聚焦江苏节日期间丰富游客体验、培育新型消费、保障游客安全及文博场馆热等内容。

为引导公众科学出行,在全媒体平台开设“水韵江苏五一不扎堆儿”专题专栏,联动主流媒体、文旅达人,发布热门景区场馆预约和错峰出游指南、小众打卡地系列游玩指南等原创短视频和图文攻略,抖音、微博话题相关点击量分别达644.7万、856.8万,全媒体平台点击量近2000万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多家文博场馆延长开放时间,南京每天组织5800名志愿者开展文旅志愿活动,扬州全面升级“微笑扬州”旅游志愿服务,不少地方开放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共享车位,推出定制旅游线路、开通旅游专线等更多有温度的旅游服务。

来源:江苏文旅

原标题:“五一”文旅市场持续升温,3000多万游客在“水韵江苏”寻找“美的发现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