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江苏看“博物馆”,家家“有看头”。
无论是以“一院六馆”稳居国内一流博物馆之列的南京博物院,还是屹立三湾乘风破浪锐不可当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无论是凝萃江南精华又观照大千世界的苏州博物馆,还是开近代公立博物馆先声的南通博物苑……无不特色鲜明、各有看头。
汉风,吴韵,江河相伴,湖海相融。探源而上,这里的文物故事,蕴藏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奔涌源流,弘扬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的鲜活基因。
丝绸,碑刻,画像石,钢铁,珠算,古生物……以博物之名,探索人类文明的边界和高峰。
教育、文创、研学、休闲、社教……多元创新,打造文旅融合的典范和地标。
到江苏看博物馆,看它们熔古今于一炉、集四海于此间。
到江苏看博物馆,看它们群芳竞秀,绽放成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生动载体。
到江苏看博物馆,看它们百舸争流,肩负起“走在前、做示范” 重大要求和“探索新经验”重大任务的责任担当。
五月,春夏之交,盛会将至。走!到江苏看博物馆。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位于扬州三湾风景区,总用地200 亩,总建筑面积约7.9万平方米,由展馆、内庭院、馆前广场、大运塔和今月桥五部分组成,是集运河文物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于一体,兼顾旅游休闲与对外交流的专题性博物馆,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博物馆。
“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区”,千里运河近在咫尺,两岸烟火触手可及;虚实结合,“运河上的舟楫”展以近百艘船模与多媒体智能交互传播船舶知识体系,观众能在沙飞船获得不一般的沉浸式体验;无文字沉浸式景观再现,“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在有限的展厅内浓缩了大运河传统建筑精华;“科技+艺术+文化”,“河之恋”水、运、诗、画四个篇章以裸眼3D技术给与美轮美奂的虚拟空间体验;复原互动的生态呈现,“运河湿地寻趣”呈现运河2000年生态涵养,是文化公园之中的自然公园。
截至目前,中运博已累计接待线下观众近800万人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有平台粉丝数量超320万,登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焦点访谈》等多家中央主流媒体。获得2023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第十九届(2021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精品、文旅部“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和“第一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卓越之星奖”等行业内重要荣誉。
中运博着力布局“运河城市”“文化遗产”“运河艺术”“运河非遗”“地域文明”“世界运河城市”等系列临展,形成了特色临展体系。“运河城市”旨在全面而深入地展现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向观众呈现了运河沿线重要城市的历史和运河的一脉相连,“运河艺术”“运河非遗”等系列展览,以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为策展线索,从文化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切入,让观众在欣赏运河艺术的同时,感受运河文明的博大精深。
“运河城市”系列特展“中兹神州——绚烂的唐代洛阳城”“大都:元代北京城”均入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2024年中运博将推出特展“北宋东京城”,梦回汴水之畔的古都开封,再造东京梦华,从“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的帝王之都,到“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的喧嚣市井,雅与俗交织北宋汴京城的一体两面。“文化遗产”系列聚焦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走近婆娑净土中屹立千年的西藏布达拉宫,推出特展“布达拉宫”;跨越山河与千年的岁月,打造特展“麦积山”,展现“中国古代泥塑陈列”之大观,阐释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之美。“运河艺术”系列打造特展“情有梦通——齐白石笔下的四季生机”,展现齐白石似与不似的书画艺术之趣。
在“云游览”“云游学”等数字化旅游产品日益出圈的当下,中运博积极响应群众对多元化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配合临展推出“赵孟頫眼中的壮阔元大都”“观妙入真”等数字化线上展览、“5G大运河”沉浸式虚拟展等多元化展览。其中“5G大运河”沉浸式虚拟展不仅成为展馆中的网红打卡点,也走进第九届“博博会”和即将开展的文旅部“智慧旅游发展大会暨智慧旅游示范展示活动”;新推出云展“赵孟頫眼中的壮阔元大都”,以元代书画界领军人物赵孟頫的视角为切入点,以动态展陈与多效交互的技术手段,深入探寻元代大都城的建筑规划、运河治理、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等方面知识,揭示大都与大运河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历史关系,再现元代大都城的繁华盛景。
自建馆起,中运博就一直将对外交流、互鉴作为一项重要使命。2023年度打造“运河城市系列艺术展”——“乔治·莫兰迪”和“世界文明系列”首展——“重回安第斯——印加人和帝国四方之地”两大外展。前者携手意大利罗马国立现当代美术馆、伊玛格艺术馆以及乔瓦纳尔迪收藏,为观众呈现意大利画家莫兰迪的一生。后者汇集秘鲁14家博物馆的168件/组展品,重现印加人及其帝国所创造的引人注目的物质成就。2024年,中运博还将推出“运河城市系列艺术展”——“俄罗斯先锋艺术展”,致力于展现俄罗斯三位先锋派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理念,一瞥俄罗斯先锋艺术的大胆进取和复杂社会背景下艺术家的命运历史。这些外展的举办,打开了为公众接触不同文化的窗口,为丰富对外文化交流、推动文明对话、促进交流互鉴发挥积极作用。
中运博整合博物馆资源,策划推出一系列形式多样社会教育活动和特色文创产品,不断增加优质文化资源供给。
在常态化社教活动中,中运博注重展览资源的有效利用与观众参与度的提升,围绕湿地水情、非遗、运河之韵以及大运河名人等主题设计特色活动,让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大运河的历史文化,感受运河带来的美好生活。同时,中运博还积极开展运河文化“三进”活动,加强馆校合作,开展大运河文化进施桥镇扬子新苑社区、大运河文化进江苏省邗江中学、大运河文化进育才实验学校等活动,让运河文化在基层和学校生根发芽,满足观众多样性的文化需求。推出“运河之韵”“运河‘职’多少”“非遗手作”“湿地水清”“二十四节气”等十余种常态研学活动,仅2024年第一季度,推出社教活动、非遗展演、专家讲座等专场活动107场,研学空间、运河迷踪等微研学活动1556场,春节期间“欢欢喜喜过大年”活动参与人数达132706人次。
从自身的文旅融合特质出发,中运博联手携程打造“双城记”研学,以“博物馆+运河文化遗产+旅游”的全新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模式,被中国旅游报、中国江苏网、学习强国和各类地方媒体竞相报道。2023年度“双城记”研学走进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北京郭守敬纪念馆、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洛阳博物馆、镇江博物馆等31座文博场馆,统筹双城之间丰富的展览、文创、教育和旅游等资源,促进运河城市互动交融,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赋能。“相约云端智‘汇’运博——线上研学活动”项目获得2022年度全国文博社教百强案例。
从产品开发授权、合作伙伴拓展、经营模式升级等方面入手,探索大运河历史文化更生动、更多元融入公众现代生活的表达方式,特色文创体系已初步打造完成。
文创产品涵盖文房类、玩具类、礼品类、配饰类、服饰类、贵金属类、生活类、食品类、家居类、数码配件类共计10大类,2023年度共上架文创产品791款。以“丝路运河”系列文创产品为例,系列产品设计灵感源自馆藏“锡质鱼形壶”“荔枝纹金套碗”“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神韵生动的鱼儿跃然于如水柔软的丝绸之上,象征着“吉庆有余”,展现运河流域两岸的灵动繁华。莹泽的琼花点点漾起清波,体现了扬州作为“运河原点城市”的特殊性与重要性。
原标题:到江苏看博物馆|笃力奋楫开新篇,乘风破浪启新航——中运博高质量发展记录
来源:水韵江苏 有你会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