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动力引擎”,玄武区新街口街道提质争先
江苏
江苏 > 南京 > 正文

把握“新动力引擎”,玄武区新街口街道提质争先

进入2024年,新质生产力持续刷屏。从中央到省市,均已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新一年的重要工作全力推进。

目光聚焦基层,不管是区县还是镇街,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探索之路也已悄然开启。如何在解锁新质生产力发展“密码”的同时,发挥好自身优势转型升级,成为当下基层发展的当务之急。

作为玄武区高端商贸和现代金融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主要承载区,新街口街道依托这两大主导产业展开新质生产力布局,通过在科技创新、产业集聚、优化服务乃至街区治理等领域注入“新”意,正不断推动街道发展“质”中有“新”、治理“新”中有“质”。

发展“质”中有“新”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据“半壁江山”,外贸进出口总额占比近90%,全球95%的一线品牌引领全城消费风尚,4栋10亿元楼宇标注经济发展高度……新街口街道成绩有目共睹,业已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

当质量基础已经稳固,就要在创新突破上做文章。为让产业更高端,新街口街道为德基东北象限定锚:继续加强首店经济建设,差异化布局国际中高端品牌、省市内老字号等首店,构筑有辨识度的首店格局;加强数字场景应用,丰富信息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应用场景等建设,围绕电子商贸、进出口贸易等树品牌、建平台;激活商贸发展活力,持续引进高端消费品牌,培育本土商贸核心企业,加强中小商贸企业支持力度。

科创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新街口街道集聚了53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55家科小企业,健全和优化科创型企业服务链显得至关重要。为此,街道坚持“全领域、全流程、全细节”一条龙服务模式,为企业开出资源导入、载体优化等特色服务清单;以“资源共享、价值共创”为导向,联合苏美达、南京银行等头部企业,搭建政企银交流协作平台,打造科创投融生态圈;并借助“新企荟”“新企链”等四大党建品牌开展系列活动,争创一流营商环境,助力擦亮新街口“金字招牌”。

“国际”是新街口的关键词,新街口街道积极拓展服务业对外开放维度。去年,在玄武区商务局的联合推动下,德基广场落地全省首个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试点,境外消费者不用去机场,就可在商场直接退税。南京离境退税开单量,超过半数来自德基广场。还与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加速将佳汇大厦改造成为LEED金级认证绿色建筑,并推动辖区更多既有建筑共同进行绿色改造,打造新街口地区绿色载体森林,为各类国际专业服务机构的落地提供支撑。

治理中有

作为推动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精细化治理已经覆盖到南京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大到城市规划布局,小到一处绿化,处处彰显着城市治理的“绣花”功夫。

新街口街道作为主城区精细化治理的“主战场”,正积极探寻城市社区基层治理的“最优解”,与时代同频共振,创新性转变固有观念和做法,以“新质生产力”提升“新质服务力”,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面向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急难愁盼”,新街口街道以全龄友好为目标,善待每一位居民,既关注老人的“一碗饭”“一间房”,系统推进助餐点建设、适老化改造,也聚焦孩子的“一本书”“一堂课”,整合资源打造育才图书馆、策划特色暑托班。通过区域大党建导入民生资源,让各类服务力量在群众身边大展拳脚。从“缤纷夜集”到“温暖秋冬”,共建单位下沉社区,用文体活动、义诊义卖、法律援助、人道关怀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同时,积极响应全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攻坚行动,破损老旧的小区再换新颜,低洼破损的路面重归平整,违规建筑变身公共绿地……都是新街口街道从细微处发现问题,补齐短板,提升品质的必然结果。值得一提的是,红庙物业因“数智化”管理、“先买后尝”的运营模式和“店宅一体”的服务供给,以及探索出的以零废弃理念为主导,低成本构建社区“朋友圈”“生态圈”和“生活圈”的治理方式,屡受中央媒体点赞关注。

新就业群体也是基层治理的的重点关心对象,新街口街道将更多力量向基层汇聚,打造暖“新”驿站,为新业态群体提供休憩、交流、便民服务场所。丹凤街上的“宁小蜂·丹凤邮家”驿站已吸引50多位快递小哥、外卖骑手入驻。新街口街道党工委还会调动驻地单位资源,每周五提供20份爱心午餐,和医疗义诊、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公益服务。在这里,每一位“小蜜蜂”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显然,不管是发展上的“提质争先”,还是基层治理中的基础夯实,“创新”都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起点,新征程,新街口街道将在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下,继续保持优势,为城市的繁荣与进步贡献更大的力量。

毕竟依托创新驱动向“新”发展,已融入新街口街道的方方面面。